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华熙生物,蓝鲸转身

化妆品报
· 2024-05-17
华熙生物公布2023财年业绩,阶段性调整战略已显成效。

4月29日,华熙生物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0.76亿元,其中,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仍占大头,实现营收37.57亿元。

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15.22%;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0.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95%,双双突破10亿元大关,取得亮眼成绩。

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后的华熙生物逐步迈入转型期。如何顺利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赢这一场“增长战”?华熙生物交出了答卷。

1.jpg

01

研发投入领先行业

业务结构基本盘稳固

整体来看,华熙生物财务状况仍然健康,且实力雄厚。根据财报,尽管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阶段性下降,但华熙生物原料业务仍实现稳步增长,医疗终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从现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华熙生物现金弹药充足,负债率、存货、预收账款没有异常,华熙生物的财务大盘将长期处于稳健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研发费用的增长成为一大亮点。报告期内,华熙生物在研项目共计 387 个,较上年同期增加 50 个,同比增长14.84%;研发费用达4.46亿元,较 2022 年增长 14.98 %。在研发热的大背景下,遥遥领先行业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让华熙生物成为国内美妆企业独一档的存在。

图片1.png

同时,与上涨的研发费用形成对比的是销售费用的下降。从华熙生物对销售费用的调整,可见其近几年经营思路的调整,深化精细化运营开拓市场 ,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优势,重点逐力产品力的竞争。

其中,坚实的技术壁垒成为华熙生物高研发投入策略下最直接的成果。当下,华熙生物已成功打通了从上游原料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整合贯通。同时,在研发团队、平台、效率等多个方面建立起了产业化优势,进一步赋能产品力。

在当下产品力成为“硬通货”,各个美妆品牌争相加码研发,搭建起更加体系化、独立化的科研体系的环境下,华熙生物在科技研发中的布局已独占鳌头。

此外,为布局新增长赛道与互补性业务,合成生物科技成为华熙生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从学界到业界,“合成生物学”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与此同时,合成生物学的市场空间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CB Insights分析数据,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预计到2024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达到189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28.8%,合成生物成为美妆产业炙手可热的方向之一。

早在前些年,华熙生物已经将自己定位为“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时至今日,华熙生物仍不断在该领域深耕,为研发赋能。在原料端,报告期内,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发酵技术平台及应用技术平台,华熙生物共上市9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品,覆盖医药/医疗器械、个人护理、食品等多个领域。

其中,去年4月,UltraHA®-CWS速溶透明质酸钠(冷水速溶)荣获第六届天然新势力“源创技术奖”,Gabarelax®-UP升级γ-氨基丁酸荣获第六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产品创新奖”。12月,在“了不起的中国原料”评选中,Hybloom™透明质酸锌(HA-Zn)获评“中国创新原料”,Bioyouth™-EGT Pure超纯麦角硫因获评“中国好原料”。可以说,市场与行业权威青睐均是对华熙生物在原料研发领域的傲人成绩与匠心精神的认可。

2.png

在此基础上,华熙生物以原料、医美为主导的业务步入高质量增长新阶段,整体业务结构 趋向健康化。

02

锐意变革

华熙生物有“大动作”

大型企业的业务变革,往往被称为“大象转身”,越是体量巨大的大型企业,变革就越难。

但其实相比于大象,蓝鲸才是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动物,蓝鲸却要比大象更容易转身,因为蓝鲸在水中游动,借助水流的力量,就可以做到转身自如。也因为水流遍布鲸鱼的全身,让鲸鱼所有的动作都可以借助水流精准协同。

华熙生物就是这头蓝鲸。

迄今,据不完全统计,华熙生物发生过两次业务上的大变革。

2021年华熙生物主动刹车医疗终端业务,以提高发展质量,修炼内功。2023年,经过调整后的医疗终端业务恢复高增长。

如今华熙生物主动对功能性护肤品进行战略调整,放缓发展速度,进行产品规划调整及健康度审视,致力于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也如同医疗终端业务一般,提振业绩,重回增长。

2023年初,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就曾对外表示,2023年华熙生物要进一步加强品牌的锐角,这些品牌未来要和消费者产生强连接。

