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含量超标1万倍!“老中医秘方”化妆品被查


今日(5月16日),江苏检察网发布了一则新闻,内容是一起涉及生产、销售汞超标伪劣化妆品的刑事案件。
消费者小张在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声称由老中医配制的美白祛斑产品,具有安全有效、见效快的特点,配方采用家传“老中医秘方”,遂下单购买。使用产品一周后,小张出现了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后经检测,小张购买的产品属于无包装、无检测报告、自行贴标的伪劣化妆品,其中汞含量超标1万多倍。
2021年7月,该案件被移送江苏省新沂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理查明,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案件当事人在朋友圈、电商平台对该伪劣产品进行销售,销售额达150余万元,购买超1万人次。
因该“美白祛斑膏”严重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侵害社会公共利益,2022年1月,新沂市检察院对8名犯罪嫌疑人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据了解,近日,徐州市中级法院驳回该案犯罪嫌疑人的上诉,维持原判,涉案的章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六个月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各处罚金。
一直以来,化妆品汞超标案件层出不穷。去年11月,媒体曾报道过另一起涉及生产、销售汞超标伪劣化妆品的案件。为了规避检查,该案犯罪嫌疑人李某选择将祛斑美白效果不明显,但能通过检测的化妆品做成正品并送检,将汞含量超标,“见效快”的三无产品灌入小样,将二者捆绑销售。
后经法院审理,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范某、李某、吴某有期徒刑七年至二年不等,吴某适用缓刑,并处罚金70万元至20万元不等。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化妆品标准的汞含量不能超过1mg/kg。汞作为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若在化妆品中过量添加,长期使用会出现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甚至导致皮肤癌等严重疾病,并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论是消费者想要达到美白祛痘的效果,还是商家想要建立口碑,获得销量,急功近利往往会误入歧途,细水长流、良性竞争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