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毛洪
十多年前,一批南方人到北方开起了化妆品店,他们的店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叫“南方化妆品”,分布在吉林省各个区域,但彼此间并无交集。
早年间,南方化妆品店占据了吉林化妆品市场的庞大份额,长春市农安县的南方化妆品城就是其中之一。其总经理李佰近告诉记者,“十年前,只要开招商会或者订货会,有60%都是南方系,但随着纷纷转行和掌门人退出,如今,南方系已寥寥无几。”
目前,在吉林市场立有一席之地的南方化妆品店屈指可数,店铺规模大多在2-3家,且经营困难。农安南方化妆城是为数不多稍具规模的南方系之一,一共有5家店铺,分布在农安县城的商圈街边。
农安县,是一个四、五线小县城,在这个以农业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约70%左右的县城,天气便决定了大部分人的收入。
在电商渠道, “下沉市场”和“小镇青年”成了各大美妆品牌的增量市场。电商给“下沉市场”打开了一扇门,但同时也给线下实体门店关闭了一扇窗。对于线下门店来说,要想在稳定客流的同时维持利润实属不易。
那么,是否就意味着现在县城店已经没有生意了呢? “生意还是有的做,但是现在很矛盾,你只要下调毛利,人流量就能上来,但下调之后,你会发现没有钱赚。”面对这种困扰,李佰近左右为难。人流量和利润,现在只能二选一。
调整品牌架构,平衡店铺毛利
李佰近坦言,目前县城店生意下滑还是跟电商渠道的分流有很大关系,“线下给品牌铺垫市场,树立形象,好不容易把品牌市场打开,实体店价格定在7.5折,品牌在线上经常五折销售,有时线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实体渠道的进货价。”
由于顾客的成交最终还是取决于价格,现在做活动都会参照线上的标准,加上近年来各类成本的不断攀升,利润下滑严重,李佰近放弃了不少与主流品牌的合作机会。
面对现实困境,李佰近的南方化妆城不得不从选品上做出调整,以平衡门店的利润。目前,其店铺SKU已经精简到1000多个,虽然在精简SKU,但在李佰近看来,SKU还是越多越好,前提是SKU必须有效。
他告诉记者,彩妆是最容易产生无效条码的品类。李佰近举例说道:以某品牌推出的礼包为例,口红30种颜色,好卖的色号最多12个。按照品牌的不可挑选政策,一个礼包不赚反亏。后来,李佰近再也没有进礼包类货品,只挑选一些好卖的产品及品类。
为了平衡店铺毛利,李佰近也开始寻找一些新路子,比如通过一些毛利较高的产品和一些小品类做利润平衡。目前店内护肤品销售占比达40%,主营品牌有自然堂、珀莱雅以及雪姿兰,但不少国产品牌业绩下滑严重。另外,除了一些市面上较火的产品如薏仁水、悦诗风吟洗面奶、蓓昂斯卸妆水外,一些低价小品类和小彩妆也是店里的引流品,其在店销售情况也较好。为了找寻更多有利润又备受消费者喜欢的美妆,李佰近近两年也不得不亲自跑起了美博会。
店铺差异化管理,主抓下沉客户
目前,李佰近的南方化妆城一共拥有5家店铺,分布在县城商圈周围,面积最小店有70平方米,最大达240平方米 。从2004年开出第一家店铺以来,已经过去15年。面对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变化,李佰近执掌的南方化妆城也在顺势变化。
在李佰近看来,面对顾客分流,门店必须去挖掘剩余消费者的价值。南方化妆城的选择的方式就是将消费者分层,打造不同的店铺类型。按店铺定位,李佰近将自己的店铺分为主打进口品、体验和品牌三种类型。目前,客单价可达70-100元。李佰近正寻思着继续挖掘下沉客户,将原本客单价在100元左右的店铺客单价降至70元,从而提升客流。
在李佰近看来,只有找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通过产品和消费者链接,让顾客对店铺产生一定的忠诚度,才能产生回购。对于县城店来说,店铺信誉和客情十分重要。
对于未来,李佰近没有太多的计划,养活现有员工,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3个点的毛利,长远走下去便是其最大的期望。同时,对于品牌市场价格管控,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期许,“再好的东西,带来不了利润,也没人愿意合作,做生意还是需要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