如今,随着华熙生物有意识地主动放慢发展速度,对品牌进行全面梳理,深度审视业务健康,并进一步培育和提升关键能力,华熙生物系列功能性护肤品牌的锐角已初见锋芒。

报告期内,各⼤品牌继续打造⼤单品及⼤单品系列,通过⼤单品及⼤单品体系的打造稳固产品体系、深化品牌形象,通过连带产品的持续推新拓展品牌外延。例如,报告期内润百颜⼤单品系列屏障修护系列的销售占⽐,已经超过润百颜整体销售收⼊40%。

14081714461560_.pic.jpg

夸迪推出的眼周结构性抗松垮的⼤单品夸迪臻⾦蕴活轻龄眼霜,进⼀步聚焦抗⽼赛道核⼼品类的差异化塑造。

241706754427_.pic.jpg

在品牌建设层面,各⼤品牌更加侧重在树⽴技术壁垒和强化情感链接两个⽅⾯的发⼒,加深对核⼼⼈群的渗透和维护,继续强化品牌⼼智占领。例如润百颜品牌升级品牌定位,提出“以⽣物科技修护健康美肌”,并以“修护”作为核⼼功效,将前沿医学、⽣物技术应⽤⾄功能性护肤品领域,提升产品的功效维度与功能强度。Bio-MESO肌活深耕油⽪护肤的细分场景,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将“控油”场景拓展⾄“肤⾊改善、油痘肌”等油⽪护理场景。报告期内,Bio-MESO肌活品牌⼊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及“品牌强国⼯程”,并携⼿央视开启品牌“加速度”。

1504X960.jpg

除了对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进行调整外,华熙生物也进行了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变革。

2023年,华熙生物高速增长遇到压力,主要源于过去业务增长过快,导致内部组织管理滞后于业务的发展速度,组织管理和运营效率均有待提升。实际上,越是大型企业,分支机构数量越庞大,人员众多,业务层级复杂,也越容易导致整个企业运转缓慢,市场反应速度锐减。

北大学者陈春花说过,“效率来源于协同而非分工”。从企业内部创新来看,这意味着,高效的协同能力,能够加快企业业务效率。而这也正是华熙生物正在做的事情。

在新的形势面前,华熙生物主动摆脱过去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推动公司全面的管理变革。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华熙生物积极落地“数字化转型、组织能力提升、合规经营、安全运营和降本增效”五大战略任务,启动多个管理变革项目,其中包括大运营管理体系、集中采购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变革,同时通过升级组织架构,完善人才活水机制、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内部结构。

而从华熙生物同步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中,阶段性的调整策略已初显成效。财报显示,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上升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上升53.30%。不仅印证了其调整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进一步提振了市场对其健康发展的信心,为迈入高质量发展提供内部驱动力。

03

策略调整成效显著

华熙生物下一步棋怎么走

市场瞬息万变,华熙生物与万千大中小企业一样同处行业波动周期,面临着相似的复杂环境。

一方面,就大环境而言,尽管国民经济在2023年逐步复苏,供给需求稳步改善,但世界经济仍较低迷,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较多,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化妆品报在各地市场走访中,不少品牌、行业人士直言,2023年仍是艰难前行、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华熙生物增速回落不是简单的周期调整,而是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不止华熙生物,过去10年,中国化妆品上市企业快速增长的条件主要有几方面:消费习惯变化带来的巨大市场;较低的研发成本、劳动力成本与灵活的制造能力造就的巨大的利润空间;资产快速增值过程中高额的投资回报率带来的投资需求。

但近年来,上述条件都在发生变化:可以直接拿来的成熟技术越来越少,企业必须增加研发成本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生产、经营成本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多数化妆品企业将告别高增长模式,平稳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对于华熙生物而言,走出高速增长的原始积累阶段,步入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出现问题,正处于转型周期的华熙生物积极面对、解决、变革,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挖掘了发展的潜力。同时,华熙生物及其瞄准的合成生物赛道仍然长坡厚雪,华熙生物作为先行者已建立起技术研发优势,发展根基强健。

行业巨舰不会轻易触礁。随着华熙生物2024第一季度财报释放出增速回升的信号,进一步降本增效将是华熙生物在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同时,如何让品牌锐角更“锐”,也将成为华熙生物发展的重要议题。一方面,在友商纷纷入局的合成生物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华熙生物需进一步加码研发,筑牢技术壁垒,成为该赛道的“领头羊”。另一方面,持续多领域协同发展,也将成为华熙生物发展的重点。

我们也相信,在经历及时的战略调整,不断布局调整的华熙生物也将迎来下一个“春天”,稳步从高速发展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10311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