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视黄醇“生死劫”丨环球视野

邹欣晨
作者 · 2024-01-08
面部及手部产品浓度不得超过0.3%,身体产品浓度不得超过0.05%。

文丨邹欣晨

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一种形式,具有治疗色素沉着、改善痤疮以及抗衰等多重功效,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美妆品牌的“明星成分”。近年来,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兴趣持续上升:根据美容趋势预测平台 Spate 的数据,自 2022 年以来,“视黄醇”一词在英国TikTok的搜索量增长了超44%。

但如今,这一成分的添加将受到欧盟委员会的严格限制。据海外时尚媒体《Business of Fashion》(下称BoF)报道,早在2023年6月,欧盟就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了一份关于视黄醇和其他几种成分在欧盟监管地位变化的法规草案。该法规将限制非处方视黄醇在美妆产品中的添加浓度,其中,身体乳液中的视黄醇添加浓度最高不得超过 0.05%,面部和手部产品中的浓度最高则不得超过 0.3%。

1.png

该法规是由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下称SCCS)推动制定的,据BoF方面消息,这项法规最早将于今年(2024年)年初生效。

“如果该法规生效,各大品牌将有最多三年(36个月)的时间来重新配置在欧盟销售的非处方类视黄醇产品,否则,一切超过建议限值的产品都将有可能失去进入欧盟市场的机会。”BoF写道,“这意味着欧盟法规将对全球范围内的所有视黄醇类产品产生影响,并改变美妆行业对这一明星成分的态度。”

欧盟为何对视黄醇“开刀”?

“欧盟国家的消费者目前可以在柜台上买到浓度高达2%的视黄醇,这无疑引起了SCCS的忧虑。”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健康顾问玛格达·斯塔鲁拉(Magda Starula)在接受BoF采访时说。

2.png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健康顾问玛格达·斯塔鲁拉

SCCS表示,过量摄入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病、骨质疏松、恶心和呕吐等健康问题。“多年来,SCCS一直对视黄醇表示担忧。他们担心消费者经常使用视黄醇产品会导致血液中累积的维生素A含量过高。”BoF报道称。

据了解,被该法规限制添加的成分不仅有视黄醇,还包括其他维生素A衍生物,如视黄醇乙酸酯和视黄醇棕榈酸酯。此外,含有这些成分的产品被强制要求必须在外包装张贴含以下内容的标签:"产品内含有维生素A相关化合物,有助于您每天摄入维生素A"。

根据这项规定,受影响的美妆品牌将有36个月的时间来调整含有视黄醇、视黄醇乙酸酯和视黄醇棕榈酸酯的现有产品的配方,并在36个月内将违规产品撤出欧盟市场。对于进入欧盟市场的新产品,各品牌将有18个月的时间来重新制定新产品的配方。

3.png

△截自SCCS官方网站

但部分化妆品配方师对BoF表示,与过量食用羽衣甘蓝、红薯和鸡蛋等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相比,尚无明确证据指出消费者产生的健康隐患与使用视黄醇产品之间具有强相关性。

独立美妆品牌The Inkey List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库里(Mark Curry)认为,引发健康问题的更多是可消化的维生素A,以及如何增加消费者血液中视黄醇的吸收。The Inkey List因其1%视黄醇精华产品而闻名,在欧美美妆爱好者间颇受好评。

4.jpg

△The Inkey List 1%视黄醇精华

“视黄醇只有在皮肤中才具有活性,而你抹在脸上的美妆产品大部分并不是‘纯’的视黄醇,而是在皮肤中分解成活性形式的某种化合物。”他辩解道:“但即使是这样,它也会很快被人体自然分泌的荷尔蒙迅速分解掉。”

但对于SCCS来说,如果不对美妆产品加以限制,消费者通过个护及美妆产品、营养补充剂和饮食中摄入的维生素A总量很可能会超过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为欧洲成年人建议的摄入上限。“由于SCCS的职权范围不包括食品和营养产品,因此,他们只能对个人护理与美妆产品采取限制行动。”BoF写道。

全球美妆业“大地震”,或将波及中国市场

BoF认为,尽管这一法规只在欧盟地区施行,但它将促使全球范围内的许多美妆品牌与集团开始思考,如何在不影响整体产品功效的情况下调整产品配方,以应对这类监管。而如宝拉珍选和露得清这样的行业头部品牌已经“快人一步”,早早采取了减少视黄醇含量的措施。据悉,这两家品牌都在最近推出了视黄醇含量为 0.3% 的产品。

5.png

“一些品牌可能会转而使用以植物为基础的视黄醇替代品,如补骨脂酚(bakuchiol),它具有与视黄醇相似的效果,也能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来自伦敦的美容医生Ewoma Ukeleghe在BoF的采访中表示。但她补充说,这种成分的效力远不如视黄醇。

“在细胞层面上,视黄醇的作用要大得多。”Ukeleghe 说:“它不仅能加快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还能帮助消除色素沉着,改善暗疮和痤疮。而且,视黄醇也是唯一经临床证实能治疗和改善细纹及皱纹的外用成分。”

库里则表示,尽管各大品牌有可能在不同市场提供不同配方的视黄醇类产品,但这将是一种成本高昂的做法。“与欧盟上次禁止使用铃兰醛(lilial)的影响类似。这项法规很可能导致如醉象、The Ordinary、露得清等旗下拥有超规浓度视黄醇产品的国际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调整其畅销产品的配方。”他说。

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也认为,这项法规的施行会导致国际品牌整体更改配方,只不过实施的轻重缓急会有所差异。

如此一来,中国消费者很可能将在本土市场购买到国际品牌调整配方后的产品,会不会从此对视黄醇“避而远之”呢?对此张太军也表示,“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对视黄醇的看法肯定会有波动,但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有我们自己独立的法规体系,在我国法规没有做出调整之前短期内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华熙生物阚洪玲工作室组长、高级研究员董建军也表示:“有些消费者可能会想,国外大牌的添加量都这么低,国内品牌还添加0.5%、1%的高浓度视黄醇,继而对国内品牌有看法。未来一些国货品牌可能也会应市场需求推出0.3%、0.05%的低浓度视黄醇产品,但整体市场波动不会太大。”

归根结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斯塔鲁拉表示,一些品牌已经开始探索具有类似抗衰老功效的成分,例如NovoRetin。库里则指出,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原料供应商开始关注生物技术,以及如何在不使用视黄醇成分的情况下达到类似的功效。

“但是,在满大街都是‘成分党’,消费者对更强效、更活跃的功效性护肤成分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一法规的施行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更加困惑。”库里说,“从前他们只需要了解维生素A和视黄醇,如今却需要研究更多的分子式、拉丁语术语,以及生物技术。

3744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