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美发的佼佼者,佛山喜妆的冠军之路丨寻找隐形冠军⑤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肖红
和日化洗护市场相比,专业美发市场显然更加“隐形”。
不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发产品的消费场景从发廊、沙龙转变为家庭,也有不少深耕专业赛道的品牌求变日化市场,其中的佼佼者渐渐崭露头角,佛山市喜妆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喜妆“)就是其中之一。
专业美发市场的佼佼者
1998年,哈尔滨人赵劲松来到佛山建立喜妆化妆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专业美发产品。
佛山市喜妆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洲发型师协会AHA创始人 赵劲松
21世纪初,烫染发风靡时尚前沿。“烫发、染发风潮从日本、香港传播到中国大陆,”赵劲松告诉记者,这一风潮“在广州、深圳等较为开放的城市掀起潮流后,逐渐往内陆蔓延。”
彼时,“黑长直”成为潮流风向。“消费者只知道电视广告里的模特头发又直又柔顺,但是不了解那种发型其实是发型师利用夹板和离子烫发膏打造出来的。”
2000年,喜妆瞄准市场风潮,抢先推出了圣薇娜离子烫发膏,“这款产品由三个剂型合成,包含软化、定型和护理,由此,喜妆也成为国内最早推出离子烫发膏的品牌公司之一。”
2001年,圣薇娜在全国已有大约2200家经销商,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还远到乌鲁木齐、哈尔滨、拉萨,”赵劲松回忆,“2003年非典爆发,工厂停止生产,我到九寨沟自驾游,中途停在路边,在一家商店旁边的发廊看见理发师用的就是圣薇娜的离子烫发膏。”
为了进一步规范渠道秩序,增强对品牌渠道网络的规划,在推出离子烫发膏5年后,圣薇娜将全国超过2000家代理商进行筛选、整合,“有些合并,有些取消,最后只剩下100多家省、地级市代理商。”此后,圣薇娜精选出优质合作商,开设圣薇娜专营店,一时成为行业典范。
在赵劲松看来,喜妆发展的重要节点除了推出圣薇娜离子烫发膏,开设圣薇娜品牌专营店,投资推动行业协会成立也是喜妆高速发展的重要策略。
2006年,喜妆牵头推动成立亚洲发型师协会AHA,“此后每年举办一届‘亚洲发型师节AHF’和‘亚太区美业最具影响力颁奖盛典’”,赵劲松介绍, 同时,喜妆还开办亚洲美业进出口博览会,举办亚洲美发大奖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发布行业新趋势,并邀请全球专业美发大师进行切磋和交流,“喜妆为促进行业交流,推动中国美发行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亚洲美业进出口博览会现场
此外,为促进行业发展提供平台的同时,从2008年开始,每年5月18日,喜妆通过协会在美发行业内发起爱心活动,用所得为贫困山区援建爱心小学。“回馈社会也是喜妆和美发行业一直在做的重要事业之一,”赵劲松告诉记者,“目前,喜妆已经援建了11所爱心小学。”
赵劲松表示,目前在专业美发市场,喜妆占据约5%的市场份额,其主要业务包括代加工和自有品牌两个板块。赵劲松介绍,2016年,喜妆建成新的生产基地,开设26条生产线,“今年二期生产基地即将落成,届时产能或将提升一倍。”
在自有品牌方面,喜妆旗下拥有圣薇娜、True Five、晊美、克洛娜、美奈、晶刚6个品牌,旗下产品涵盖烫染、造型、洗护等多个品类。
拟将10%营收用于研发 如何通过深度创造独特性
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中写道:“深度往往是产品的独特性和隐形冠军优势的根源所在;同时,深度和与之伴随的封闭性有效地防止了专有知识的流失和竞争对手的模仿。”
当电商发展越来越强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如流星般出现又坠落,赵劲松意识到,产品力一定是先于渠道的。
赵劲松认为,好的产品要么是解决现有的问题,要么是解决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被市场接受并喜爱的产品,一定是领先于行业的。”
