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化行业年会召开,共话企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5日,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主办,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开幕。
大会以“创新、绿色、开放”为主题,来自香料香精化妆品领域的各位专家,来自欧莱雅、珀莱雅、上海家化、上海蜂花等重点化妆品企业的企业家,以及来自欧洲化妆品协会、韩国化妆品协会等国际协会组织的代表等6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香化行业发展热点,围绕政策法规、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共生等领域,展开一场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01
创新:差异化原料与工艺技术或成竞争壁垒
近年来,化妆品头部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研发投入。根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十大化妆品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数据,如华熙生物、贝泰妮、珀莱雅的研发投入分别达1.87亿元、1.09亿元、9152万元,同比增长6.07%、4.6%、2.52%,可以看出,研发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柱。
当前,核心原料的研发已成为美妆品牌打造大单品的关键。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通过对风险较高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原料实行备案管理,同时简化上市程序,缩短上市周期,助力了化妆品企业发掘更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原料。从《条例》实施以来,到今年11月14日,我国新原料的备案数量已达97个。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表示,“国货品牌特别注重在原料使用上与国际大牌形成鲜明的差异化,如回避了玻色因、二裂酵母、Pitera等明星成分,转而选取中国特色原料或研发高品类原料。”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
她指出,高增长的国货品牌主要具备两大重要特质:特色的定位和科研的背书。“未来,差异化原料和工艺技术有望成为美妆品牌的竞争壁垒,也将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趋势。短期来看,通过配方创新实现效果差异化,以及挖掘需求、寻求定位差异,是国货品牌研发布局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原料是化妆品的基础,决定着应用化妆品的技术属性。山东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靳明介绍,福瑞达通过建立合成生物学平台、中药智造平台、绿色化学平台展开基础科学研究,建立皮肤大数据平台、配方设计平台、功效验证平台展开应用科学研究,实现了集团旗下产品的创新。
△山东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靳明
而谈及中国化妆品的高端化,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个人健康消费品研发总监刘喆则表示,“高端国货美妆应依托‘科技力’打造品牌的优越感。”目前,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多种活性成分,如透明质酸、麦角硫因、依克多因、GABA等,华熙生物均已实现“原料-配方-供应链”的全链路覆盖。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个人健康消费品研发总监刘喆
他强调,“科技力”并不等于“成分党”,一味追求热点原料或比拼配方含量,虽可得一时之快,但无持久之力,终将沦为“廉价平替”之流。“只有深挖自身特色,全链路科技创新,强化品牌专属记忆点,才是高端国货美妆品牌的正确之路。”
02
绿色:ESG已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行证”
近年来,ESG理念已成为全球重要趋势,投资者纷纷开始关注公司的环保理念、社会责任、治理结构等方面,以实现投资组合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也日益关注。因此,本次大会专设ESG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将ESG理念融入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中,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2004年6月24日,在联合国举办的“全球契约领导人高峰会议”上,20家主要金融公司首次承诺,将把社会(S)、环境(E)、治理(G)问题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当中。六个月后,联合国全球契约在报告《Who Cares Wins》中首次提出ESG,其中,报告将“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之一。
如今,ESG已经“火遍全球”。谈及原因,全球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责扬天下管理顾问创始人殷格非认为,“优先获得ESG的企业将在融资上取得优势。”他解释道,ESG已经形成市场机制,其影响着金融机构的投资行为,为了拉动投资,各企业开始纷纷践行ESG。
△全球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责扬天下管理顾问创始人殷格非
除此以外,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ESG专委会主任王茁指出,“ESG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将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全球著名咨询公司贝恩咨询在2022年发布的《亚太地区可持续消费趋势洞察》报告表明,有90%的受访者宣称愿意为产品的可持续性支付溢价(样本为1.6万名受访者)。
据悉,目前国际ESG不断发展,关于ESG的信息披露要求正逐步深化,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TCFD)、自然相关财务信息(TNFD)、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TSFD)。在中国,ESG的发展趋势也十分迅猛。2022年12月29日,中国财政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签署谅解备忘录,成立IFRS北京办事处。
殷格非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容,而ESG竞争力则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ESG高度契合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即以‘E’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S’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G’助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那么,如何塑造ESG竞争力呢?殷格非认为,ESG竞争力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从“G”(公司管治)开始,以机遇和风险为重心,以加强自身ESG实践为前提。“践行ESG,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的路径。”他补充道。
对照ESG的价值创造层级,王茁表示,“所有消费品行业,包括化妆品行业,都需要‘重新做三次’,第一次做,要对照ESG做到‘合规’;第二次做,要对照ESG提升‘效率’;第三次做,要对照ESG促进‘增长’,也就是实现创新。”
此外,欧莱雅北亚区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在圆桌讨论中也总结道:“ESG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它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行证’。企业实现‘可持续’需要因地制宜、发挥特长,为自身、行业、社会做贡献,同时在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中影响其对ESG的理解。”
本次大会还进行了ESG优秀案例发布仪式,以及启动ESG相关标准。
03
开放:全球化妆品法规最新进展释放
原料和成分一直都是化妆品监管体系中的主题角色,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法规层面对于成分的两大基本要求。从全球化妆品法规制定的历史进程来看,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完善,“以他人为镜”才能找到通往科学之路。因此,本次大会还举办了第十二届国际化妆品高层论坛,旨在交流各国化妆品法规的最新进展。
众所周知,化妆品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出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国际日用香料协会(IFRA)主席Martina Bianchini表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她指出,IFRA的工作核心和首要任务就是确保产品安全,同时要遵守IFRA标准。
△国际日用香料协会(IFRA)主席Martina Bianchini
据悉,今年6月,IFRA正式发布第51版标准,截至目前,IFRA已发布263个标准。“IFRA标准适用于各种香料类型的制造和合成,这一标准可能会限制某一种香料成分的使用,或者对香料成分的使用设定规格,比如提出纯度的要求。”Martina Bianchini补充道。
近年来,原料市场持续升温,植物提取物也顺势站上风口。对于植物提取物的原料安全评估,韩国化妆品协会代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药学院教授Kyung Min Lim分享了他的观点,指出当前化妆品成分的安全性评估面临的诸多挑战,尤其是植物提取物成分,“由于现有的大部分植物提取物都未获得足够的安全性数据,因此无法证明这些植物提取物是安全的。”
△韩国化妆品协会代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药学院教授Kyung Min Lim
“此外,植物提取物成分可能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考虑其成分、生长条件、制造工艺等的差异性,因此对于植物提取物,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方法论来进行检测。”Kyung Min Lim补充道。
可以看出,由于个别成分具备复杂性,其安全性和毒理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化妆品行业的一大难题。各国对于原料安全性的验证方式各有不同,能否从中找到统一与共性?
