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妆巨头“失守”中国市场


文丨邹青颖
2月12日,日本高丝集团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4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高丝净销售额3227.5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2.71亿元),同比增长7.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6%至173.6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6%至75.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
目前,高丝旗下拥有三大业务部门:化妆品部门、美容部门、其他部门。
其中,化妆品事业部2024年销售额占集团总营收的79%,录得2553.4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0.82亿元),同比增长6.2%;营业利润150.5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12亿元),同比下滑15.8%。
财报显示,尽管黛珂在日本的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亚洲地区的销售额下降,品牌总销售额有所下降。不过,得益于Tarte和澳尔滨的销售额增长,抵消了黛珂销售额的下降。值得一提的是,Trate业绩自2021年以来就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时,由于澳尔滨新产品和现有产品的销量增加,以及Elégance产品向国外游客的强劲销售,澳尔滨的销售额有所增长。
此外,SEKKISE、ONE BYKOSÉ、ESPRIQUE品牌的销售表现良好,使得2024年化妆品部门的高端品类销售额有所增长。
报告期内,美容事业部销售额同比增长12.3%至647.1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62亿元);营业利润6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同比暴增137.3%。
高丝表示,得益于高丝集团子公司KOSÉ Cosmeport株式会社的Softymo、Clear Turn和自营品牌Make Keep Mist的强劲销售,美容部门收入得到稳健增长。
分地区来看,日本地区仍是高丝主要的销售市场,期内销售额增长11.4%至2113.8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2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5%。
集团称,2024年下半年,化妆品市场的销售增长率有所下降,尽管高丝的销售增长速度低于上半年,但下半年的销售增长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北美地区跃升为第二大市场,去年销售额占比19%,同比增长21.1%至620.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34亿元),这主要得益于Tarte销售额的双位数增长,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市场(除日本)成为集团唯一录得业绩下降的地区,期内销售额同比下降23%至406.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22亿元)。
对于中国市场,高丝在财报中直言,“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未见好转迹象,在双11大促中,高丝旗下多数品牌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下滑,且高端品类的销售增长低于中国市场整体的增长水平。为了避免对品牌价值的损害,集团正努力摆脱过度竞争,并根据各渠道的特性转向。”
实际上,自2023年起,高丝在亚洲市场的业绩便开始出现双位数下滑,2023年集团录得销售52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94亿元),同比下滑34.7%;旅游零售渠道26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54亿元)的销售额更是近乎腰斩。
彼时,高丝解释称,“由于中国旅游零售市场消费低迷和福岛核污水排放的影响,导致高丝中国销售额大幅下降。”
据悉,2024年12月,就有消息传出高丝品牌或将在中国进行全国性撤柜,尽管官方未发布相关公告,但根据高丝位于北京、上海、江苏、广西等地多家门店对外的反馈,确有撤柜一事。
更早前,2024年4月,高丝便关闭了运营超14年的天猫旗舰店,并保留高丝天猫海外旗舰店。
基于此,高丝在本期财报中表示,尽管集团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特别是来自中国市场的挑战和汇率波动影响,但高丝将通过调整产品组合、控制成本以及加强品牌建设,在所有业务领域实现盈利增长。
编辑:杨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