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美妆博主”走红,“宝宝美妆”惹人忧 |环球视野


近几周来,大批儿童发布护肤教程、“带货”抗老产品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爆火。与此同时,有关青春期前的女孩挤满丝芙兰过道,购买中高端美妆产品的新闻也不在少数。
这一趋势使得孩子、家长、皮肤科医生和媒体之间产生分歧。不到十岁的儿童为何“痴迷”于昂贵的美容产品?这些产品又会对过于年轻的肌肤产生什么影响?
两分钟“带货”护肤品近千元
“宝宝美容”遭皮肤科医生反对
“Rare Beauty,找到你了!”在短视频社交媒体上,护肤“网红”Haven Garza正向几百万粉丝展示自己使用Rare Beauty品牌旗下一款亮肤剂的过程。在此之前,年仅七岁的她已在面部涂抹了爽肤水、精华液和保湿霜。
在这段短短两分钟的视频里,Haven成功“带货”了价值超过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878.72元)的美容产品。这些产品在海外被称为“流行品牌”,其中包括Bubble、Glow Recipe、Drunk Elephant和Skinbetter Science。
值得一提的是,Haven带货的产品中,有一款售价达135美元(约合人民币971.57元)的视黄醇霜,其配方宣称可增强胶原蛋白并减少皱纹的出现——简而言之,这位七岁女童带货了一款抗老面霜。
Haven并非“一枝独秀”。如今,越来越多处于青春期前的孩子开始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售卖昂贵的美容产品,他们被称为“宝宝美容(baby beauty)”,模仿其他已在网络“走红”的孩子,例如10岁的North West在TikTok上定期发布自己的美容习惯视频,以及像11岁的Pixie Curtis这样专注于美容的Instagram用户。
这种趋势也引起了皮肤科专家的关注和抨击。皮肤科医生Brooke Jeffy博士指出,青少年对皮肤最好的保护就是坚持每天洗脸两次、及时保湿和使用防晒产品,而不是“随意地在皮肤上使用多种美容产品”。
温哥华美容与医学皮肤科医生Monica Li在给CTV News的邮件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许多成人护肤品尚未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进行测试,因此我们不知道这些产品是否安全或被年轻用户耐受,且即使是较为温和的成人护肤品,对于孩子来说也并不是必需的,比如含有胶原蛋白的护肤品。胶原蛋白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流失的,儿童身上有很多胶原蛋白,不需要额外补充。”
皮肤科医生Brooke Jeffy在接受新泽西网采访时则指出,孩子的皮肤具有天生的自愈能力,专为年老肌肤设计的美容产品,可能会对年轻肌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年轻健康的肌肤应该避免使用成分列表中含有‘视黄醇’‘去角质酸’‘肽’‘维生素C’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线上掀起的这股“宝宝美容”热潮已经蔓延至线下,不少丝芙兰柜员反映,当下,儿童进入店内挑选和购买昂贵、精致的美容产品的情况数不胜数。伴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丝芙兰十岁儿童(Sephora 10-year-olds)”被作为另一个话题受到全网关注。
心理治疗师兼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行为保健中心儿童和青少年服务主任Sonia Rodrigues在接受USA TODAY采访时说道,与过去几代人不同,青春期前的孩子会受到网络上的影响者以及美容产品分布教程的“轰炸”,与朋友的交流也通常是在镜头前或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这对于那些不想被当作孩子看待、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年轻女孩来说,适合年龄的信息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在这种情况下,背景是关键。社交媒体的影响者正在扩大他们的目标群体,这将导致新一代儿童面临前所未有的焦虑和自尊问题,他们渴望更早地融入并弄清现在的趋势是什么,从而和朋友建立联系。”Sonia Rodrigues补充道。
谁的责任?
当“宝宝美容”成为日前网络上爆火的标签、儿童使用美容产品成为一种“时尚”时,一些孩子的家长开始对这一现象发起“控诉”。许多家长表示,“年仅8岁的小女孩,今年的圣诞礼物清单并不是娃娃,而是护肤品”“孩子在YouTube、TikTok等平台上看到自己喜欢的‘网红’在使用某些奢侈护肤品后,开始向大人索要”……
八岁女童Sadie的妈妈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我女儿看到她的朋友们成功获得了这些产品后,也开始恳求我给她买。她使用这些产品后皮肤又痒又红,我不得不去阻止她继续使用。”
她还表示:“Sadie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做(护肤),如果她不这样做,她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当你的孩子比任何人都更要相信那些具有影响力的‘网红’时,在她8岁的时候试图教育她应该如何护肤真的很困难。”
BBC还收集了其他几位家长的情况,他们同样担心孩子对护肤的兴趣以及社交媒体对孩子的影响,会让孩子更加“离不开”这些美容产品。
不少专家认为,由于社交媒体上的护肤内容不受限制,许多类似分享日常的视频都会吸引数百万次的观看,“儿童对于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尚未形成完整的认知,他们‘可以接收有关的护肤信息,而不是错误信息’这一点非常重要,这需要平台自身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
此外,英国皮肤科医生协会代表 Tess McPherson还对美容品牌的“暗示性包装”感到担忧。例如,Drunk Elephant凭借其色彩鲜艳的包装和卡通动物的标志,成为儿童护肤视频内容中最常出现的品牌之一,而该品牌旗下的热销产品多含有α和β羟基酸以及维生素A衍生物视黄醇。
爱默生学院教授David Gerzof Richard在接受CBS采访时指出,孩子接触到这些昂贵的美容产品,甚至不到十岁的“网红”正在推广这些产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对于品牌而言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有了影响者,消费者就可以从不了解某种产品,到突然意识到自己‘需要’这种产品,再到几分钟内购买该产品,这对品牌来说是一个惊人的营销渠道。”
cna评论表示,除了千变万化的包装,品牌通过在线营销活动获取高点击量关注的同时,也会吸引不少青少年,如此前迪奥推出的Baby Dior系列护肤品,其中包括价值230美元(约合人民币1655.26元)的幼儿和新生儿香水。“社交媒体平台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美容行业对此现象负有同样的责任。在这种趋势‘滚雪球’之前,领先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公司应该采取反对的立场。”
资料来源:cna、CBS、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