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对档口夫妻开始做“网红”


文丨欧圆圆
成都的荷花池,在西南商贸江湖里,算得上是个“老码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荷花池市场从一片露天摊点起家,渐渐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百货批发市场。《道金牛》(2019)在介绍“荷花池”时第一句便是“成都荷花池,远近闻名。”可以说,成都人过日子,多少都和荷花池市场沾点关系。
经年过去,站在荷花池市场的北站东二路,美妆批发档口占据了小半条街,而成都千百色美妆(下称“千百色”)以亮白Logo和白色门头出现在眼前。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档口,扩建至占有九个档口面积的“千百色”;从寥寥几个产品到上万SKU,白手起家的成都千百色美妆主理人吴光明、黄燕珊(明明姐夫&san珊姐)做对了什么?
△成都千百色美妆主理人 吴光明、黄燕珊夫妇
01
从“小生意”做起
2006年,囿于资金和货品资源有限,吴光明、黄燕珊夫妇在美妆创业初期因租不起当时热门的档口,只能采取最原始的代销模式,而品类则是单一的头部护理类产品。
“那时候就是自己到广州找厂家进货,不讲究品牌,进的货要便宜、好卖,所以就做了头部洗护产品。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一开始我们只能拿些焗油膏产品放在市场里,让其他档口帮忙卖,卖出去再结账。”吴光明回忆道。
成本3.5元一瓶的焗油膏,是吴光明、黄燕珊用来积累创业资金的第一个选择,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这是没有选择之下的“选品”结果。而站在2009年回望,这种“轻资产”模式让这对夫妇用最少的资金撬动了生意,积累了第一批客户和资金。
△千百色的第一家档口
2009年,攒下第一桶金的夫妇二人,用所有积蓄盘下了人生中第一个档口,使用面积仅为10㎡——这次投入也意味着生意又陷入资金不足的局面——因此,对于第一家档口的货品安排,负责选品的吴光明策略很简单:低单价、快周转。
△第一个档口扩建后的店
“我们还是做焗油膏、弹力素、啫喱膏这些发用品,然后搭着卖一些汽车香水座。”好卖、有利润空间,仍是吴光明在彼时进货的核心想法。
提起同时销售这两个品类的原因,吴光明解释道:“汽车香水座虽然是玻璃制品,和美妆不搭界,但当时流行这个,周转快,我们就做。客户来了,我们顺带着说一下,这摆着也好看,很多客户也就跟着进一些货了。”
这样的经营模式又持续了两年,在2011年,经过5年的代销和小档口经营,夫妇二人迎来了自己“代理”生涯的开始,开始与厂家建立正式的代理关系,千百色也开始走上“正轨”。
“第一批代理的品牌都是广州的小厂货,没什么知名度,但品质不错。”吴光明记得,首批代理拿货需要打款3-5万元,这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笔巨款。
“珊珊姐那时候又做会计,又统计货,还和客户沟通,她手工记账,今天赚100多,明天赚200多,我俩就觉得挺满足。第一家档口到第二家档口是我们最重要的时刻。”吴光明笑着说。而黄燕珊同样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保持乐观,只要踏实、方向对,总会越来越好。”
正是这种稳扎稳打和乐观的经营态度,让千百色在荷花池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2
只做独家代理
随着生意规模扩大,吴光明逐渐形成了清晰的经营策略:与时俱进下,专注独家代理、专注发展期的国货品牌。
“我们现在代理的30多个品牌,都是国货小众品牌,其中80%是由3个长期合作的厂家提供的。”吴光明介绍说。自2011年引入代理品牌以来,千百色始终保持着一年引入1-2个新品牌的频率,并及时更新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而这也成为千百色发展的核心优势。
极其严格的选品标准为前端代理业务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千百色的档口规模已扩至9个档口,而地点则是第一家档口的位置延展。目前档口内的品类涉及护肤、香氛、彩妆、彩妆工具、家居洗护等,而核心品类护肤和彩妆占到60%。其面向的客群覆盖婴童、青少年、成年人等大部分年龄段,店内SKU高达10000+。
△千百色店内部分婴童洗护品
对此,负责与客户对接的黄燕珊总结道:“当客户来到我们店里,我们常常就说,‘从头到脚’的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选完,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之后我们也会继续扩充我们的条码。”
