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参投的知名品牌翻车!


文丨邹青颖
近日,不少消费者在小红书反映国货芳疗护肤品牌馥郁满铺AromeManpo旗下的“晚香玉光感发酵洁颜蜜”产品存在结晶问题。从网友晒图来看,出现结晶现象的产品大部分会析出雪花状、霉菌状晶体,少部分出现浑浊、变色的情况。
△截自小红书
1月9日,馥郁满铺就此问题公开声明,称“产品出现结晶主要原因为气温低、气温骤变导致‘椰油酰胺甘氨酸/椰油酰谷氨酸’的氨基酸界面活性剂结晶”,并表示该现象不影响产品使用效果。
△截自馥郁满铺品牌声明
那么,因气温原因导致质地发生变化的化妆品还能用吗?会影响产品的功效吗?
品牌回应:
无微生物超标、已更换成分供应商
据馥郁满铺声明,自2023年11月底起,品牌就陆续收到了旗下洁颜蜜产品结晶问题的反馈。随即,品牌将出现相关问题的产品召回,并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的微生物和重金属均为正常,无微生物超标问题。
△截自馥郁满铺品牌声明
此外,为避免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再次出现产品结晶的问题,馥郁满铺表示:”在新批次生产的洁颜蜜中,更换了‘椰油酰胺甘氨酸/椰油酰谷氨酸’的成分供应商。目前最新在售批次已是2023年12月新生产批次,批次号为20261210。“据品牌回应,截至2024年1月9日,各平台均未再收到关于结晶的售后反馈,且如消费者手中有出现结晶问题的洁颜蜜,可联系客服重新补寄新批次的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馥郁满铺创立于2014年,隶属于杭州白昼与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芳香疗愈的情绪护肤”为品牌定位,主打芳香疗法+生物发酵的护肤体系。截至目前,馥郁满铺天猫旗舰店拥有粉丝数9.5万人,店内涵盖洁颜蜜、精华油、面霜、面膜等10款SKU,售价在139元-639元不等。此次陷入风波的“晚香玉光感发酵洁颜蜜”是店内洁面类热销第一的单品,当前显示已售出1万+件。
△截自馥郁满铺天猫旗舰店
值得一提的是,馥郁满铺于2023年4月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凯辉基金旗下消费共创基金独家投资。凯辉消费共创基金由凯辉基金与开云集团、欧莱雅集团和保乐力加集团于2021年合作共同建立,馥郁满铺也是该基金投资的首个护肤品牌。
多环节存在问题
尽管部分消费者对此次馥郁满铺发布的声明表示理解,但产品的结晶问题仍然给品牌的形象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不少网友称,“品控真的不行”“虽然售后态度挺好,但手头上几瓶用完也不会再买了”“产品稳定性太差了”……
事实上,化妆品在冬季出现结晶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此前芭比布朗Bobbi Brown卸妆油频繁被爆出现白色结晶,兰蔻LANCOME极光水中出现“玻璃碴”等。
“气温低确实会使化妆品出现结晶现象,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解释道,“温度、原料品质、配方体系、生产企业,不管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此类现象发生,如果品牌没有研发,借代工厂加工,那么对产品品质的控制就更难。”
化妆品报随即联系了一位在小红书上发布该洁颜蜜“踩雷贴”的网友,其表示,“我买了两个正装、两个替换装,一直放在家里没动,看到品牌出了这个事后,我就拆开看了一下,发现里面只有一瓶正装出现了絮状物,其他三瓶却好好的,如果像品牌所说是温度问题,为什么在同样的气温环境下只有一瓶结晶?这很明显是品控问题。”
对此,另一业内人士指出,“出现类似问题的产品有很多都是氨基酸表活加APG的配方,拿到资本后快速出品,大量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忽略了产品的稳定性测试,或着急上市销售,导致产前检测时间不够,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静置,很容易发现不了这些问题。”
同时,对于馥郁满铺声明中“更换成分供应商”的回应,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是供应商的问题,因为每个批次的原料(包括原料纯度、原料杂质含量)都有一个检测范围,在实际投产的过程中,如果每个生产批次的理化指标发生变化但没有及时处理,比如含盐量发生变化会导致原料‘杂质多’不稳定,那就是生产质量问题了。”
“当然,氨基酸表活在水剂配方中,稳定性确实是一大难题,这是成分特性决定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低温稳定性测试的重要性。”可见,产品所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挑战只是一部分,如不清楚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将陷入恶性循环。
“由于气温原因导致的结晶现象一般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但(消费者)整体的观感影响会比较大。”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产品最终会送到消费者手中,对于品牌而言,成分的稳定性是产品的基础,不稳定的产品形态,即使不影响日常使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因此,企业只有沉下心来做好产品研发和检验测试,才能确保产品在流入市场后收到良好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