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宝洁六赴进博之约,“产品、技术、可持续”三箭齐发

梅子晗
作者 · 2024-11-08
不断挖掘和释放中国市场的“新机遇”。

文 | 梅子晗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宝洁展区以“LifeLab 以创新致未来,以初心致消费者”为主题,连续第六年奔赴进博之约。

本次,宝洁携旗下十大品类、20多个品牌的近百款创新产品重磅亮相,并于11月6日正式举办开幕仪式。

“为中国消费者创造有价值的创新,是宝洁引领品类增长的第一引擎,也是激发消费活力的题中之义。” 在宝洁展区开幕式致辞中,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敏女士指出,“今年是宝洁连续第六年奔赴进博之约,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我们总能在这里感受到中国市场的‘新机遇’。”

1.png

△宝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许敏

另外,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浦东新区三林镇、广州市商务局外资管理处、上海食品安全协会进口化妆品分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相关领导也莅临了本次开幕仪式。

2.png

△嘉宾共同揭幕第七届进博会宝洁展区

从现场来看,宝洁聚焦产品、技术和可持续三大领域,全方面地展示宝洁如何持续提升创新的质量,并携手全行业一同挖掘和释放中国市场的“新机遇”。

01

以消费者为中心

实现产品创新提质

首先,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痛点,宝洁不断地在产品细分领域追求极致。

本次进博会上,中国首发、进博首展的潘婷PRO-V维他命晶莹露是潘婷首款空气感免洗护精华,蕴含潘婷品牌传奇成分PRO- V维他命原B5;碧浪和汰渍均带来中国首发的洗衣免搓粉。而OLAY洞察“抗老产品效果不够根源、成分不够温和、白天无法使用”这三大痛点,全新推出专属亚洲肌肤抗老的淡纹黑管家族,其中的主要产品OLAY淡纹黑管精华,复配“酸A肽”强效抗老成分,有效淡化3区6大纹。

其次,宝洁还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愉悦体验和情感共鸣,回应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的多元需求。如本次进博会首展的舒肤佳新品——净透系列乌木玫瑰香沐浴露,配比5重植物精油,结合“微胶囊爆香技术”,能够做到遇水瞬间爆香,经消费者测试可达24小时持久留香。

此外,国际高端护肤品牌SK-II携匠心打造的致臻奢美LXP匠心系列重磅新品亮相本届进博,富含至高含量与至高浓缩度PITERA™精华。同时,产品还将传统陶瓷修复的技艺之美融入其设计灵感中,向大家展示了时间与美相伴而生的灵感来源。

02

智能探索

让科技成为创新提质提速的“推进器”

宝洁积极投身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将前沿科技视为提升创新质量的“推进器”。本届进博会,宝洁首次设立“智能仪器展示区”,全面展示从消费者测试、产品设计生产到质量监控全流程中,智能技术如何助力创新质量的提升。

在消费者测试方面,OLAY HAPSENSE肤感测试仪(OLAY watch)可将皮肤触感数据化,将护肤品对皮肤影响的分析速度加快多达10倍,极大地提升了研究效率;海飞丝头皮健康检测仪能够高清可视化分析头皮状况,清晰度领先且结果可靠,并借人工智能算法定量分析健康参数;SK - II肌肤光透镜可基于大数据多维分析肌肤,5秒无接触精准捕捉状况等。

这些前沿科技设备,都是宝洁创新产品背后强有力的“推进器”。

3.png

△宝洁“智能仪器展示区”

03

创新向善

持续推动绿色事业

长久以来,宝洁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践行者和倡导者。本届进博会上,宝洁公布了“使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最新进展,并发布三个方面的举措。

首先,宝洁致力于减少运营和供应链对环节的影响。宝洁的“净零2040”目标覆盖了宝洁的整体运营和供应链,并拆解落实到每一个地区、品类和运营部门。在中国,宝洁已经有7家工厂100%使用绿电,所有工厂实现废弃物0填埋。

其次,宝洁帮助消费者减少日常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宝洁通过升级配方、改善产品包装等方式来减少排放,为消费者提供兼顾功效与环保的优质产品。今年多款环保创新产品亮相进博,包括去除炭黑,包装通体可回收的OLAY全新淡纹黑管家族、100%可回收纸盒包装,还有宝洁Versa系列绿色电商包装三品齐发,线下绿色包装“即展”可重复使用PDQ(Products Display Quickly)展示箱全球首秀。

值得一提的是,宝洁所有创新包装均获专利认证,但全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

4.png

△宝洁“环境可持续发展展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贺媛在展会现场曾表示:“今年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五周年。宝洁公司的产品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重要且积极的力量。”未来,宝洁也将继续坚守服务中国消费者的初心,以前沿科技为强劲“推进器”,持续提升创新的质量,为中国消费者更加美好的生活做出贡献。


为钱财夜不能梅女士 OCCUR 冲浪の网虫 Linda
等600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