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杨敬玲
最近,“港独事件”余音未了,一批国际品牌或企业也因沸沸扬扬的“港独事件”而将自己置于舆论风口。
其中,范思哲(Versace)、蔻驰(Coach)、纪梵希(Givenchy)就是在品牌T恤上公然将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列为“国家”,遭到了网友的强烈谴责。
△从左至右分别为范思哲T恤、蔻驰T恤、纪梵希T恤
事件一经曝光,杨幂、刘雯、易烊千玺三位明星代言人均在第一时间宣布分别与范思哲、蔻驰、纪梵希解约,停止与相应品牌的合作。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包括雅诗兰黛、馥蕾诗、亚瑟士、欧舒丹等更多的国际品牌以及国际企业也被网友扒出有过类似的“踩线”行为。此前,包括杜嘉班纳辱华、兰蔻启用港独艺人等也曾“踩雷”中国版图。
尽管“踩雷”的企业大多发布了道歉声明,更改官网或地图信息或下架了相关产品,但部分网友仍然不买账。因为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在这种原则问题上犯错,事关中国领土主权,不应该轻易原谅。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企业到底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如果说是无心之失,连小学生都知道台湾、香港、澳门属于中国的事实,这些纷纷“踩雷”的国际企业却不知道?或者说他们并不清楚该如何正确标注相关信息?而且关于国际品牌将港澳台与中国并列显示而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报道也不止一次,缘何这些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的国际企业却不重视?外资企业进驻中国市场其主要目的是做生意,如果是故意为之,想必各个企业深知挑战中国主权和法律底线的严重性。
在此,我们也呼吁和警示所有在中国做生意的国际企业,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的那样,“如果真有善意和敬畏之心,就不应动辄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如果真在汲取教训,就不应该‘排队’似的在港澳台问题上乱做文章。在中国做生意,就得遵守中国法律,这是原则问题。”
众所周知,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市场,欢迎更多的外资企业进驻中国市场。而且,诸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排兵布阵,不仅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产品,增强了中国市场的活力,促进了本土企业创新。尤其是就中国化妆品市场而言,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青睐外资高端美妆品牌。
中国市场是一个大市场,不是一个小池塘。外资品牌也深知布局和耕耘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事实上,很多奢侈品品牌和众多国际大牌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消费者,也是理性的消费者。尤其是在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中国,一个点也不能少。无论多么高冷的国际大牌,一旦被发现在 “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有着暧昧不清甚至公然侵犯我国主权的标示和行为,都将被中国消费者抛弃。
不管是品牌“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也不管品牌是道歉、下架、整改甚至“甩锅”给设计师,一旦涉嫌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国际品牌,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声誉将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多年建立的品牌形象很可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进入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必须要去学习、研究、了解并尊重这个国家的法律、风俗。这是国际企业及品牌应该具备的基本操守,更是国际品牌们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必修课”。在此,我们也郑重地给所有外资企业上一课:
1、不得将香港、澳门、台湾与中国并列提及,如“中港”“中澳”等。
2、 “台湾”与“祖国大陆(或‘大陆’)”为对应概念,“香港、澳门”与“内地”为对应概念,不得弄混。
3、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在任何文字、地图、图表中都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其称作“国家”。尤其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名称连用时,应格外注意不要漏写“(国家)和地区”字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些欲在中国市场有所建树的国际品牌们,希望能从此次“T恤门事件”中得到警醒: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在中国做生意不容挑战的底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