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谢谢记得”,真实的记忆最有力量


在时间飞驰、信息堆叠的时代,“记得”显得尤为重要。或许是一部感人的电影,数月后仍然反复回味;或许一件动心的小事,被永久珍藏于记忆之匣;或许是一个珍贵的朋友,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仍旧记得TA的生日,以及共同度过的点滴时光。
过去的2023年,正是这些“记得”的瞬间,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年终岁尾,珀莱雅再次延续“谢谢”项目,将主题聚焦在“谢谢记得”。
“谢谢记得”,记忆让思念永远延续
1月5日,珀莱雅以用户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谢谢记得》上线。故事改编自珀莱雅用户天天的真实故事。2022年年初,天天的奶奶宁书芬去世后,爷爷决心用纸笔记录下她的一生,用长达5万字的厚重纸张,传递了记忆与思念的分量。
微电影里,一句“您好,您认识宁书芬吗?”将记忆拉回天天的幼年时代。天天发现爷爷给一个叫“书芬”的人写信,在白雪覆盖的村子里,天天踏上了“寻找宁书芬”的道路。直到她遇到一个叫康康的小男孩,康康告诉她,宁书芬已经去世了。天天偶然踏入了一个“梦境小院”,见到了一位神秘奶奶。醒来后,她才知道,梦中的那个人就是宁书芬,也就是自己的奶奶。回家后,爷爷告诉天天,要“天天记得”奶奶。
遗忘才是终点,“记得”令生命中重要的人留在我们身边。不仅是重要的人,还有重要的事、重要的回忆,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努力记得”的人或事。微电影上线后,“还记得你奶奶的名字吗?我奶奶叫宁书芬。”感动了很多网友,人们纷纷在评论区接龙,分享自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名字,用这种方式来记住他们,让他们在互联网上留下一丝痕迹。截至1月15日,《谢谢记得》微电影播放量已超过1600万。
珀莱雅创作的主题曲《书芬》已在网易云音乐上线,同名MV也在微博等全网平台推出,截至1月15日播放量已超1590万。珀莱雅想要记得宁书芬,不仅因为她是“某人的奶奶”,更是因为她是曾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书写芬芳的宁书芬。MV的结尾写道:“如果人间喜悦有时,疲惫、困顿亦有时,谢谢总有一个人,在记起时,给我们以拥抱、以抚慰,以继续前行的勇气。谨以《书芬》,送给我们心头记得的人。”
“谢谢记得”用户故事展
2022年,珀莱雅举办了一场“谢谢参与”用户故事展,展览的主角都是真实的珀莱雅用户以及他们真实的故事。
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1月7日,珀莱雅在杭州留下地铁站,举办了“谢谢记得”珀莱雅用户故事展。消费者走入留下地铁站时,会注意到地铁包柱、吊旗和用户故事灯箱上,有众多来自用户的故事。这些参与了珀莱雅过去一年的用户,值得一声“谢谢”,而他们传达出来的感想和温暖,也将触动更多人的内心。
在品牌互动墙上,消费者也可以用珀莱雅准备好的100多个磁吸贴,在墙上拼出属于自己的“记得”故事——“我会记得旅行,我们捕捉日出落日和星星”“我会记得,爱人是小狗,夜晚是诗,我们无条件拥抱”,被“谢谢记得”企划感染的消费者,纷纷“化身诗人”,在墙上留下了有关美好记忆的诗句。“留下”,这是一个特殊的站名,充满诗意与温度。虽然2023年的日子,就像驶去的一班班地铁,无法留下,但用户的生活记忆,他们与珀莱雅之间的点滴瞬间,将“因记得而留下”。
2023年12月18日,珀莱雅特别企划暖暖耳机包和“谢意”拼图上线。暖暖耳机包能够装下钥匙、卡片等易遗忘的小物件,帮助“记得”生活中的小细节,“谢意”拼图,一片一片按图索骥,就像一点一点回忆往昔。
据悉,此次“谢谢记得”用户故事展,珀莱雅联合天猫超级品牌日,在天猫平台可获取“谢谢记得”周边;珀莱雅品牌大使章若楠还空降珀莱雅天猫旗舰店直播间,带来更多感恩福利回馈消费者。“谢谢记得”在线上线下形成多方位联动爆发。
真实记忆的分量
珀莱雅一直以呈现“用户真实故事”作为品牌表达的传播风格。表现真实的人间温度,表现真实的社会关切,是珀莱雅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温度品牌的一贯态度。过去几年,在性别平等、心理健康、反校园霸凌等主题上,珀莱雅持续发声,而每年年末的“谢谢”项目,则代表了珀莱雅和消费者之间一种例行的回顾总结,一次例行的温暖互动。
2021年,珀莱雅收集了76条用户发声,将每句话都制成了小卡片,表达“谢谢”。2022年,珀莱雅以珀莱雅用户刘佳在川西支教的真实经历为背景,发布了微电影《谢谢参与》和主题曲《星星》MV,这个具有感染力的真实故事,向用户传达了“谢谢你的参与,让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义。”
珀莱雅相信,“一个品牌不仅属于为 TA 工作的人,更属于选择了 TA 的人。”珀莱雅的“谢谢”项目,感恩消费者一年以来的选择、支持和陪伴,2023年,“谢谢记得”将这种感恩继续延续,在2024年,珀莱雅也将继续与用户携手前行,创造更多属于彼此的“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