欧洲化妆品协会(CE)执行总监John Chave表示,化妆品立法的目标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安全、质量、功效,同时要考虑这三个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欧洲化妆品协会(CE)执行总监John Chave
“想要促进全球化妆品贸易发展,有几个障碍需要我们去克服,包括不兼容的、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以及不同国家对于化妆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或者在进行化妆品相关测试时需要出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文件等,但这些我认为都不是问题。目前,全球三大化妆品市场,包括中国、欧盟和美国,正在不断出台和更新化妆品法规,而这也将提供给各国一个很好的相互协调的机会,从而在化妆品的安全、质量、功效方面达成一致。”
本次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本国化妆品法规的最新情况进行了汇报,如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国际科学研究院院长魏晓岚探讨了中国化妆品新法规环境下的科技、产品、测评战略,日本化妆品工业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Takashi Kawata分享了日本化妆品工业协会的可持续发展活动,以及美国各人护理产品协会国际贸易与法规事务总监Jonathan Hicks、欧洲化妆品协会技术法规与国际事务总监Gerald Renner、东盟化妆品协会公共关系事务委员会副主席Bhashkar Mukerji分别对美国化妆品法规现代化法案的最新进展、欧盟化妆品法规修订及日用香料致敏原标识规定的最新情况、东盟化妆品法规监管框架进行了深入交流。
04
嗅觉取香,科技赋能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下游产品的个性化与品质化追求愈发多元,各行各业对香料香精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艾媒咨询CEO张毅对中国香料香精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与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天然香料为原料的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
截至2022年9月,中国食用香料香精企业数量已超900家,2022年,中国香料香精产量约58万吨(香料23万吨、香精35万吨),主营收入约424亿元(香料173亿元、香精251亿元),同比增长1.7%,预计2026年中国香料香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至554亿元。香料香精不仅与食品饮料有着较强的关联,更是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
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柯勤飞表示,中国的香文化已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近代科技、现代科技的发展则是扩展中国香文化视野的关键。
△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柯勤飞
“通过新材料、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对采香、制香、用香三个阶段进行全链条创新研发,能够攻克传统香料品质不可控、赋香产品品质差、功效弱的技术难题,提升我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技术水平。”柯勤飞补充道。
与2021年相比,中国消费市场对于芳香功效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我国芳香功效产品备案数量也跃升到了化妆品注册备案的第四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洗护市场,具有芳香功效的香氛洗护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日化巨头纷纷入局,包括日本品牌Amino Mason氨基研、意大利品牌Tesori d’ Oriente东方宝石、法国品牌Cottage悠香伊等。同时,国货新锐也正不断涌现,如气味图书馆、三生花、蔻斯汀、植观等。
谈及香氛洗护备受欢迎的原因,国际香料(中国)有限公司日化香料大中华区销售总监王静红表示,嗅觉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消费者对于洗护产品的需求升级,从原先追求产品的基础功效和先进功效,进阶到寻求产品所提供的“情绪价值”,而从市场的角度,香味已经成为刺激购买,带来产品溢价,满足情感诉求的重要因素。
△国际香料(中国)有限公司日化香料大中华区销售总监王静红
英敏特数据统计,在中国42%的受访消费者会为含有独特香味的产品支付溢价,同时,香味也成为消费者对产品评价最直接的感官指标,尤其是沐浴产品。根据淘天数据,近13个月洗护市场(洗发护发、沐浴露、身体乳)交易额达295.89亿元,其中香氛洗护市场规模66.63亿元,约占洗护市场的22.5%,可见“香氛+洗护”市场的趋势热潮。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化妆品升级创新入围产品(第三批)及香精香料升级创新入围产品(第一批),以及2022年度中国化妆品行业年度品牌,同时启动了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品牌评价活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