“目前,某些染发色粉超标可能致敏的问题在客观上是存在的,”赵劲松介绍,由于染发剂中的色粉具有一定危险性,生产染发剂仍需持有特殊许可,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某些具有风险性成分的用量,才能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如何让染发产品和洗护产品一样常规化、无风险?这是喜妆一直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020年12月,喜妆与浙江大学华南研究院化妆品创新中心合作成立浙大华南·喜妆联合研发中心,进一步加码科学研发。“未来,喜妆的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研发和原料创新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据了解,目前,喜妆正在研发新原料,以替代传统染发剂中某些风险性原料;同时,喜妆持续丰富配方储备,计划搭建完善的配方矩阵以“解决消费者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赵劲松表示,“未来,喜妆拟投入10%用于研发。”
重视研发的积极反馈体现在产品销量上。赵劲松介绍,近年来,研发新品销售额占比超过50%,“比如2014年研发、2017年推出的一款针对亚洲人发质的染发剂,在公司染发产品销售中占比超过一半;另一款新研发的男士造型啫喱,在公司男士系列产品的销量中占比接近80%。”
跨界日化洗护 泥牛入海还是降维打击?
梳理近年来活跃在日化洗护、家庭烫染和造型等市场的“网红”产品,可以发现其中不少最早是专业发廊的老牌宠儿,如巴黎卡诗、沙宣等品牌旗下的美发产品。
“很多目前日化市场的好的洗护产品,其实都是在专业美发市场经过实践检验的,然后稍稍调整和改装后进入家庭或者到达消费者手中。”赵劲松介绍,除了常见的染发剂,以去毛躁剂和弹力素为例,二者均是由专业发廊跨向日化市场,“去毛躁剂其实就是发型师常用的直板膏。”
当“隐形”的专线美发市场逐渐在大众消费者面前揭开面纱,专业美发好物不断向日化市场“跨界“并得到消费者认可,不少新兴的电商洗护品牌选择将自身的代工业务交给老牌专业美发代工厂,喜妆自然也接到了“橄榄枝”。据悉,目前喜妆加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30%,喜妆合作的日化洗护品牌包括三谷、Spes、探色、KONO等。
“除了产品力和专业性,实际上,品牌更看中的是我们的产品在发型师和发廊消费者使用和消费过程中赋予的隐性背书。”赵劲松坦言,消费者和作为专业人士的发型师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等的事实,“消费者往往是被动接受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消费者眼中,“专业的”并不意味着是“最好的”。赵劲松同样认为,过去,比起发廊的洗护产品,消费者更愿意用自己家里的洗护产品,但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让消费者转变“以往理发店用的产品很‘low’”的观念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很多品牌未来会找专业的生产厂家生产专业的产品并销售给消费者,关键在于将专业性的产品开发成大众接受的、适合大众使用的、不需要额外指导的好产品。”
随着颜值经济的觉醒和个性化需求持续高涨,美发需求从清洁、舒适、香味等基础需求不断进阶,美发市场持续利好。欧特欧国际咨询公司数据显示, 2021年3月-2022年2月,全网美发造型产品零售额超111.2亿元,零售量达到2.86亿件;全网染发类产品零售额超48.6亿元,零售量达到1.06亿件。
面对热火朝天的美发市场,喜妆并不想拘泥于专业赛道。
谈及企业发展规划,赵劲松表示,未来十年,在专业美发领域,喜妆致力于比肩欧莱雅等国际一线品牌;在日化洗护赛道,喜妆希望打响自身在家庭染发和家庭洗护市场的知名度,成为国内知名洗护品牌,“日化渠道并不是喜妆的强项,如何寻找线上线下有销售能力、渠道能力的合作伙伴,迅速占领日化市场或将是喜妆面临的长期难题。”
用户评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