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亏损22亿元!云南白药宣布退出


文丨邹青颖
1月16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白药”)披露了最新一期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称“在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的原则下,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于2024年不再开展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业务。”
△截自云南白药《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据会议记录,截至2023年9月末,云南白药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87亿元,较年初下降88.13%。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处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团股票及部分基金投资。
据悉,云南白药以百年老字号“云南白药”起家,1993年登陆A股市场。30多年来,公司已由一家传统的中药企业成长为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之一。
2018年,云南白药走上炒股之路。自此,云南白药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开始加码,最高峰时达112亿元。其中,2020年,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达22.4亿元,占该年度利润总额的32.94%,一度被外界称为“股神”。
而此次云南白药宣布退出二级市场投资,可谓“有迹可循”。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云南白药也因炒股惨遭“滑铁卢”。当年,云南白药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19.29亿元,导致公司净利润腰斩,同比下降49.17%至28.04亿元。彼时,云南白药称系因持有的小米集团、恒瑞医药等股票市值在报告期内大跌,录得亏损16.14亿元的报告期损益。2022年,云南白药炒股又亏损了近6.2亿元。
2023年2月,经历了股市的多番浮沉后,云南白药开始收紧炒股投资阵线,宣布将在原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基础上,严格控制二级市场投资规模,逐步减仓,不继续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宣布退出炒股前(2023年12月28日),云南白药就发布了《关于2024年利用闲置自有资金开展投资理财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将在2024年拟利用闲置自有资金投资银行的存款类产品,包括大额存单、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各大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包括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券商、基金公司等,以及货币市场基金、国债逆回购及债券、债券型基金或资管计划。
△截自云南白药《关于2024年利用闲置自有资金开展投资理财的公告》
据了解,2023 年前三季度,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296.89亿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归母净利润41.23亿元,同比增长78.90%,经营发展稳步向前。云南白药健康品事业部在2023年前半年也实现了32.45亿元的营收,其中,云南白药牙膏依旧保持超过牙膏行业平均增长的态势,占据25%的市场份额。
截至1月17日收盘,云南白药(SZ000538)报48.21元,当日跌幅1.81%,市值为8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