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中科欣扬上榜全球“50家聪明公司”,领跑合成生物学美妆赛道

化妆品报||2022-08-22 09:41:44
转载
中科欣扬作为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智造企业,深耕美丽健康产业。

(中科欣扬上海美丽健康产业应用研究和品牌孵化中心)

近日,在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正式发布 2021 年“50家聪明公司”榜单(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中科欣扬(SIYOMICRO)以其在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引领,成功入选榜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立于1899年,这本百年科技杂志长期聚焦于创新科技的商业化和资本化进程,深刻洞察每个时代下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商业。自 2010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从全球万千科技公司中遴选出“50 家聪明公司”,以此洞见未来科技版图的构成。

图片1.png

(2021年TR50榜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的中科欣扬上榜理由中提到:依托中科欣扬全球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库平台,利用其在西南印度洋4500米深海火山口采集分离得到的菌株,开发出耐 100℃ 高温的SOD ,打开其在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领域的多种应用场景;2021 年,中科欣扬通过对细胞硫元素循环进行优化,成功构建麦角硫因细胞工厂,单位产量达 10.5g/L,将全球最高单位产量提升4倍。

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是人体内抵抗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机体的衰老,SOD 的含量和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因此,适时通过外源补充和内源激活 SOD 很有必要。

1938年,SOD 首次在牛红细胞中分离得到,1997年,因动物来源的SOD有排他性、容易交叉感染而被欧盟禁止使用;中科欣扬联合创始人兼CEO董亮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期间有幸参与了科技部“863”重大项目——推进“耐热SOD酶”的研究应用,并在2015年 “大洋一号”科考任务中,从西南印度洋 4500深海火山口采集分离得到一种耐热耐酸碱的菌株,开发出耐100℃高温的 SYSTASE®SOD。2021年,中科欣扬构建SOD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单位产量成功突破4g/L,酶活性提升5倍、达到全球领先的25000U/mL。中科欣扬还突破了无包裹技术的活性保留工艺,使得SYSTASE®SOD水溶性极佳,在100℃ 的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在 95℃ 溶液中半衰期长,在PH4-11时保持高活力。

图片2.png

(中科欣扬联合创始人兼CEO董亮在“大洋一号”科考作业)

本次中科欣扬上榜理由中的另一个产品--麦角硫因,是1909年从麦角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稀有氨基酸,也是唯一机理明确的能够保护线粒体的抗氧化剂,它可以通过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转运体OCTN-1进入细胞和线粒体内,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保护线粒体DNA的作用。

中科欣扬通过全合成技术路径创新,将全球最高单位产量提升4倍,打破对该高附加值生物活性原料长期以来的进口依赖,助力多个国货品牌构建稳定、安全供应链的同时大幅降本增效。

作为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智造企业,中科欣扬用7年时间成功构建了 “深圳、北京双研发总部+上海应用中心+无锡生产基地”的“产学研用”生态圈闭环。2021年10月,中科欣扬在上海长宁设立2300㎡美丽健康产业应用研究和品牌孵化中心,旨在打造国内超一流水准的以自主创新应用研究、品牌孵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的未来实验室,打通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原料到应用场景拓展的快车道,为客户提供从原料定制开发到C端品牌孵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中科欣扬方面认为,合成生物学技术能够实现原料生产方式的迭代,提高安全性;解决多种经典原料的痛点、短板,进一步打开应用空间;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环保的前沿生产方式,也是Clean Beauty美妆新趋势的必然选择。

而本次成功上榜全球“50家聪明公司”,是对中科欣扬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军企业商业价值的充分肯定。中科欣扬方面表示,其将持续深耕美丽健康产业,不断探索合成生物学应用边界。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