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硕
在充满挑战的2022 年,负重前行的化妆品企业正变得更务实,更重视利润。
今年4月以来,上海乃至全国的化妆品企业经历着新一轮疫情的考验。
上海封控前夕,伽蓝集团第一时间运出了约390万支产品,补充到全国的12个顺丰分仓。
为让直播间正常运营,上海家化21名员工放弃居家隔离,主动留守公司直播中心,保障自播业务开展。
复工初期,科丝美诗驻厂员工每日需搭乘班车外出核酸采样。见此,品质部8名员工主动接受采样培训,考取合格证,帮助近千名同事实现了“厂内核酸自由”。
面对反复的疫情,化妆品企业和每一位化妆品人都在负重前行,做好能做的一切。
面对疫情的心态:接受、改变、迎战
5月16日,国新办2022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坦言,当前工业生产确实面临一定压力,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不足、产销衔接水平下降、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一些堵点、生产循环不畅、生产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
而上述这些问题,处于风暴中心的上海化妆品企业几乎全部都遭遇了,困难来了,该怎么办?
调整心态,主动适应环境是第一步。“接受、改变、迎战”,在伽蓝集团5月9日战疫情大会上,集团董事长郑春颖用三个词概括了企业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变化。
据介绍,截至5月8日,伽蓝零售终端门店中2570个处于闭店状态,在此背景下,过去的两个月里,伽蓝铺设的云店系统为封控城市做了53场专场直播,今年3月至4月,伽蓝仅美妆店渠道的云店直播零售额就突破了2亿元。
积极改变与调整的还有上海家化。今年3月末起,上海家化位于上海临近地区的仓库处于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导致了其电商无法发货,线下渠道部分断货。在此背景下,上海家化开拓了封控期间新业务——社区团购,主力产品是洗手液、沐浴露、花露水和洗衣液等刚需产品。
通过及时调整,今年一季度,上海家化商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201%;社区团购同增170%;跨境渠道同增71%。据透露,今年二季度,上海家化计划在商超、屈臣氏加大到家平台推广力度,社区团购、云店、到家平台增加防疫产品组套页面活动设计,并通过经销商、业务团队、促销团队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进行传播,百货团队通过会员微信、云商城进行会员推广。
中国总部位于上海的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黄永慜也在近期对外称:“特殊时期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 据悉,为提高抗风险能力,减轻部分门店暂时关闭的损失,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兰芝在4月29日入驻快手电商,此外,爱茉莉太平洋百货渠道团队也在探索会员推广、开通社区团购等措施。
短期策略:多点布局,分散风险
截至目前,如伽蓝集团、爱茉莉太平洋、科丝美诗等上海化妆品企业已陆续复工,不过,让生产线运转起来、把产品生产出来只是开始,当前的最大问题是物流阻碍。
近日,宝洁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透露,在中国市场,公司因物流受阻影响到了线上销售业绩。雅诗兰黛集团也称,其在上海的配送仓在履行实体和在线订单方面暂时受到影响。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与2020年初相比,此轮疫情对消费影响的不同之处在于,全国范围的疫情扩散和物流封锁对商品消费形成了更大的约束,跨区域物流受限拖累网上消费。据统计,2020年2月疫情影响最大时线上消费依然维持3%的正增长,但2022年4月线上消费同比下滑5.2%,为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上海市行业揽收和投递业务量日均值仅恢复到常态水平的1/6。多位业内人告诉记者,除上海外,全国其他地区的化妆品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物流不畅影响。
四月中旬,奥密克戎突袭广州,丹姿公司总部一度被划至管控区内,特殊时期,丹姿将直播阵地转移到主播家中,并寻找外部资源,以主播带货形式冲刺业绩。此外,丹姿旗舰店运营及策划团队还针对拍下无法发货地区的客户,制定弥补方案,以降低用户流失。
5月17日,京东物流CFO马越电话会议中坦言,2022年一季度以来,因疫情反复,物流行业受到巨大的挑战,一些客户原有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一地发全国”的方式,一旦仓库所在地遭受疫情或是其他突发情况,会面临全网的业务受阻。
面对反复的疫情,化妆品企业已经强烈意识到通过多点布局产线、仓库、研发,以规避风险的重要性。在上海封控的情况下,护肤品牌逐本一直在努力解决发货问题,同时也在布局上海以外的OEM合作。“这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因为逐本过去都是自主研发,还没有跟沪外ODM合作过,之后我们会考虑去布局一些沪外的供应链资源。” 逐本创始人刘倩菲近期在一次采访中透露。
为确保今年618发货,壹网壹创运营的主要品牌在5月1日前完成了全国分仓作业。面对上海疫情,爱茉莉太平洋通过调配青岛等地分仓与物流中心,最大程度上打通物流堵点,缓解物流运输压力。
凭借提前布局分仓矩阵,即便是今年疫情最严重时期,伽蓝集团的一盘货模式仍然能够从全国11个分仓之间进行库存调配,保障供应。在4月26日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华熙生物也表示,其生产中心多元化、多地研发布局在疫情中发挥了优势,保障了原料产品、护肤新品以及618爆品供应和新品备案合规进度。
2022年主旋律:着眼利润,降本增效
反复的疫情让化妆品企业生存压力凸显,面对消费需求疲软和投放效率下滑,降本增效正成为今年化妆品行业的主旋律。
在上海封控的情况下,逐本一方面寻求解决发货问题,另一方面还砍掉了很多流量端投放。壹网壹创方面也表示,2022 年是品牌收缩投资,更注重ROI(投资回报率)的一年,壹网壹创会控制好成本,关注项目的利润,聚焦创新和高效交付。
今年,国内头部化妆品生产企业诺斯贝尔也开始调整经营策略。主要措施包括:第一,通过优化生产系统、检验系统、行政系统及供应链管理,精简人员,管控费用支出,以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第二,原材料采购方面,加强价格管理,利用规模采购优势,减轻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第三,产品定价方面,财务部门加强产品成本核算,业务部门将效益放在首位。
去年四季度,逸仙电商就开始控制营销投入,当期,逸仙电商销售与市场费用为10.8 亿元,比上年减少3亿元,主要系线上流量费用的减少。3月10日,逸仙电商董事长兼CEO黄锦峰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公司要降本增效,加强精细化管理及提升经营效率,具体表现在,提高护肤占比、提升毛利;优化人员结构;寻找第三方经销商缓解运营压力,降低线上流量费用,提高ROI等方面。
整体上看,今年,负重前行的化妆品企业正变得更加务实,更重视利润。“当前疫情在全国反复,给很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冰泉创始人程英奇在其个人公众号写到,企业要有疫情反复的长期打算,思考从长远看会出现什么问题、什么变化,有什么情况可能会形成常态,针对未来应该建立怎样的长远管理改变,包括整体的预算、业务模式、投放思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