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化妆运营总部总经理王敬(图左)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郭会
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西部,北靠阴山,南连黄河。百年胡杨、千亩果园、万亩沙滩、沙水合一的自然景观组合独具一格。沙海漫漫,苍茫无垠,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尽收眼底。杭锦后旗是以汉族为主体,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杭锦后旗城镇常住人口约8万人,据统计,2010年城镇大大小小的化妆品店约60家,在这十几年间,有旧店倒闭、有新店开业,但也有化妆品店长青。影星化妆品成立于1996年,2002年走上直营连锁的道路,稳扎稳打、小步快跑,如今影星已经在杭锦后旗拥有9家连锁店,成为当地人购买化妆品的首选之地。
城镇窄道里的竞争,影星化妆品何以突围?
诚信经营、待客如亲
在上个世纪,化妆品市场还普遍存在商品质量良莠不齐、真假货掺杂的市场乱象,影星创始人王献峰逆势而行,向消费者郑重承诺:绝无假货,假一赔十。杭锦后旗消费者对价格有“砍半再腰斩”的砍价习惯,影星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收集市场信息,确定了“不讲价,买贵赔十倍”的销售策略。
影星率先为市场立规则,同时坚持诚信经营、顾客至上。在2000年左右进一步提出无理由退换货物的原则,领先市场观念近十年,在当时较为混乱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尤其有魄力也尤为难能可贵。
凭借超前的思维和优质的产品,影星以示范带头作用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也相应提升了当地化妆品零售行业准入门槛,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的便利和实惠,迅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第一批老顾客。影星化妆运营总部总经理王敬介绍道:“一定要对得起顾客,对得起这份信任,处处将利益空间留给消费者。”
影星创始人颇有儒商风范,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王敬认为,在没有文化内核的企业里,员工就像散兵游勇,缺乏组织力与凝聚力,难以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
影星每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员工的职业素质提升培训。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影星组织员工每天阅读报纸和化妆品行业相关专业杂志,并投入资金安排员工外出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影星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学习平台、咨询公司等新的学习渠道也在影星员工内部逐渐推广,稳步提升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水平。除此之外,影星长期以来参加各部门号召的公益活动,主动帮扶各类社会弱势群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公益路上行稳致远。
疫情下的自救
疫情以来,许多化妆品门店面临销售寒冬,但对于影星来说,得益于多年来的社群运营模式,影星在疫情的挑战下显得更加从容。
“虽然你看现在店里可能没什么客人,但流水一直在走,很多交易都是在线上进行的。”王敬向记者介绍。2020年疫情封店期间,影星拒绝坐以待毙,另辟蹊径开启了线上社群运营的道路。将活跃会员分为两大类,高端会员和普通会员,分类制定营销方案,店员定期发放秒杀福利。消费者可以选择同城快递或者上门自提两种收货方式,影星还像美团一样,为消费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影星在店内有专属的销售货柜,放置消费者线上预订的化妆品。据王敬介绍,得益于社区运营的精细化管理,这种线上交易、线下自提的购物方式,已经占到影星销售额的30%—40%。
在店员年龄结构上,除了每年吸纳新的年轻员工提升企业活力之外,影星的绝大多数核心员工都具有十年及以上工龄,且长期保持极低的员工流失率,1996年入职的第一个员工仍在岗位上工作。这意味着每个员工基本形成了自己专属的客群,顾客也有自己的指定客服,二十多年来,影星店员与消费者之间不断增进信任,提升用户黏性,在杭锦后旗这座小城里,影星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塑造着顾客的消费习惯。
老店员与老顾客成为疫情之下影星继续稳步前进的两个重要抓手。在销售模式上,王敬透露,疫情之下影星每个月能保持16%左右的增长,但依然选择居安思危,进一步加快营销节奏,推出更多优惠活动,让利给消费者,“做更多的动作,让顾客感受到我们的存在。”
近年来,影星向美妆集合店转型,产品销售结构趋于优化,护肤品销售占比有所下降,从以前的55%左右逐步下降到35%左右,而彩妆所占比重为15%。王敬认为,彩妆占比低不仅是影星一家化妆品店的问题,线下的彩妆销售额和所占比例普遍不如预期。相比之下,线上彩妆的销售方式和推广方式显然更灵活,新品的推出更加及时,线上的广告创意也更能吸引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虽然线下彩妆销售受限于时空很难与线上渠道保持同步,但无疑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创造灵感。
王敬透露,在未来,影星也会更多的尝试直播等线上方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影星虽然身处边境小城,但一直努力向一线城市经营标准看齐,向成为行业标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