“网红孵化器”缇苏的进阶之路|行在浙江㊸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王钦
成立于2013年,杭州缇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缇苏”)是国内最早一批MCN机构之一。
随着电商环境的演变,缇苏从一家电商MCN逐步成长为美妆和时尚达人孵化领域的头部MCN机构。目前,缇苏旗下红人200+,拥有Rika、一枝南南、Uni颖儿,谢婷婷,黑心少奶奶等全网知名KOL,合作美妆品牌3000+。
缇苏的成长史,也是中国电商变迁的一个缩影。
巨头养成史:缇苏“进阶”头部MCN
缇苏创始人兼CEO施杰表示,虽然公司成立至今只有8年,“但在互联网行业,这8年已经等于其他行业20-30年的历程。”
缇苏创始人兼CEO 施杰
此言并非笑谈,这一点在缇苏的业务演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施杰介绍,2015年,缇苏的红人店铺仅仅只是卖货而已。“当时我们的淘宝店、红人店铺聚焦女装类目,业务仅限于零售。”2016年以后,小红书、B站、字节、快手等平台迅速兴起,缇苏的网红孵化业务也越来越大,并开始聚焦美妆类目。
2017年,缇苏正式开始跨平台发展,“当时,很多社交平台都没有商业化案例,更没有变现能力,但缇苏还是选择入驻,理由很简单,提前布局,打造标杆。”施杰认为,互联网是不断迭代的,因此,缇苏不会把业务放在单一平台或渠道。事实也证明了施杰超凡的预见性,多平台发展策略助力了缇苏业绩迅猛提升,当年双十一,缇苏GMV就成功破亿。目前,缇苏已基本覆盖当下所有主流社交平台,其中以小红书、抖音、快手为主。
事实上,缇苏的卖货业务既发展了自己,其优质的红人矩阵也帮助不少美妆品牌火爆全网,红人对品牌的孵化能力日渐走俏,这让施杰看到了未来。2018年下半年,缇苏开始发力红人广告业务,“当时,直播电商并未兴起,短视频种草是美妆品牌宣发的主要手段,我们也正式成立广告部门,进行相关业务的招商,其实起步算是比较晚的。”施杰笑称因为自己是零售起家,“出于卖货思维,以前没有想到广告业务那么香。”施杰告诉记者,目前,缇苏仅广告业务的营收就超过4亿元,“这不包括直播带货、佣金等业务营收”。
目前,缇苏在美妆品牌孵化上拥有着极其纯熟的经验,施杰介绍,不久前,缇苏帮助某新锐国产品牌在快手渠道进行内容投放,“我们只用了2-3个粉丝量在30-50万的快手腰部网红帮助该品牌的推广,前期,缇苏用了两个月进行短视频种草、两个月进行直播带货,助力品牌声势打造,合作不到半年,其店铺单月销售达到900多万元。”
现如今,缇苏已是美妆、时尚达人领域头部MCN机构,旗下红人超200个,拥有Rika、一枝南南、Uni颖儿,谢婷婷,黑心少奶奶等全网知名KOL,覆盖小红书、抖音、快手、B站、微博等所有主流社交平台,全网粉丝超过2.8亿,视频播放量超过25亿,合作美妆品牌3000+,基本覆盖国内外主流、新锐品牌。
缇苏的“TO C”策略:服务粉丝优先
缇苏在红人领域拥有着绝对优势,其变现能力更毋庸置疑,但在施杰看来,缇苏并不是一家以TO B(面向商家)为导向的MCN机构。
实际上,在早期,不少故事类、剧情类红人火遍全网,要价水平也水涨船高,不少MCN机构蜂拥杀入。施杰也看到了这一点,不过,面对这股风潮,他并未将缇苏的船头转向,反而坚守细分战略,将旗下红人牢牢“焊死”在美妆领域。
施杰解释道,缇苏是做零售起家,因而天生有着“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商业基因,“这使得我们对用户体验高度重视,本质上,我们是TO C(面向消费者)公司。”相反,对于电商起家的企业而言,其势必陷入TO B(面向商家)的逻辑中,广告收入虽然水涨船高,但内容并不一定契合红人粉丝的喜好,账号精准度自然下滑,“长线来看,这样的玩法会导致账号价值感下滑,相反,TO C的逻辑会凸显出长远价值。”
施杰介绍,缇苏以服务粉丝为导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内容生产、品牌遴选,“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是在做广告,我们也要保证广告内容对我们的用户是有价值的、是符合我们红人的人设的。”本质上,缇苏的红人是在帮助粉丝提升消费认知和消费决策能力、高效解决消费困惑,帮助他们买到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因此,消费者对缇苏红人的粘性更高,对缇苏来说,这能够沉淀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施杰认为,当下,对美妆品牌而言,优质红人账号仍然是稀缺的资源。据悉,缇苏目前品牌库中有3000多个品牌,其中70%以上是多次合作过的,“缇苏的回头率很高,我们是有底气的,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把重心放在消费者身上,现在只是享受此前积淀的回报而已”。据悉,缇苏一个账号每个月最多承接10至15条品牌内容,“单子多的根本接不过来,高粘性红人账号的价值不言而喻。”
管理先行,业务更高效
缇苏能够积淀出价值,与优异的管理能力密不可分。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施杰对公司具体业务营收并不敏感,但谈到企业管理,他却滔滔不绝。
“内容方面,有中层干部就够了,我个人每天想的是方向和逻辑,比如战略怎么定,组织怎么建设,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这里”。施杰介绍,缇苏目前业务模式、整体组织相当稳定,正是由于此前在管理上积累的经验,“具体来说,近年来,我们不断在人才管理上进行优化,对优秀人才进行放权、鼓励,并在认知端和决策端进行不断地复盘和提升。”
优异的管理能力也使得缇苏的内容质量在平台遥遥领先,以小红书为例,近6个月,缇苏的100个红人账号的总点击量、收藏量在其中5个月均牢牢占据榜首,“我们用最少的账号能够把曝光做到行业顶级水平,这说明说我们平均每个账号的内容质量足够高,至少高于其它账号三倍以上。”
另一方面,施杰则对一线人才招聘表示了担忧,“目前,本地区能招的人可以说基本招完了,同时,不少品牌都开始自播,直播这一块综合型人才自然是会更稀缺,缇苏目前正在用外招和内部孵化结合的方式。”
对于未来的规划,施杰表示,缇苏的种草业务在行业内已经属于顶级水平,接下来的规划是在红人带货业务上进一步发力,加强综合竞争力,“比如进一步加强抖音的购物车带货、直播带货等业务,能够给粉丝和品牌带来更综合的价值,这也会让我们的行业壁垒树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