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生“拯救”佰草集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硕
复兴佰草集,是潘秋生2020年执掌上海家化后,定下的重点目标。如今看来,他的承诺已初步兑现。
今日(3月16日),上海家化发布2021年财报。
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家化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8.7%,超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为近10年最高。
其中,佰草集品牌营收增速超30%,并实现了1.7亿元的净利润。
对佰草集品牌团队和终端销售而言,这一数据是鼓舞人心的。要知道,自2016年以来,佰草集业绩已下滑多年。2019年,佰草集亏损6224万元;2020年,亏损额高达 1.56亿元。
本土品牌高端化探路者
1998年面市的佰草集,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高端化妆品领域的本土品牌。
彼时,如小护士、丁家宜、舒蕾等知名品牌的主攻方向还是大众市场,只有佰草集拿出了提高产品定价的勇气。
不过,渠道难题首先摆在了佰草集面前。21世纪初,正值国际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的阶段,不愁品牌资源的国内高端百货基本谢绝本土品牌。
为此,佰草集在起步阶段选择了单品牌店模式,直到2004年,佰草集网点突破100个,销售5000万元,终于实现了盈利。而后,佰草集开始主攻百货专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拓专柜,与国际品牌面对面竞争。2016年,佰草集的业绩攀升至20亿元高峰,此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业绩颓势延续到了2020年。
专柜坪效低、市场定位混乱、品牌老化、产品更新慢……造成佰草集颓势的原因许多人分析过,但真正的变革直到潘秋生上任后才开始。
“1.形成更现代、更专业的品牌视觉形象;2.精简产品线,同时全面升级现有产品;3.采取更精准、有效、年轻化的传播方式。” 去年,上海家化为复兴佰草集定下三项举措。
而在这之前,潘秋生还做了一个大胆决定:策略性收缩门店。
断臂求生
潘秋生上任后,上海家化在百货渠道几个月内关闭了462家低单产专柜及门店,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家化专柜及门店数合计977家,清理库存约3亿元,闭店率超三成,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上海家化2020年的业绩。
“如果没有清库存这件事情,公司已经可以呈现收入的正增长。”据潘秋生介绍,按同口径比较,2020年,上海家化的收入比2019年下降约两亿元,而这两亿是上海家化在全年减少4亿元库存(3亿元在百货;1亿元在电商)的基础上实现的。
潘秋生知道,对深陷亏损泥潭的佰草集而言,高效增长是第一位的。
由此,佰草集不但要放下规模的顾忌,还需暂时撇下了形象的包袱——去年,佰草集在拼多多开设了官方旗舰店。当然,潘秋生对佰草集的改革成效也是明显的。
2021年报告期内,佰草集营收同比提升30%,并实现了1.7亿元的净利润。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家化现存专柜及门店数合计866家,同时通过四季SPA业务线上化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不止佰草集,”降低对单平台的依赖,加强自播业务以提升运营能力”也是上海家化全公司的发展方向。
去年,上海家化减少了头部主播投入,并积极布局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截至去年底,上海家化在各大电商平台合计运营了82家店铺,线上总营收32亿元,收入占比达42%。
年轻化正奖励佰草集
当前,年轻化和功效化,是佰草集品牌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产品端,佰草集约有20条产品线,经过逐步淘汰和聚焦后,品牌选择主打抗衰的全新太极系列、美白线的新七白系列、保湿线的新玉润系列等,并在持续简产品线,持续聚焦爆品,以消费者洞察驱动研发。
通过数字化赋能,过去一年,上海家化新品研发周期从过往平均的12个月,缩短到了8.5个月。通过聚焦爆品、精简SKU,佰草集天猫旗舰店及百货复购率由2020年的33.7%提升至2021年的41.6%。
去年,佰草集不仅太极系列增势迅猛,新品蓝舱精华也在面市首周GMV超1000万元。
营销端,抖音和小红书是佰草集的主要的投放阵地。目前,上海家化分别在上海和成都设下2个直播中心,签约主播50人,累计直播时间达18000小时。
去年4月,佰草集直播团队正式成立, 并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拓展新用户。5个月后,佰草集便在抖音打造了现象级的直播间——“延禧宫”,凭借精致的服饰、化妆、道具以及诙谐的剧情表演,在双十一期间,该直播间创下总计102.2万观看人次。截至去年底,佰草集抖音直播间总播放量超1300万,迈出了内容驱动营销的第一步。
根据财报,去年,佰草集 Z 时代人群占比上升了 62%,品牌健康度 BHT 在“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适合年轻人”等维度上呈现了久违的改善,佰草集的复购数据也由 20 年的 33.7%提升到 21 年的41.6%。
用户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