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行在新疆⑩丨化妆品店为什么需要利他思维

李硕|记者|2019-06-27 15:56:26
原创
从“诚和”到“色乐薇”,店铺改名的背后,体现的不仅是门店经营思路的调整,更是对刘昱希利他思维的最佳注解。

*本文系化妆品报中国行·行在新疆系列报道之一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硕

历经了22个年头后,去年秋天,刘昱希把她化妆连锁店的名字从“诚和”换成了“C'EAT LA VIE·色乐薇”。“诚信为本,和气生财,原名‘诚和’更多的是经营理念的外显,而新名‘色乐薇’法语意为生活就是如此,它是一种轻松和愉悦品牌态度的传导”,刘昱希说。与过去强调经营“道德律”相比,如今的刘昱希更想借名字传达店铺态度,而这种沟通方式的转变在店铺改名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微信图片_20190725155140.jpg

△色乐薇美妆连锁总经理刘昱希

重建购物场景 传递轻松愉悦的品牌态度

从去年开始,刘昱希花了一年时间重构店铺形象。为了优化顾客体验,实现场景化陈列,她放弃了过去密集的货架和拥挤的货品陈列方式。她将门店主色调更换为灰色,把防晒霜安插进沙滩模具,将护肤品摆进复古容器。

“从货场调整到店员的言行举止,色乐薇要让顾客感受到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在《化妆品报》报道团队的采访结束后,刘昱希马上就要与设计公司对接新店方案,“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具有颠覆性的网红店,进而更好地接近年轻消费者。”在刘昱希眼中,想让店铺别具一格,规避同质化,就要有试错的勇气。

刘昱希不想让自己的店铺成为一个生硬的买卖场所,无论是在100平方米的大店,还是30平方米的小型店铺,色乐薇都准备了红枣枸杞茶待客,让每一个顾客可以坐下来喝一杯茶。“在别的店我买了东西店员就高兴,不买就掉脸,但你们店始终都让我有种被尊重的感觉”,一位顾客和刘昱希聊天时曾如是说。

“我想要顾客进入店铺后能够释放工作和生活压力,像享受星期天一样随便逛逛,随心挑选”,刘昱希谈到,在未来的服务业,唯有真心才能把事情办成。专家型的消费者已经倒逼着品牌方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相应的,“品质阈值”提升后的顾客也会要求门店提供更人性化、更专业的服务。

零售服务中的利他思维

在旧观念里,店铺把货品卖出去就好,但如今顾客想要的变多了。前些年,客人进店后,店员会问“您需要什么”之类的封闭型问题,但如今,刘昱希鼓励店员们更多地提出如“我能为您做什么”、“你想解决皮肤上的哪些问题”等开放型问题,引导顾客与店员深入交谈。

有观点认为,在零售服务业中,利他就是更好地利己,顾客黏性和引流拉新的实现都是在真诚互动的基础上达成的。“利他思维要求我们从顾客出发,以顾客的意愿和需求为中心”,刘昱希认为店员在和顾客交流时,不能只讲的产品的好,应在认真考量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顾客想到的我们要做到,顾客没想到的我们要想到,不断给顾客创造惊喜。”在她的认知中,优质服务没有条条框框,只能通过领导者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让员工们发自内心地去感知。

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店铺客单价的提升源于连带率,而高连带率依赖于服务的专业度。“营销手段只是锦上添花,而专业服务则是雪中送炭。”刘昱希认为,每一个顾客进店是来解决问题的,因此在接待顾客时她要求店员不能先说营销方案。例如,色乐薇会给顾客提供项目式的体验,但在体验过程中导购不会向顾客推销任何产品,他们认为只要专心做好服务,把焦点放在给顾客做出效果上,销售自然会水到渠成。

零售服务业讲求“道术并进”,刘昱希认为在工作中服务者的德行是第一位的。她会亲自为新员工讲授入职的第一节培训课,让“缔造美、传播美”的使命和价值观得到员工认同,她鼓励员工们定下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学习对象,并在督导和店长的协同下,为新员工提供长期的职业和规划指导。

微信图片_20190725155147.jpg

“轻奢、快时尚是色乐薇的定位,这种定位来源于我们独特的企业基因”,刘昱希在谈到色乐薇时更倾向于称其为企业而不是公司,在作出决策调整时,她更多地秉持着企业家思维而非商人思维。这种“知行合一”同时体现在色乐薇的选品策略上,在做决策前刘昱希会亲自评测护肤品的品质,她欣赏那些把更多资金投入在研发和生产,而不是广告营销上的品牌。

产品是能够代表生活方式、身份认同以及审美观的,如今的消费者需要产品具有体验感和价值感,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18年时我们还认为主流消费群体是80后,2019年我们分析后台消费数据后发现,90后成为了主流,回店次数和贡献值在增加。”敏锐的刘昱希及时调整了货品结构,调高了时尚爆品和彩妆的比重,她将此类货品的采购权交给了公司里的年轻人,努力做到每个月上新,每个月调整。

众所周知,彩妆对人的改变是立竿见影的,但护肤品出效果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刘昱希认为护肤品属于顾客达到了一定信任度才会持续购买的品类,因为护肤品需要专业度的支撑,正因如此,也只有这些品类才能帮助店铺和顾客建立起高黏性的稳定客群,使店铺在专业和服务的加持下长久地走下去。

在新疆,一家化妆品店的成长需要具备如骆驼草般顽强的生命力,从1996年在昌吉的一家店,到如今分布新疆多地的23家店铺,讲求知行合一的刘昱希用了23年时间。如今,她正着力于沉淀品牌文化,扎实修炼内功,并对开放加盟持谨慎态度,“我是一个偏保守的经营者,当我不确定这个模式是否能做好时,我不会盲目跃进,这也是对彼此的负责。”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