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翔:中国医美行业的拓荒者和创始人丨楚天极目④


△武汉凤翔美容新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凤翔
提到医美,你想到的是什么?
是时下大火的热玛吉、玻尿酸填充?是冰点脱毛、光子嫩肤、瘦脸针?还是隆鼻、抽脂、开眼线等重医美项目?
近两年,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医美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席卷全国,医美行业借着资本的东风驶入了快车道。据艾媒资讯数据,2019年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436亿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美市场。
实际上,国内医疗美容作为一个产业,其历史迄今不过30余年,而它的肇始离不开一个人——张凤翔。1984年,张凤翔教授和几个同事在原解放军一九三陆军医院成立国内首家医学美容部,拉开了国内现代医美行业的大幕。两年后,张凤翔开始举办全国性的医美培训班,至今该培训班已举办三十二期,累计为行业培训了3000多名医美行业从业者。
在那个解决温饱尚且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的年代,张凤翔和他的团队在一片荒芜中艰难拓荒,为无数深受天花、痤疮、水痘、湿疹、脓皮病、雀斑等皮肤病之苦的群众带去了福音,成为国内现代医美行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其本人也被央视称赞为“无影灯下的雕塑家”。
医学美容部——现代医美行业的滥觞
筹办医学美容部的想法始于1979年,当时从广西、云南边境输送到原解放军一九三陆军医院一批伤残官兵,他们的脸上、身上、腿上伤痕累累,有的虽然治好了伤病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这让在该院任医师的张凤翔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要让这些年纪轻轻的战士就这样带着巨大的外表缺陷而度过一生吗?他通过对这些伤残战士进行皮肤治疗手术积累了初步的医学美容经验。
1983年底,张凤翔带着这些自身独自摸索的经验赴上海进修医美技术,在专心研习磨削技术的同时,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专程到苏州等地向美容老专家拜师学艺。
学成归来后,张凤翔于次年二月在一九三医院开设了国内首家医学美容部,并担任“首席美容师”,而皮肤磨削技术也成为张教授的看家本领。仅四年时间内,张凤翔和他的团队就为2000多名天花、痤疮后遗症疤痕患者进行了皮肤平复手术。
支撑这傲人成绩的,是张凤翔在临床上刻苦的练习和不断钻研的精神。皮肤磨削,相当于是在皮肤上绣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为此,张凤翔在剃光毛的兔子、猪皮、土豆上反复练习磨削刀法,并在适合做磨削手术的春秋时节,坚持每天做两到三例临床手术。
在日复一日的手术过程中,张凤翔发现当时没有一款趁手的皮肤磨削工具能够高效、快速完成皮肤磨削,于是他遍寻全国各地,终于找到一位制造飞机的工程师,为他量身打造了一个橄榄型不锈钢磨头,这个磨头不仅将原先的手术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大幅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张凤翔探索出采用多层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的方法,术后不换药,10天后纱布自行脱落,极大提高手术安全性。
张凤翔的皮肤磨削术日益精进,一九三医院医学美容部的项目也为适应广大病患需要而逐渐增多,隆鼻、酒渣鼻切割、丰胸、切除眼袋、斜视矫正等一系列医美手术等逐渐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的体系,医学美容部也从单一的皮肤磨削美容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医美门诊部。
至2000年张凤翔从一九三医院离休时,张凤翔和他的医学美容部已累计为10余万皮肤有缺陷的患者进行了医美手术,帮助他们建立起社交和生活的信心!
将医美事业传播出去,做行业“守望者”
一九三医院医学美容部事业迅猛发展,这引得国内外医美同仁的广泛关注,前来参观、进修、学习的医务人员络绎不绝。张凤翔判断有必要以某种形式,将自己和美容事业部同事在执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现代医美发展的福利。
1988年,张凤翔被邀请参加在香港举行的首届国际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他报告的三篇论文得到了大会的好评。三年后,在第二届全国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上,张凤翔被推选为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自1986年以来,张凤翔和他的同事已成功举办了三十二期全国医学美容培训班和一次国际美容培训班,为全国培训了近3000名医美从业者。1990年、1993年、1998年、2004年,张凤翔在系统性总结自己十多年医美从业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出版了《医学整形与美容保健》、《现代医学美容》、英文版《STUDIES ON FREE RADICAL BIOMEDICINE》和《现代实用美容学》四部专著,并录制了一整套医美行医录像带。
1992年、1997年,张凤翔研制的“祛斑美容笔”“美肤康”祛斑、祛痘片剂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997年张凤翔成立武汉凤翔美容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凤翔”),将系列发明和产品充分市场化,将现代医美技术和产品推广出去。
二十多年来,武汉凤翔美容新技术有限公司依然专注于祛斑、祛痘等功效型产品,而张凤翔作为公司创始人,一直坚守研发第一线,对产品质量负责。但从军医到商人这种角色的转变,于张凤翔而言,似乎走的并不容易。正如他坦言:“我不懂营销。”
在张凤翔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全部是他自己所研发的产品配方。这间不算太大的办公室里,一整列的书柜陈列的几乎都是一些公司资料和旧典籍,看得出有些年岁。而74岁的张凤翔倚靠在沙发上,娓娓道来的是他大半辈子诊治的疑难病例,以及从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但是在公司营销上,不可否认它是短缺的。至今,武汉凤翔也未能建立完整的营销体系和渠道。公司人数并不多,研发主要依靠张凤翔个人几十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和所得,产品销售也基本依赖他个人以往行医岁月积累的人脉,如朋友、学生等。武汉凤翔的品牌或许并不出名,销量也不算很高,但即便如此,其好评率却并不比诸多其他品牌差。
就拿张凤翔个人品牌“凤翔伊美”来说,其产品美白、舒敏、抗衰、修复等多个系列。其售价在市场上算得上中高端。三维靓颜修复面膜21.6元/片,三维赋活修复肽5ml×6支(1盒)/1280元。
用张凤翔的话来说,每一个产品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真实、安全、有效,终究是赢得消费者的不二法宝。
事实上,张凤翔在武汉洪山区也建立有自己1000平米的工厂,除了给自己的品牌提供生产外,张凤翔也承接其他慕名前来的客户合作,但这样的合作仅限于配方研发,不做代加工。张凤翔表示:“公司强的是配方,生产能力不是我们的强项,我只做好自己擅长的事。配方作为产品的核心,我要保证的是它的质量。”
实际上,像武汉凤翔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它是一家,但也代表着化妆品行业的大多数。它们体量不大,不懂营销,也不太出名,却在寂寂无名处始终坚守产品的本质,正如张凤翔几十年始终如一日地以医者仁心坚守那份砥砺研思的匠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