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日化行业论坛举办,提到了这些新趋势


9月13日-9月15日,2023(第14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论坛在湖北省赤壁市华美达广场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吸引来自政府机构、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约400名代表参会。论坛围绕日化产品新原料创新、行业数智化发展等专题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01
“日化仍是朝阳产业”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论坛”创办于1997年,历经数十年沉淀,已发展成为中国日化行业中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和技术盛会,为推动中国日化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届论坛指导单位为赤壁市人民政府,由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得到了行业内40多家协会、企业和媒体的大力支持,规模盛大。昨日开幕式上,保利中轻首席科学家蔡木易、赤壁市副市长别华中、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理事长王万绪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王万绪
王万绪就今年上半年的日化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享。他表示,2023年1月至6月,中国日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增长0.8%,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率9.6%。“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日化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是低于新工业的平均增长的,但是利润率和利润额均好于轻工业总体的平均水平。”王万绪说。
这些情况是由日用化工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王万绪认为,尽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日化行业仍然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他特别指出,基础原料品种的增加、品质的提升;一批优质原料企业和品牌的出现,均凸显出日化行业的强劲发展态势。此外,高新技术和创新技术的商业化,以及政策管理方面的变化也显示出日化行业作为朝阳产业的特点。
02
多角度洞察行业新方向
本届论坛设有 “2023中国化妆品新原料创新发展大会”“2023中国新剂型洗涤产品发展大会”“2023中国医疗洗护高质量发展论坛”和“2023中国日化数智发展大会”四个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40余位日化行业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和科技精英,围绕日化行业的原料创新、技术进展和数字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
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任慧博士分享了主题为“可持续护肤成分驱动产品科技创新”的演讲。她以伽蓝自研成分极地酵母喜默因为例,介绍了集团在原料成分开发方面的流程,并重点讲解了原料筛选开发平台。
任慧博士洞察到,护肤科技成分的市场趋势在悄然发生变化。具体来说,过去谈“概念成分”,如今倡导“功效成分”,过去市场拥护的“化学成分”被“生物成分”取代,“人造成分”被“天然成分”取代,而消费者对成分的态度也由“机理模糊”发展为“精准靶向”,也就是成分党当道。
另一位主讲人,杭州雅研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叶琳琳补充了任慧博士的观点。叶琳琳指出,后疫情时代,受市场和法规的双重推动,中国功效型护肤品市场保持着近30%的年增长率,远超过护肤品行业整体的增长速度。其中,产品的功效和成分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她分享了关于“功效活性物的筛选和在护肤品中的应用”的内容。
叶琳琳为与会观众分析了功效护肤的科研方向,包括基础研究的领域与未来可探索的新方向。在未来,除了皮肤组学和分型分类研究等基础研究方向外,环境暴露组、炎性老化、僵尸细胞、神经美容学、皮肤微生态,以及护肤与诺贝尔奖跨界融合等,都将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比如,在“环境暴露组”方面,行业内关注较多的是紫外线和可见光对皮肤产生的光老化损伤,与之相比,“热老化”是一直以来被忽视的隐形杀手。研究表明,热刺激会显示出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如氧化应激,影响皮肤内部细胞活性,影响胶原蛋白的正常代谢等,甚至将笔记本电脑长期放在腿上使用,都会引发大腿皮肤表皮萎缩与色素沉着。
类似上述分享的内容还有北京绿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隋东辉分享的“功能性添加剂在洗涤产品中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浙江珂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鲜花对于片状洗涤产品发展前景的展望,汉宁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巧燕谈及化妆品表内外防腐剂的发展趋势是“从对立走向融合”。
此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刘巍对工业互联网+于日化行业的影响进行深入展开,涿溪(广州)工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武庆斌畅谈人工智能护肤时代的前景,公司进行了新款皮肤检测仪的发布。
03
融合跨界,引领行业发展
论坛召开期间,同期举行了“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卫生产品与医护分会”成立大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参与,体现出本届论坛“跨界、融合”的核心宗旨。据介绍,该分会将在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技术课题、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与控制、行业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日化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