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江梦茜
受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务院宣布延长春节假期,但这个超长的“假期”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焦虑与不安。但随着各地政府强有力的管控措施落地,除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以外,各省市陆续迈出复工的脚步。
2月16日,浙江义乌,负责外出接送企业员工的大巴从市政府大院驶出,分别前往云南红河、贵州毕节、安徽濉溪等地。义乌一企业老板介绍,厂里500多名员工,80%-90%来自贵州,“年前已经接到2000多万元订单,有个18万多美元的订单,3月底要交货。”
复工形势紧急,从这则来自新京报的消息可以窥见一斑。但受人员流动受限、复工程序繁杂、物流运输中断等因素的制约下,想要全面复工并不容易。
复工第一步,从复工审批开始。
据益邦供应链介绍,针对化妆品客户的运营工作,自1月31日就已经开始复工。
因为供应链的复苏涉及全国多个区域,对于益邦供应链来说,复工申请流程根据各地政策也有所不同。最快的申请是提交复工材料后3个工作日得到批复。但也有的地区管控严格流程复杂,个别复工材料的开具申请难度也比较大,花费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才通过复工申请。
保障到岗
复工申请通过后,企业面临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受疫情影响的到岗率。
益邦供应链介绍,负责运作化妆品项目的仓库,除管控严格的特殊地区外,其他区域在1月31日前就做好了复工准备,复工当天部分仓库的复工人员在50%以上。
“因交通管控及地区要求, 部分返岗人员或无法乘坐公共交通,或无法开具隔离解除证明,导致难以正常到岗开展工作,甚至无法返回住处,只能临时住在活动区域有限的仓库或货车里。”随着时间推移,到岗率也在逐渐提高,益邦供应链争取能够早日恢复原本的效能。
除了供应链端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同样面临员工返厂的挑战。
据了解,在2月5日,位于昆明的薇诺娜也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延期复工工作流程,建立员工复厂前健康登记台账,追溯近19日行程,排查疑似或高危疫情传播者。
自2月10日复工后,薇诺娜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以及其他地区返昆的员工分别实行在昆明驻地自行隔离14天及7天的管理规定,在隔离期结束经体温测量正常后才能进厂复工。截至目前,返岗员工已达到近75%,公司生产经营逐步恢复。
确保安全
员工到岗后,如何保障每一位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个企业关心的重点。
“目前哈尔滨也是高危城市,魅丽会均开设在广场,所以至今为止均未开业,全部闭店中。”开设在哈尔滨的百强连锁魅丽会总经理李敏告诉记者,考虑到员工及其家人的健康安全,除物流部符合复工标准的同事在物流仓复工以外,其他员工全部采取线上复工模式,财务必须到公司的情况均开私家车或公司安排车接送,不乘坐公共车辆。
为了保障员工健康, 薇诺娜统一发放口罩,进行每日两次体温测量,员工分桌分餐,使用一次性餐具,并推行居家办公的弹性工作制,同时减少会议,改为视频及语音会议方式进行。
益邦供应链则对所有员工的健康情况与人员接触信息进行了整体统计,健康情况良好且能到岗的员工才安排返工,并积极配合办公园区与仓库的防疫管理工作。同时,益邦供应链也要求在员工配送过程中减少人员接触,防止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
为了保证返岗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益邦供应链积极统一采购口罩等必备的防疫物资,但由于疫情防护物资在市面上供不应求,尝试了不少办法,克服困难才及时采购到这些物资。
等待物流
经历了复工审批、员工到岗以及确保员工安全无忧后,想要恢复生产经营,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物流。
据益邦供应链介绍,由于物流公司在各地都有营运中心,而因为各地政策不同,部分地区仍未复工,从而导致部分货流中断。此外,即使获得复工单,也会在运输过程中遇到车辆和货物无法出入通行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配送时效。
在百强连锁魅丽会微信官方旗舰店可以看到线上秒杀活动正在进行中,魅丽会的店员们也积极利用线下门店积累的“私域流量”组建秒杀微信群,发布活动公告。
对于魅丽会在疫情期间线上销售的成绩,总经理李敏表示较为满意,但目前发货速度跟不上销售也是新的问题。在魅丽会官方旗舰店可以看到,商品将在物流恢复后发出的提示醒目。
与李敏有同样感受的是芭贝拉线下总代杭州金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艳。在她看来,办公形式不会影响工作效率,但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物流。张晓艳以朋友的店铺举例,她介绍该店铺一场直播当天做了20多万的销售额,但由于货品没办法发货,再做第二场就没有首场效果好。
哈尔你兰格玛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刚告诉记者,他们也在物流发货上遇到了“尴尬”。在兰格玛代理的产品中有疫情中急需的清洁消毒类产品,但由于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快递发货,公司产品从发货到门店收货也失去了时效。
不仅是门店与代理商,需要大量物资运转的工厂也亟待物流的全面恢复。全丽总经理方祥铭告诉记者,目前全丽工厂已经进入复工状态,但由于人员流动受限,尚不能全部复工,且物流方面受无法接收与输送外地的材料、货物影响,目前仅有约30%的产能恢复。
面对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没有人能毫不畏惧,但比起病毒本身,人们更怕的是应对病魔的束手无策与生活的停滞不前。全面复工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个体都抱着复工即是负责的心态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我们相信在聚沙成塔的努力后,复工引擎终将重新加速,全面复工并不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