吴光明这样概括选取代理品牌的标准:“第一看品质,第二看颜值,第三看与厂家长期合作的情况。”他举例说,“有些品牌包装很漂亮,但品质不行,我们坚决不做;有些小厂供应链不稳定,我们也不碰。”
△千百色代理品牌晓美、VK
从货品定位上看,千百色代理的品牌,主打给门店提供利润的产品,高品质、高颜值、高复购的美妆产品。而这种定位,也正是基于代理商与客户的关系——代理商要保证客户的利益,增强客户对品牌和他们的信任。
在空间布置上,千百色也别出心裁,展现出“精致”的吸引力。
当化妆品报走进千百色,位于外间的店主要模拟“零售店”的观感进行布局,客户来此就像踏入了一个购买的展示区。店内色调很明亮,主打白金、黑金的轻奢质感,店中六个展柜分别精心摆放着香水香氛产品、儿童护肤与防晒、其代理的核心产品“朵本自然”的芦荟类产品和多个护肤套盒。
而位于后面的千百色门头则是黑底白字,面积占据4个档口,要小于前店。
其中摆放的产品主要是彩妆工具、唇部产品和隔离等多SKU的产品,堆头则展示了多个品牌的唇釉系列、护手霜系列等。
△千百色部分货品陈列
坚持独家代理不仅意味着和厂家更深入的合作,还意味着和客户更紧密的连接。
“我们和厂家不只是买卖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吴光明和黄燕珊会把终端市场的反馈第一时间给到厂家,帮助产品迭代升级。同时他们也会做好对客户的服务,从前期品牌产品的选品服务、场景化陈列到中期培训与终端服务,再到后期的反馈整改,千百色团队都会常常线下追踪,总结销售情况。而这种良性互动,让合作越来越紧密。
从渠道上看,在千百色的销售网点中,传统CS渠道占70%,新零售渠道则占30%。吴光明认为,线下渠道才是代理商发挥人与人之间“沟通”与“服务”所长之处,为此,他放弃了开发网上下订单的小程序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更用心的服务——为深度合作客户提供从选品到上架销售及售后的全流程服务,以及定期回访散客的情况。
而面对线上销售套装、大促减价等活动的影响,吴光明表示,千百色将深耕CS渠道,严格控价。在他看来,“破价”并不利于品牌长期的发展,因此其运营的品牌不会参与减价活动,也不会涉及线上渠道。“我们坚决不做损伤客户利益的事,也不希望消费者因价格而对品牌失望。”
03
做美妆代理行业的“网红”
目前,算上仍在一线工作的吴光明和黄燕珊,千百色团队一共有15人。其中,吴光明负责选品和品牌合作,黄燕珊则负责客户对接与销售。团队中有4位十年以上的员工,6名五年以上员工。在管理上,比起让员工承担硬性KPI,夫妇二人更注重团队共同进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吴光明认为,代理商的竞争力在于其综合能力的大小,这包括选品、服务、团队等,而团队是服务的关键一环。他们的团队流动率低,能够做到稳定提供优质服务,并以诚信为本。“我们的底线就是绝对不做伤害客户的事情,始终以诚信为本,我们的团队可以没有KPI,但对客户的投诉一定‘零容忍’。”
而在2024年8月,这个小团队迎来了新的业务改变,吴光明在一个朋友的鼓励下,大胆尝试拍起了短视频,打造夫妻IP“明明夫妇”与“san珊姐”。
△“明明夫妇”与“san珊姐”视频号
“我们没搞什么高大上的内容,就是记录日常,比如怎么选品、怎么和客户沟通、我们做这个行业的心得等等。”吴光明介绍说。
而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反而吸引了很多同行和终端店老板的关注。看到效果不错,他决定加大投入,在公司组建了一个专业的拍摄剪辑团队,并签约了一家自媒体公司做内容优化。吴光明一直坚信:“专业的事要给专业的人做。”
对于决定去做的事,吴光明和黄燕珊从不含糊,一切都自己先报课学习,再确定怎么做,这点团队上下都一致。曾经,千百色团队还关店三天,到外地学习如何运营品牌。
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步,他们走对了。短视频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品牌曝光度和客户信任度的提升。
吴光明说,个人IP让客户能够提前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和预期,而这些不错的印象在见面后的沟通中能够被强化,就能让客户记住你。
不过,他并不指望靠短视频直接卖货。在他看来,短视频的作用是建立信任,让潜在客户更了解他们夫妻和千百色商业模式。代理的核心还是“人和人”,这个是无法被替代的。
事实上,千百色的发展没有惊心动魄的转折,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从自行车拖货到拥有4000多家网点,他们始终遵循着最朴素的生意经:小步快跑、深耕细作、与时俱进。
编辑:杨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