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化妆品店集体低迷?它豪掷百万元翻新店铺丨行在福建⑥

李硕
作者 · 2024-05-17
在下行周期逆流而上,换取更大的市场。

“越萧条,越营销。”这是宝洁等快消巨头穿越周期的方式之一。

近期,化妆品报走访福建市场时也看到了类似的案例。“与其温水煮青蛙,不如主动出击。”2023年起,在厦门等地有27家社区化妆品店的巧遇连锁总经理杨隆波,开启了大刀阔斧的门店改造——过去两年他投入近两百万元,翻新了近10家店铺。

巧遇此轮“改造”不止于物理意义上的门店装修翻新,更涉及品类结构、门店定位的全面调整。

过往,巧遇品类以护肤、彩妆、洗护为主,是典型的精品日化店模式。翻新后,巧遇门店定位“美妆生活馆”,同时扩容了生活用品区和护理区的比重,通过前者为后者引流。

“化妆品店想发展就要在硬件上改变,后是大投入少产出的时代。”在杨隆波看来,CS渠道过去的货品结构已不适合当下的薄利时代,转型美妆生活馆是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方式。

01

人人都在讲做好体验服务

问题是顾客从哪里来?

尽管定位社区店,但为了给生活用品和护理区留足陈列空间,巧遇现存店铺的面积基本在100平方米以上。

在护理区,除基础面部、肩颈护理外,巧遇近期还引入了养护发护理,并自创服务流程,涵盖头皮SPA、茶粉养发、头皮检测等项目。未来,每家店都将有1或2张床位专门做养护发项目。

2.jpg

在生活用品区,巧遇为新型店铺大幅引入了饰品、牙签、梳子、袜子等日用品类,单店SKU扩充至1千个以上。

杨隆波将扩容生活用品区视作一次对传统的回归。“其实最早我们开化妆品店时,也会卖很多饰品,后来为了专业化舍弃了。现在随着市场变化,我们意识到要满足门店数公里内顾客对生活必用品的需求,讲白了就是方便顾客,增加门店黏性。” 杨隆波谈到。

3.jpg

除通过货品引流外,巧遇也入驻了美团等本土生活平台——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成交,而是为了增加曝光,吸引顾客进店体验。

在杨隆波看来,目前线下的引流成本事实上低于线上,因此巧遇计划回归地推模式。类似于朴朴超市的地推流程,杨隆波计划到社区、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区域推广巧遇PLUS会员卡,通过设置专享价商品、购物回馈、体验项目赠送等PLUS会员权益,吸纳和留存核心顾客。

02

化妆品零售不是靠促销方案做出来的

零售业归根结底是围绕价格、商品和体验三大要素,万变不离其宗。近期,阿里决定在今年618取消预售,本质上是为了提升购物体验,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所见即所得。

“减少促销套路”同样适用于当前的CS渠道。近年来,巧遇的促销方案走向扁平化,弱化了“卖送”和“多件打折”等促销手段,更加倾向以实际成交价格作为商品标价。

4.jpg

据杨隆波观察,如今的年轻人更喜欢直截了当。相比促销方案,产品品质、性价比才是一家门店是否被消费者认同才是核心。“尊重消费者,少一点套路,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给顾客,她才会成为你是忠实会员。”他谈到。

“对化妆品店经营者而言,认知和自我定位很重要,巧遇的定位本质上要成为社区服务者。” 杨隆波表示。过去几年,许多CS渠道经营者们一度迷失了,一边想做美容院的生意,一边又想做超市的生意,把自己想得过于万能。事实上,一家深刻理解下行周期、埋头干好一件事的公司,或许更能与这个时代共舞。

5.jpg

▲厦门巧遇连锁总经理杨隆波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回到以前了,实体店应该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当前的营业额和利润,一直想着生意不好做是没意义的。”在杨隆波看来,进入薄利时代,门店需要在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管理和运营。

接下来,杨隆波计划做好重点客户回访,为重点客户沙龙创新形式,进一步显现出门店PLUS会员的权益和优势。


雨若 Rae.药让生活更美好
等10231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