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从市场大国到工业强国,中国化妆品还要走多远丨工业百强

化妆品报
· 2025-01-13
原创
工业强则国强。

文丨杨敬玲

作为消费品与时尚品类交叉的产品,化妆品不仅具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刚需功能,更承载着人们追求美丽、时尚与健康的诉求及梦想,也因此,加强产品的科技创新,锻造高品质的产品,是化妆品产业的天然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中外化妆品品牌力量的较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模仿者、追赶者到并跑者,再到某些细分领域的领跑者,中国化妆品工业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

国际知名市场分析机构 Mordor Intelligence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按GMV计算,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突破万亿,达到10445.45亿元,其中,国产化妆品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达50.4%,首超国际化妆品品牌。这是一次标志性的“胜利”,也意味着中国化妆品工业发展迈入新的历史纪元。

早在数年前,中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作为名副其实的化妆品消费大国,“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化妆品企业的“必争之地”,并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国际化妆品集团的业绩财报中。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外资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常常占据主导地位,提到化妆品,国内消费者也往往会会倾向于选择外资品牌。但随着国产化妆品的自强不息与突破成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接受并使用国货化妆品。民族品牌的崛起开始挤压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趋势逐渐显现,这不仅说明中国化妆品工业整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国货美妆产品力、品牌力的提升,更与我国的综合国力上升与文化自信密切相关。

我们用了40年时间,终于能够拿出一点“做强”的成绩。2024年底,第十三届化妆品报年会上重磅发布的首份“化妆品(中国)工业百强”榜单,即是对中国化妆品工业进步和发展成果的一大注解。

然而,从化妆品消费大国到化妆品工业强国,中国化妆品工业还要走多远?

商业界历来流传着一个说法:在以“工匠精神”闻名的日本,日本公司品质最好的产品(或产品线、产品版本),比如化妆品、汽车、家用电器等,往往不会选择出口,而是留在日本国内销售。这既是源于日本消费者对本国产品品质的信任,也体现了日本企业对自身工业制造水平的自信。

工业强则国强,这是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包括手机、新能源汽车、化妆品、智能制造在内的中国工业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几代人持续努力的必然结果。未来,创新将是化妆品公司不变的主题,质量仍是化妆品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

过去一年里,胖东来曾多次登上热搜话题,它最被人广为讨论的就是其过硬的产品品质和高水准的服务水平。胖东来每“爆改”一家超市就火一家,并能让这家店“起死回生”,说明当前市场上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仍有可提升的空间,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朴素的商业规律: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端永远都有市场。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早已被写进了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只有不断以“工匠精神”锻造世界品牌,中国制造才能焕发新的活力。目前,中国化妆品工业制造已经步入科技化、功效化、数字化的全新阶段。我们必须看到,对标世界一流水平,中国化妆品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历史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我国最高国家领导人曾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于化妆品行业而言,不断提高化妆品的科技“含金量”,锻造产品品质,加强产品力打造与品牌力建设,是推动中国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做大只要“抄作业”就可以,做强则需要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从做大到做强,考验的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水平和各家企业的硬实力与“真功夫”。

C-Beauty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仅仅只是个开头,未来仍然任重道远。中国化妆品通过不断创新,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但中国还不是化妆品强国。未来,中国化妆品仍要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化战略,向世界化妆品强国迈进。

编辑:邹欣晨

159****5139
等709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