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美妆制造第一股来了!


文 | 孙晓燕
今日(3月29日),伴随着钟声响起,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7023,下文简称“芭薇股份”,)正式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美妆制造第一股就此诞生。据悉,芭薇股份总股本8460.00万股,发行价5.77元/股。
在业内直呼“美妆上市难”,毛戈平、创尔生物等企业纷纷折戟IPO的大背景下,芭薇股份作为美妆代工厂在北交所上市,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北交所美妆制造第一股”
公开资料显示,芭薇股份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化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检测,涵盖护肤、面膜、洗护、彩妆等类别,是一家拥有化妆品独立检测资质,集产品策划、配方研发、规模化生产、功效检测于一体的化妆品品牌客户服务商。
目前,芭薇股份累计为1000 多个化妆品品牌提供产品及服务,包括联合利华(多芬、力士、凡士林等品牌)、仁和匠心、HBN、SKINTIFIC、丸美、凌博士、纽西之谜、谷雨、红之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商。
2016年,芭薇股份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广州白云区首家新三板挂牌的化妆品代工企业。2017年5月,芭薇股份进入创新层。2023年6月,芭薇股份在北交所首次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本次IPO募集8400万元,其中2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将投向智能生产车间建设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历经三轮质询,芭薇股份终敲钟上市,“闯关”成功。
财报成绩亮眼
芭薇股份建立研发优势
根据芭薇股份历年财报以及招股书,其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了营收增长,2020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4.13亿元、4.59亿元、4.69亿元,业绩表现亮眼。同时,芭薇股份2020-2022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大于20%,并在2022年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净利增长超80%,增长势头良好。
从细分品类来看,护肤品(除面膜)业务成为芭薇增长的主力军。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芭薇股份护肤品(除面膜)营收分别为2.25亿元、3.10亿元、3.69亿元及1.9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1.89%、74.88%、80.64%及89.96%,收入规模及所占比重均逐年提升,为芭薇股份贡献了主要业绩。
▲截自招股书
此外,芭薇股份早早布局检测业务,进一步筑牢竞争壁垒。芭薇股份子公司悠质检测拥有化妆品检测仪器设备 200 多台/套,产品检测包含化妆品、化学原料、香精香料、洗涤消杀类、包装材料及制品 5 大类。且悠质检测具备检验检测能力,拥有多项认可证书,芭薇股份也由此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具备检测服务能力的化妆品制造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芭薇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因化妆品新法规在 2022 年 1 月1 日正式实施,化妆品功效检测收入成为公司检测业务收入的重要增长源,2021 年及 2022 年功效检测需求突增,收入规模相对较高;随着功效检测方法的多样化,检测业务单价有所降低,同时由于公司客户及单品的逐渐聚焦,检测业务需求有所下降,综合导致2023 年 1-6 月检测业务收入降低。
从企业竞争力上来看,研发成为贯穿芭薇股份发展的重要关键词。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8915.78 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6.36%。2020年至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2107.33万元、2891.94万元、2701.41万元、2743.48万元。截至2023年6月末,芭薇股份已获授权专利共129 项,其中,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 112项。
此外,芭薇股份针对特色产品的研发已经外延至化妆品原料端。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 28个化妆品原料专利,均为发明专利,并且已完成“香露兜叶提取物”的化妆品原料备案工作,有助于基于特色原料,开发特色产品,进一步帮助品牌方打造“爆款”。
▲截自招股书
灼识咨询预计,2022-2025 年我国化妆品代工行业规模有望从434.1亿元增至622.9亿元,实现12.7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就当前代工厂竞争格局来看,科丝美诗、韩国科玛、莹特丽等外资企业仍牢牢占据行业龙头地位。国内企业中,诺斯贝尔、嘉亨家化等企业分别在不同细分领域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尽管芭薇股份建立了研发优势,但由于客户多系国货新锐品牌及行业新兴品牌,新兴品牌更新迭代较快,合作稳定性相对较低;同时受印度尼西亚TikTok 平台电商交易禁令影响,芭薇股份仍存在主要客户合作不稳定及订单流失的风险。
芭薇股份今日开盘报16.88元/股,截至今日收盘报16.19元/股,成交额1.84亿元,总市值13.70亿元。
编辑:杨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