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亚洲最大消费品研发中心落成,汉高在华研发升级

李硕
作者 · 2024-02-01
百年德企按下本土化创新“快进键”。

1月16日,上海,锣鼓声起,红、黄两头舞狮和着鼓点腾挪翻飞,在舞狮采青、点睛等一套饱含神秘东方力量的流程后,汉高——这家有着140多年历史的德国企业用足够中国的方式启动了亚洲最大的消费品研发中心。

1.png

△左起: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弗兰克·梅耶(Frank Meyer),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亚洲区总裁董万青(David Tung)

长期以来,消费市场很难用某一种角色去定义汉高。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220亿欧元的跨国公司,它拥有乐泰、宝莹和施华蔻等核心消费品牌,跨越粘合剂技术、头发护理、洗涤剂及家用护理等领域。2022年初,汉高启动组织架构调整,将化妆品/美容用品、洗涤剂及家用护理业务合并为消费品牌业务部。在研究协同效应下,此次启用的研发中心,也成为了汉高在亚洲最大的同时支持美发与洗涤剂及家用护理两大业务品类的研发中心。

把本土化创新落实到行动上 

新启用的研发中心覆盖消费者洞察中心、前沿技术研究、产品配方开发、包装设计、理化分析以及产品性能评估等,基于“创新、数字化和可持续性”的理念而设计。对新研发中心的描述中,除“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占地超过2500平方米”等代表规模的量化数字外, “本土研发能力”也在启动仪式中被汉高高管反复提及。

一个鲜明的案例是,在作为研发中心板块之一的洗衣性能评估实验室内,汉高研究员会将中国饮食中常用的酱油调料加入对洗涤产品性能测试,实验室内的洗衣机、晾衣架也都是中国家庭普遍使用的品牌或样式,目的就是让产品真正符合中国及亚洲市场需求。

2.jpg

△资深专业评估师对消费者的头发状态进行评价

洗衣性能评估实验室只是汉高赋予新研发中心“本地化权力”的一个缩影。为了将本地消费者洞察转化到创新研发过程,汉高为研发中心搭建了消费者洞察中心,通过打造消费者熟悉的沙龙和家庭环境,定期招募志愿者并获取意见反馈,最终这些反馈将与大数据相结合,共同成为品牌产品创新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面对瞬息万变的中国消费市场,为了能够在实验室中快速将一个概念或者想法转化为实体产品包装,汉高还在研发中心引入了3D打印技术,辅助产品开发。

3.jpg

△利用3D打印机完成产品包装的快速原型制作和迭代,加速创新项目的开发

目前,基于对中国消费者的深入洞察,汉高旗下施华蔻品牌大部分产品已经实现了中国本土化研发和制造,在中国市场构建了全面的产品体系。例如以发芯修护技术和臻护成分为特点的FIBRE CLINIX发芯臻护系列,便是施华蔻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产品。

对于新研发中心,汉高大中华区总裁荣杰博士(Rajat Agarwal)强调:“中国是汉高的重要战略市场之一,在我们的区域和全球业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持续加强本土研发能力,以响应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独特的消费趋势。此次投资于新研发中心进一步突显了我们对本地市场的承诺,使我们能够为消费者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及亚洲地区引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诠释“在中国为全球”

2022年,汉高完成了对资生堂亚太地区专业美发业务的收购,范围涵盖芯护理道、普盈丝等核心品牌。这次并购,使汉高成为亚太地区专业美发业务的领军企业之一。

过去几年中,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亚洲区总裁董万青(David Tung)对中国美发护发产品市场高端化趋势印象深刻。“当我们面临皮肤问题时,会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同样地,遇到头皮和头发问题,我们也会前往专业美发沙龙请教美发师。近年来,亚洲消费者在头发和头皮护理方面的消费水平逐渐攀升,已超过世界许多其他地区。与此同时,人们还热衷于购买专业美发沙龙专用的护理产品,带回家中使用。” 董万青(David Tung)谈到。

除正在起步的高端化趋势外,在中国,ESG被越来越多企业视为发展重点,中国消费者对“可持续”的关注与全球市场趋势别无二致。据董万青(David Tung)介绍,汉高计划到2025年所有包装将实现100%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同时,不断提高产品包装中使用再生塑料的比例。目前,施华蔻Extra Care专研修护系列的包装已采用了50%的再生塑料。

在具体的产品需求端,相对于欧美市场,中国消费者对头皮养护的需求趋势更加明显。“针对亚洲市场头皮护理需求,我们研发了施华蔻Extra Care专研修护,然后把这个技术运用到欧洲和美国的市场上。”领导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组成团队的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弗兰克·梅耶(Frank Meyer)谈到,汉高还有一些活性成分研究针对防止头皮过于敏感或者出现头痒等问题,这些技术也是最早在亚洲本地进行研发,现在也推广到了全球市场。

4.jpg

△利用头皮定位与成像分析系统对消费者进行头皮健康状况检测

如今,亚洲研发力量已成为汉高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在亚洲,汉高已经整合了前资生堂专业产品的团队和技术目录。“它(资生堂专业美发)有一项可以防脱的专业技术,未来我们也打算推广到全球市场上。” 弗兰克·梅耶(Frank Meyer)表示对汉高而言,新研发中心的意义不限于亚洲的11个市场,也能为横跨欧洲、北美、中东和亚太地区的强大全球研究网络做出贡献。弗兰克·梅耶(Frank Meyer)告诉化妆品报,汉高内部实际上有这样一个价值观——我们要把所有最前沿的技术进行共享,比如头发、头皮状况诊断技术将在亚洲得到更加快速地研发,再共享至全球市场。

过去的二十年是中国化妆品行业快速转型的阶段,这主要来源于技术驱动的变革。与人们对德国企业严谨、克制的印象一致,汉高在华投资历程,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史的“研发派”代表。作为最早一批扎根上海的跨国公司,汉高1998年便成立了中国化妆品美容用品研发中心,并在此后 20 余年中持续扩容。

可预见的是,面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扩张,与之伴随的“必选项”是其在研发本地化、捕捉本地消费诉求和趋势上的持续探索。汉高之外,类似的跨国公司故事还将在中国市场持续上演。


2744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