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撤柜后,又一高端品牌涨价


文丨邹青颖
昨日(4月1日),根据黛珂官网,因全球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品牌将自2025年6月1日起调整产品价格,新价格于6月1日上午9点在官方网上精品店实施。由于价格调整,黛珂网上精品店将在5月31日18:00-6月1日8:59期间暂时关闭。
△截自黛珂官网
通告显示,黛珂品牌总计对旗下172款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覆盖护肤、彩妆、底妆、防晒、香水、个护品类,涨价金额约550日元-1100日元不等(约合人民币26.8元-53.6元),多数产品涨价幅度约在3.3%-5%之间。其中,涨价金额最高的产品是AQ Melority密集霜,由132000日元涨价至137500日元(约合人民币6428.4元、6696.3元),涨价5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67.9元)。
今年开年,多个国际美妆品牌已开启新一轮涨价,包括资生堂、希思黎、爱马仕美妆线、香奈儿美妆线、LVMH旗下纪梵希、科蒂旗下GUCCI香水及彩妆产品、欧莱雅集团旗下兰蔻、碧欧泉、赫莲娜等。
实际上,外资大牌涨价早已屡见不鲜。就雅诗兰黛集团而言,自2012年以来涨价超过10次,近几年的涨价频率也有上升迹象。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7月以来,4年时间,雅诗兰黛已经前后涨价8次,平均一年两次。
品牌频频涨价的背后,反映了其在当前美妆市场大环境下面临的增长困境。一方面,从最普遍提及的涨价原因来看,原料、国际物流及仓储等成本上升,导致品牌运营成本受到显著影响。而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保证利润、应对业绩压力,尤其是在中国、亚洲市场出现营收失速、业绩疲软,涨价已成为国际美妆大牌的惯用手段。
就黛珂而言,今年3月,不少国内黛珂柜员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其所任职的黛珂专柜将撤柜。彼时,“全国撤柜一半”“只留下一线城市的品牌专柜”等传闻接连出现。有媒体报道称,黛珂确有在进行线下专柜调整,重庆、长春、武汉、西安、厦门、宁波等地部分商场的黛珂专柜将关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还有消息传出黛珂所属母公司高丝集团旗下高丝品牌或将在中国进行全国性撤柜,尽管官方未发布相关公告,但根据高丝位于北京、上海、江苏、广西等地多家门店对外的反馈,确有撤柜一事。更早前,2024年4月,高丝便关闭了运营超14年的天猫旗舰店,并保留高丝天猫海外旗舰店。
根据高丝集团发布的最新财报(截至12月31日的2024年全年业绩),亚洲市场(除日本)是集团唯一录得业绩下降的地区,期内销售额同比下降23%至406.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8亿元)。
彼时,高丝就中国市场表现坦言,“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未见好转迹象,在双11大促中,高丝旗下多数品牌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下滑,且高端品类的销售增长低于中国市场整体的增长水平。为了避免对品牌价值的损害,集团正努力摆脱过度竞争,并根据各渠道的特性转向。”
同时,高丝还在财报中指出,尽管集团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特别是来自中国市场的挑战和汇率波动影响,但高丝将通过调整产品组合、控制成本以及加强品牌建设,在所有业务领域实现盈利增长。
可以说,黛珂此次涨价或是高丝集团应对经济周期、抵消增长压力的策略之一。然而,在全民追求性价比的氛围下,消费者对于价格会更加敏感,涨价或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寻求可持续盈利增长的经营战略,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是各美妆巨头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夯实其优势地位的重点。
编辑:邹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