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情缘名妆:一家县城店的疫后自救丨百城百店问冷暖㊾

李跃跃|资深记者|2022-09-23 09:46:55
转载
环境艰难,要深度地扎根区域市场。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跃跃

2015年冬天,诗人于坚带着比利时汉学家麦约翰来到云南的一座小城——建水。研究中国文化数十载的麦约翰在此长叹:“我一辈子要找的那个中国,就在这里。”这是于坚的著作《建水记》的开篇。建水虽在云南,却有“临安”的古称,是一座以紫陶闻名的县城,近年来凭借着旅游和美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与云南大多数地区一样,在建水县城里,算上美容院、祛痘机构在内,大大小小有上百家与化妆品相关的店铺,其中又以单店居多,连锁很少,拥有5家门店的情缘名妆算是一个例外。疫情之下,国内诸多实体门店光景惨淡,但情缘名妆的业绩却能稳中有进,并在逆流中不断创新自我价值。

让利消费者

“过去,化妆品店开店的毛利可达50%,真的是躺着就能赚钱。”采访伊始,情缘名妆创始人徐成喜回想起多年前的化妆品零售市场,感慨万千。而如今,这种躺着赚钱的时代显然早已结束,CS渠道面临着更多元的竞争环境,零售新势力的涌现打破了传统的竞争格局,而疫情的反复又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城店究竟如何破局?在徐成喜看来,面对疫情和线上冲击,实体日化店必须守住实体店无法被替代的价值,确立差异化定位,提供专业服务,切实解决顾客的皮肤问题;与此同时,迎合市场的变化规律,顺应消费者最新消费诉求和习惯,改变货品结构,开拓业务布局,寻求“让生意过得去”的新的利润空间。

据悉,今年,徐成喜在门店的洗脸、修眉、化妆服务上增加了盘发项目,同时强化了动销策略,并联合品牌提高了针对性的服务培训力度,开启“利他思维,让利客户”原则。在徐成喜看来,随着更多低价购买路径的出现 ,顾客的消费选择度更广,实体店的进店率和纳新率越来越低。眼下,客流量有限已经成为日化店发展的一大桎梏,因此门店要用更专业的服务重获顾客信任,为门店培养稳定客群。徐成喜介绍,情缘名妆近两年一直在深化门店的体验项目,通过体验区提高服务质量,维系良性客情,以此提高客单价空间。

微信截图_20220923094317.png

“其实总体来看,疫情对于我们这种小连锁的冲击可能没有那么猛烈,但我自己能明显感受到消费者的消费力的确在降低,在建水扎根了10余年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专业和深度。”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到店,徐成喜会安排店员去人流密集的步行街发放广告和卡片,并赠送小样产品和免费体验吸引关注,此外,情缘名妆也会通过买产品送体验的方式让老顾客不断返店,增强与门店的黏性。在他看来,一年来一次的高客单用户不如一年来数十次的低客单用户稳固,毕竟做生意从来不是一次性的买卖,长期价值才是核心价值。

产品、团队两手抓

走进情缘名妆位于泽园路的一家门店,入目便是各式各样的绿植、茶具、电脑、观赏鱼以及按摩椅等。对此,徐成喜解释道,“这样的场景布置重在强调‘家’的感觉,要让顾客在店里感受到舒适、温暖,能够坐下来喝茶、聊天,享受免费的面膜、彩妆体验服务,在消费的过程中没有压迫感。”

微信截图_20220923094324.png

在团队打造上,情缘名妆奉行“半军事化管理”,这或许与徐成喜曾经的军旅生涯不无关系。在他看来,企业经营要以制度来约束人,用待遇留住人。目前情缘名妆的员工大都是“全天班”,即朝九晚九,要求业务素质过硬,但相应地,员工工资也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此外,在引进品牌方面,情缘名妆更青睐有历史、有文化、有特色的品牌。在开店初期,情缘名妆经常引进一个品牌便全线上架,货品多而杂,如今则会根据门店的定位调整品牌和品类,产品条码也做了进一步精简。

“顾客的消费偏好已经发生变化,要么倾向于大牌,要么倾向于对肌肤有明显改善效果的产品。”徐成喜表示,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情缘名妆也对店内的品牌和产品做出了相应调整,开始引进具有祛斑、祛痘、修复功能的产品。徐成喜认为,这类产品具有更好的锁客能力,可以维持与顾客的联系。此外,不同于大多数县城门店日化、家清的高占比,情缘名妆的美妆属性十分突出,且调性品位不凡,欧莱雅等国际大牌陈列位置显眼。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即便是工作日门店也客流不断。

微信截图_20220923094405.png

“一个人是否能成功,不是情商、智商、家境,是坚韧不拔的心理韧性。”这是徐成喜写在朋友圈的一段话,或许也是他的写照,更是情缘名妆在疫情之下依旧逆势向上的注脚。2008年退伍创业,到如今成为一个优秀的化妆品人,徐成喜的坚韧与胆识藏在他人生每一次转身的背影里,认真做事、好好做人,坚持长期主义的徐成喜要将情缘名妆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