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妆品报编辑部
10月30日,广东某日化品牌负责人打来电话,向本报咨询“供销社”渠道的相关信息。两天后,关于“供销社回归/重启”的话题热度高涨,引发业界热议。
资本市场的嗅觉更为敏锐,与之相关的供销社概念股纷纷涨停。据澎湃新闻11月1日消息,供销社板块大涨超8%,新野纺织、中再资环、辉隆股份、新力金融、浙农股份、天鹅股份、中农立华、中农联合、天禾股份等供销社系统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纷纷涨停。
一直都在,从未退出历史舞台
供销合作社,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是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商品流通的载体。需要同步的一个概念是:供销社一直都存在,从未退出历史舞台,更谈不上回归或重启,许多供销社至今仍在使用,品类架构和产品价格与现代超市大同小异。
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是国家掌控经济的重要抓手,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是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物资供应的主渠道,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彼时,民营和个体经济不成气候,农村购买重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只能通过供销社来进行。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现阶段,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供销合作网:http://www.chinacoop.gov.cn/)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成立于1950年7月,由国务院领导。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年销售额高达6.26万亿元,这一体量已超过京东与拼多多全年GMV之合。
供销社有总社,地方各省/市社以及县/镇基层社,总社下辖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因改革开放、体质改革等历史原因,老百姓最为熟悉的基层社因缺乏市场竞争力一度陷入低迷困境。
以湖北为例,到2014年,湖北全省基层社数量仅696个,比1984年的1800个减少了61%。但高层并没有放任供销社消失,先后在1995年、1999年、2009年、2015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布深化和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文件,并在2002年实行“四项改造”,2006年实施“新网工程”,2018年部署专项改革试点……
同样在湖北,从2015年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六年来,湖北省基层社逐年恢复元气。如今,湖北省基层社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向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转变。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基层社为农服务的主攻方向。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层社总数达到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全省已有190个基层社获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杆社。
不仅是湖北,陕西、甘肃、河南、黑龙江、福建等其他各省也在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建制。
而“重启”的说法之所以被广泛采用,盖系这一波“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所引发的感性共鸣。对于许多生于70、80年代的小镇青年来说,多少都有诸如打点酱油、买块香皂之类与供销社有关的童年回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零售渠道多样化,基层社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看,说供销社回归或重启,也并无不妥。
另一个与之相关的热议话题是“编制”问题。上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的招考公务员的通知的消息引发热议。是的,想成为供销社的干部,先要考公务员。供销社机关的编制类型比较复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人员编制为行政编制,地方供销社编制比较复杂,大部分都是参公事业编制,也有普通事业编制。不过,想当职工的话不需要考公务员,但是职工没有编制。
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供销社系统有县及县以上机关2789个,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的2517个,占90.2%。全国供销社系统县及县以上机关人员编制4.9万个。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编制3.4万个。
筹近谋远/平战结合的战略选择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传出了振兴实体经济的号召,而就在此时,叠加供销社重启的消息,引发业内人士对国内零售格局的种种猜想。甚至有人担心,这是要退回计划经济时代了吗?
事实上,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供销社是国家筹近谋远、平战结合的长期战略选择。尤其是,新冠疫情更是凸显了紧急状态下物资保障的重要性。武汉疫情爆发之后,由于突然封城的特别措施,造成了整个城市的静态管控,市民生活保障受到冲击。依靠私企物流系统保障物资供应,一是价格控制不住、二是时效靠不住的,必须建立国家掌握的物资保障系统。
而从行业角度来看,关于实体经济和零售格局的讨论关注度最高。天使投资人赵雨润就预言,“全国多地人民供销社宣布重启,未来的零售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
也有人猜测,势不可挡的新零售时代洪流下,供销社用不用互联网、骑手?纯粹和头部电商分庭抗礼吗?曾就职于某百强连锁的业内人士林桦(化名)说,如果只是国家队与业余队的竞争的话,对实体零售、民营零售似乎是雪上加霜了。
众声嘈杂,但国家站得更高。首先,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恢复供销社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供销社的恢复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至少基本物价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资本家手中,即便贸易战再怎么打,经济再怎么下行,甚至爆发战争,普通人都还是有一口饭吃的。
其次,供销社对于一线大城市的影响是不大的,主要还是针对农民等低收入群体,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稳住粮食等农产品的物价。
二十大之后,实体经济的主旋律唱响,但这其中也有理解偏差,不少人将实体经济狭隘地等同于实体经营或线下渠道,这是存在理解误区的。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近日公开表示:实体经济并不等同于实体经营,前者是从事的行业,后者是经营的方式,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无论是单纯的线下经营,还是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实体产品、商品,都是参与实体经济。线下实体店和网上店铺是不矛盾的,国家不仅不会限制其中任何一种经营模式,还要鼓励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同样,供销社的职能也不仅仅是供街坊邻居打个酱油、买块香皂。
以甘肃为例,9月28日下午,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就与甘肃省商务厅联合主办了2022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甘肃)——“甘味”农产品线上对接活动,以“主会场+分会场+云端连线”的方式,让甘肃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与省外客商进行云端产销对接,线上达成农产品销售协议及合作意向5.36亿元。
广西贵港木梓镇寄递物流中心
广西贵港木梓镇寄递物流中心负责人李潇原经营两个门面40多平方米、3家寄递公司。在政府主导下,今年8月,该镇成立寄递物流中心,由供销社提供300平方米的场地,免租金两年,目前,该中心进驻韵达、圆通、申通、中通、京东、天猫、极兔7家企业。寄递量也跟着涨起来。营运一个月,派件6.39万多件,揽件1200多件,比原来多一倍多。像木梓镇这样,通过整合邮政、供销、寄递公司等各类资源,发展县域物流寄递“统仓共配”模式,筹建“统仓共配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发展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点)据悉,广西贵港市现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893个,占全市行政村约83.85%,逐步打通了乡村物流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