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张勇卸任淘宝/天猫董事长,女性领袖戴珊接棒

李跃跃|资深记者|2022-04-26 09:38:53
转载
早在今年1月,淘宝和天猫合并,戴珊的“第一把火”就已经烧过了,如今正式接棒张勇这将给化妆品行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跃跃

日前,网传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从张勇(花名“逍遥子”)变更为戴珊(花名“苏荃”);财务董事更新为李发光。此外,阿里巴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董事已经由武卫更新为徐宏。对此,天猫相关负责人仅表示消息有误,却并未做更多说明。

但事实上,“逍遥子”在职位上的变动,最早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今年1月初,张勇就辞任了微博董事,接任者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而戴珊更是从去年底开始便接手淘宝、天猫核心业务,大举改革。那么,张勇此次放手淘宝、天猫,是否意味着他将要淡出阿里?首位女性领导人戴珊的上任,又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新变化?

曾经的“双十一之父”,影响化妆品零售生态

公开资料显示,70后张勇2007年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淘宝网首席财务官,随后相继出任淘宝网首席运营官兼淘宝商城总经理、天猫总裁、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又在2015年成为阿里巴巴第三任CEO,2019年接替马云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一把手”。

在张勇的履历中,“缔造双11并将其打造成为现象级的商业盛事”可谓是其过往生涯最辉煌的一笔。这其中,天猫、天猫美妆分别领跑B2C网络零售市场以及美妆B2C行业,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双11不仅成为美妆行业的商业盛事,而且打破行业既定的价格体系,创造了全新的零售生态。

以天猫美妆为例,天猫美妆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发展历程。以2012年宝洁集团带着高端美妆品牌入驻天猫为起始点,随后雅诗兰黛、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LG和资生堂,以及 LVMH 集团等都带着高端美妆品牌入驻天猫。去年双11,天猫美妆再创新高,双11全周期,3个品牌成交超20亿元(雅诗兰黛、欧莱雅、兰蔻),5个品牌成交超10亿元(The history whoo 后、资生堂、薇诺娜、OLAY、海蓝之谜),66个品牌成交额超过1亿元。

微信图片_20220426093525.jpg

尽管对双11引发的价格大战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它确实改变了一代人的消费理念。而如今,老对头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的加入,则让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日渐惨烈。阿里巴巴最新的财报显示,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出现下降,这也是过去18年阿里在核心电商业务方面的首次下降。

而此次包括张勇卸任淘宝天猫董事长在内的这一系列重大组织结构调整,或许意味着阿里的改革正进入深水区。据悉,2021年12月,张勇在内部发布全员信,任命戴珊代表集团分管中国数字商业板块;4月1日起,武卫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FO,由徐宏接任。而网传的企业工商信息调整,大概率源于去年底阿里组织架构的变化。对此,阿里方面也回应,一切均是权责一致的法务安排。

女性领袖接棒,戴珊何许人也?

提及戴珊,她其实是比张勇更“元老级”的阿里人。戴珊是马云的最后一批学生,1999年跟随老师创业,是阿里巴巴第11号员工,曾担任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人力资源资深副总裁,先后担任过集团首席人才官和首席客户服务官。2007年,戴珊开始接手阿里巴巴最初的业务B2B并担任业务线总裁。随后,戴珊开始负责盒马、村淘、智慧农业等业务的打通,先后孵化出淘特、淘菜菜。

去年底,她收获张勇新的任命,接手了阿里巴巴历史上最庞大的商业体系,业务涵盖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同时横跨阿里巴巴旗下最核心的B线和C线业务。新官上任,戴珊率先将分拆多年的淘宝和天猫重新合并。而这一颠覆之举也迅速引起行业热议。

“这一政策,或许会给中小商家带来巨大利好,平台打通之后,服务大品牌商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赋能给中小商家。”一位在电商领域浸润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这两个平台的用户其实有很大比例的重合,许多商家同时经营着淘宝店和天猫店,日常需要和两班人马对接不说,平台大促期间,也要应对两种促销策略,而由于淘宝、天猫的用户政策不统一,用户体验常常也有割裂感。随着淘宝天猫业务的融合,今后,消费者的淘宝天猫购物体验势必会更为“顺滑”。

今年,戴珊入主天猫淘宝,两条拆分多年的业务线终于彻底合并。过去淘宝和天猫差异化发展,两个平台各自积累了面向不同商家的服务能力,而如今,随着中小商家的成长和许多行业进入发展成熟期,天猫与淘宝平台机制顺势打通,融合为主要面向用户、商家、平台的三大中心,更特别设立了专门负责中小微商家成长的团队,进一步整合淘宝、天猫上的聚划算、百亿补贴、天天特卖等十几大策略,为中小商家在内的全域商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在新政策的支持下,未来,一波美妆C端店铺或许会由此成长壮大,一些小的美妆品牌也有望借此东风更快突围。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