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粉扑事件”何以引起轩然大波?


文 | 梅子晗
近期,社交平台上“2元店粉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众多网友晒出自己在各地“2元店”百货超市选购的网红品牌“正品粉扑”“正品瑕疵款粉扑”,这些品牌粉扑套组(通常为2个装)在天猫旗舰店等正规销售渠道的售价大多为20-50元,但同品牌单个粉扑在“2元店”的售价仅为2-6元/个。
△截自小红书
起初,这一事件的网络舆论仅围绕“薅羊毛”展开,但现在风向已逐渐转变成对美妆工具产业链的集体“讨伐”。那么美妆工具这一细分领域是否真如网友所言,正在“收割消费者韭菜”?
01
国货领跑美妆工具市场
从魔镜洞察提供的具体数据来看,包含美容工具、化妆刷、美妆蛋/扑/海绵、美妆工具清洁用品等类目的美妆工具市场,在2025年1月MAT(2024年2月-2025年1月)滚动年期间,在主流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的总销售额达到68.9亿元,销量达3.5亿件,商品均价为19.9元。
其中,美妆蛋/扑/海绵类目2025年1月MAT销售额达7.8亿元,商品均价为20.3元;化妆刷、化妆套刷期内销售额分别为10.7亿元、2.5亿元,商品均价相对更高一些,分别为21.9元、28.3元。
2025年1月MAT,三大主流电商平台TOP10品牌中有8个为国货,仅damah黑魔法、stridex施颜适为外资品牌。其中,尔木萄以11.5%的市占率遥遥领先,滚动年销售额达7.9亿元。
另外,上榜的品牌主营业务以粉扑、洗脸巾、化妆刷为主,商品均价均未超过100元。
具体到商品,过去一年,三大主流电商平台销售额TOP10商品中,尔木萄占4席,是粉扑品类中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价格在33-86元之间。
根据榜单可看出,销售额排名靠前的美妆蛋/扑/海绵类产品多以套盒形式出售。化妆品报查询部分网红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发现,普通粉扑套盒的价格几乎在20-50元不等,也有部分大型套盒价格在百元以上,折算下来此类粉扑价格约为6-27元/个。
值得一提的是,TOP10商品榜单中销量最高的商品是GUOXIAONIU郭小妞品牌一款价格为8.7元的单个包装粉扑,其销量高达292.7万件,远超其他商品。
02
价格体系引发争议
产业平衡被打破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美妆工具已然是一个成熟的品类,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美妆工具市场已逐渐成为国货的舞台,曾经备受争议的外资品牌“天价”美妆蛋早已淡出国人视野。
而现在,在小红书平台检索“粉扑”二字,其中“粉扑好贵”相关词条仍有1万+篇笔记,均是质疑为何“成本不高,售价却不低”。
△截自小红书
从销售数据可看出,粉扑这类美妆工具整体呈现出知名头部品牌价格相对集中(平均为20元/个),第二阶梯品牌价格则略低,多在10元/个左右。
化妆品报采访多位消费者,多数表示能接受20元以下的粉扑产品;部分则表示不会购买高价粉扑,但能够接受价格稍高的粉底刷、化妆刷;也有消费者称“一般不会单独买粉扑,买别的化妆品会送粉扑”。
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类消费者表示,愿意为“好看的粉扑”付出相对较高的价格。在这类消费者眼中,粉扑的收藏性>实用性,使用者可以从中获取情绪价值,这或许也是部分中高价位的粉扑甚至美妆工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2元店中出现的低价头部网红品牌产品无疑是打破了这一微妙的平衡。
诚然,有相关的粉扑品牌方出面澄清,表示“2元粉扑事件”是代工企业以及渠道商暗箱操作,将瑕疵品二次出售额外获利,其售价也无法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也有品牌方补充道,官方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是正品研发成本高、持有专利技术等。但更多品牌选择避而不谈、直接收回产品,这也让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
“2元粉扑事件”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价格不公的抗议,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他们对美妆行业内长期信息不对称的不满。
一时间,品牌价格失调、产品毛利高,消费者声称被“背刺”,代工厂与渠道商暗中盈利,让这一事件演变成了网友口中的“粉扑事变”。
如今,美妆工具乃至整个化妆品行业已经站在了价值重构的十字路口。消费者用2元粉扑投出的“不信任票”,实则是倒逼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价值创造。此时,唯有加大监管力度,创造更加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倾听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品牌争夺中拿回“信任”的一票。
编辑:杨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