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大换血/战略调整,蛰伏期的华熙生物如何破局?


文丨邹青颖
昨日(4月10日),华熙生物公布了2024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4年,华熙生物实现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59%。
01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为唯一下滑板块
医美业务正成为新增长点
目前,华熙生物业务分四大板块,分别为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食品业务)。
具体来看,2024年,公司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其中,国际市场原料营收同比增长17.65%至6.08亿元,占公司原料业务销售收入的49.19%,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销售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同比增长均超过20%。
毛利率方面,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达87.56%,仍保持稳定且居于行业较高水平。期内,公司透明质酸创新产品及其他生物活性物销售收入稳步提升,占比超过16%。
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2.0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
华熙生物指出,公司医美业务的变革效果显著,销售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期内,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3.57%。其中公司差异化优势品类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覆盖机构数量超5000家;公司坚持产品家族化组合应用,润致填充剂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覆盖机构数量超过3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虽仍为华熙生物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占比47.92%,但在2024年,该业务板块却是唯一录得下滑的板块,同比下降31.62%至25.69亿元。
自2023年以来,华熙生物主动对消费品相关业务开展变革。目前公司已将“个人健康消费品事业线”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线”,旨在从基础生物学前沿研究出发,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将科研创新转化为消费品级别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公司在团队能力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对部分品牌重新梳理品牌定位,并对各大品牌升级产品体系,深化以大单品为核心的品类体系。其中,润百颜、夸迪品牌保持并深化原本的品牌定位,分别聚焦修护赛道和抗老赛道;BM肌活、米蓓尔品牌定位则发生变化,分别升级为“专注细胞代谢及调控的护肤品牌”“专注皮肤神经免疫学的受损肌肤护理品牌”。
当然,变革往往伴随着阵痛。也是自2023年,华熙生物的业绩开始出现波动。化妆品报梳理了华熙生物自2019年上市后,公司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销售表现:2019年-2021年,该业务营收分别为6.34亿元、13.46亿元、33.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12%、147%,连续三年营收增速超过100%,到2021年,该业务已贡献营收近七成收入;2022年,该业务增长放缓,同比增长39%至46.07亿元;2023年,该业务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18%至37.57亿元,同时占公司主营收入的比例也由2022年72.45%的最高比例跌至61.84%,而到了2024年,这一占比下降至不到50%。
02
业绩承压
“自救”进行时
2024年可以说是华熙生物改革元年。这一年,公司启动了包括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指标与绩效体系变革、推动企业数智化等多个变革项目。
华熙生物在财报中指出,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成果承压,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第一,公司在推进管理变革项目的过程中,涉及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7000万元,影响了短期损益。
第二,公司加大对长期性、战略性、前置性的投入,包括推进供应链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落地包括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产能布局,相关费用增加超过1亿元。
第三,公司加大了在创新业务领域的投入,如再生医学、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等,相关费用投入超过1亿元。
第四,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约1.89亿元。
不久前(3月19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宣布对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进行调整,刘爱华、徐桂欣与栾依峥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不再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序列;同时根据经营管理需要,聘任新的高级管理人员,现任公司财务总监汪卉、现任公司全球供应链平台执行主任相茂功担任副总经理职务。
这是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自3月初发起“自救式反腐”后,正式公布的首次组织调整。可以说,在存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华熙生物正在经历管理与转型上的阵痛。
除人事调整外,业务上,华熙生物正持续加速对医美领域的布局。目前,公司医美业务已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期内该业务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板块。
去年10月,华熙生物发布了“润致·格格”系列与“润致·斐然”两款针剂新品,分别针对颈部抗衰和唇部美容。公司在财报中透露,期内“润致·格格”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有望为公司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目前,华熙生物医美机构覆盖数量达7000家,同比增长超过30%。
业务布局方面,华熙生物也不再局限于透明质酸这一传统优势领域,而是借助合成生物技术,积极拓展至重组胶原蛋白等新兴领域,进一步丰富其生物活性物的产品矩阵。
目前,公司深入研究GABA、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对人体皮肤的功效,同时开发一系列针对皮肤屏障受损、抗衰老、油性皮肤等不同皮肤问题的护肤品牌,包括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等,不断优化业务组合,以提升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总的来说,华熙生物正经历战略性调整,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虽带来了短期的业绩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杨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