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4万美元创立的蒂佳婷母公司,如今被雅诗兰黛17亿美元买走了

李娜
首席记者 · 2019-11-19
原创
双十一成功跻身亿元俱乐部,最终被雅诗兰黛17亿美元全股收购,四万美元创立的Dr. Jart+(蒂佳婷)母公司Have&Be最近成为日化行业的焦点。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娜

雅诗兰黛集团昨日(11月18日)发布消息称,集团正以约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的价格收购韩国化妆品公司Have&Be剩余三分之二的股份,收购预计于12月正式完成,加上之前的入股,雅诗兰黛集团在Have&Be公司身上共计花费约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9亿元)。

记者致电焕碧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获悉,该消息属实,且公司目前尚无任何变动;雅诗兰黛集团至截稿时尚无任何回应。据悉,焕碧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Have&Be韩国总公司于2013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分公司。

17亿美元加码年轻品牌  蒂佳婷成雅诗兰黛首个亚洲系品牌

雅诗兰黛集团CEO Fabrizio Freda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Dr. Jart+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其科学创新的形式、成分、包装及品牌传播,双方很早便设想过未来长期合作的可能性。

微信图片_20191121143438.jpg

正如Fabrizio Freda所言,近几年,雅诗兰黛收购蒂佳婷母公司的消息不绝于耳。事实上,早在2015年,雅诗兰黛集团曾和Have&Be签署了一项部分股份购买协议,对外宣布将展开长期战略合作。

而按照焕碧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内部人员的说法,彼时,雅诗兰黛只是以入股的形式控股三分之一的股权,而如今,剩余三分之二的股权则完全是以收购的形式,收购完成后,Dr. Jart+将成为雅诗兰黛集团第一个亚洲系品牌。

有声音分析认为,此举有利于帮助雅诗兰黛集团平衡盈利局面。

本月初,雅诗兰黛集团刚刚下调了全年盈利预期。雅诗兰黛2020财年第一财季,该集团在中国香港地区的净销售额已经大跌20%,尽管中国内地以及亚洲地区整体业绩尚未受到太大影响,但不排除以后亚洲地区增速减缓的可能。此外,美国市场的疲软是雅诗兰黛集团目前面临的另一个痛点。

雅诗兰黛集团总裁Fabrizio Freda表示,D.Jart+将进一步补充集团高端美容品牌组合。而以Dr. Jart+的业绩表现来看,它未来很可能会跻身于雅诗兰黛集团业绩前十的品牌中。据悉,Tom Ford、Jo Malone、Bobbi Brown和Aveda等品牌的年销售额在5至10亿美元之间。

加码Dr. Jart+这一类年轻品牌,事实上已经成为购国际日化巨头目前的一个重要战略。去年,欧莱雅集团收购了彩妆品牌3CE,今年10月,资生堂集团收购了美国护肤品牌Drunk Elephant(醉象),雅诗兰黛也不例外。

双十一跻身亿元俱乐部  Dr. Jart+连续四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80%

2004年, ChinWook Lee李镇旭用5000万韩元(约4万美元)创立了Have & Be公司。Have & Be旗下有护肤品牌Dr. Jart+(蒂佳婷)和男士品牌Do The Right Thing,其中,D.Jart+品牌的药丸(现名“要玩”)面膜曾风靡中国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高性能皮肤护理品牌,Dr. Jart+在亚洲市场深受千禧一代追捧,并通过全球35个国家或地区进行销售,覆盖了旅游零售、专营店、百货以及电子商务等多渠道。

2011年,蒂佳婷进入了美国美妆集合店丝芙兰。刚开始蒂佳婷用两种产品进驻了10个卖场,但是现在,它已有100多个产品进入了全世界37个国家,销售额也从2015年的863亿韩元增加到去年的489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5亿元)。

根据《女装日报》,Dr. Jart+在过去四年中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80%,预计2019年可达到5亿美元销售额。

记者从焕碧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获悉,2019年双11,Dr.Jart+蒂佳婷品牌挺进亿元大关,跻身“亿元俱乐部”。其中,蒂佳婷Dermask要玩面膜系列、蒂佳婷CICAPAIR复新生精华露(走红瓶)、蒂佳婷活力水润安瓶成为销量三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面膜系列产品双11累计售出1,472,056盒,成为该品牌销售冠军。

2371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