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肖红
近日,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告显示,12月1日,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下称”如新“)因“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及涉嫌虚假宣传等,被罚款70万元,并没收销售收入约3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如新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2006年7月经商务部批准获直销许可,目前已有位于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的25个分公司获批设立直销分支机构,并在获批区域开展直销业务。
截自如新官网
处罚详情显示,为了在广西、江西、新疆和青海4个未获得直销许可的区域内拓展业务、销售公司产品,自2019年8月起,如新对照直销员的招募流程、准入条件、业务开展模式和计酬方式,通过设立和招募“见习业务代表”在上述4各区域开展销售业务。如新招募的见习业务代表在上述4个非直销区域所销售的直销产品包括化妆品和保健食品,其中化妆品由如新全资子公司上海新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统计,如新在上述 4 个非直销区域共计招募见习业务代表14961人开展经营活动,直销产品销售收入合计约为300.50万元。据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判定,如新此举违反了《直销管理条例》第十条第一款之规定。
另查明,如新采用在线申请及线下申请两种方式招募直销员时,通过设置22周岁年龄限制及申请人自我承诺的方式对申请人是否《直销管理条例》所限制的七类人进行审核,但未对申请人身份再进行人工二次审核,导致2016 年7月至 2021年12月期间违规招募辛**等 4 人成为直销员,其身份分别为全日制大学生、公务员、护士、教师,违反了《直销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同时,如新因未在中文官方网站上提前公示2022年直销员培训计划等内容,包括直销员培训时间、具体地点、内容、人数及直销培训员、培训资料和考试时间、地点、人数等,违反了《直销员业务培训管理办法》第十条之规定。
处罚信息显示,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如新立即改正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并分别对其处以罚没330万、10万、10万的行政处罚。
此外,涉及虚假宣传行为部分,据行政处罚决定书,为提高产品销量,如新于 2021年6月19日在其自行运营的名为“如新V人生”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名为《糖化危机!请查收这份糖化自救指南》的微信推文,该文宣传“逆境植萃元组分最高可抑制 42%糖化物(AGEs)产生”“同时能够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让肌肤建立应对环境变化的弹性反应机制,无论时间、地点、季节转换,无惧污染、压力、睡眠不足,维持平衡美肌每一天”等内容。据悉,“逆境植萃元”为如新的注册商标,同时作为营销术语使用,指的是从逆境中也能生长的植物中所提取的物质。
处罚书显示,如新在微信推文中宣传内容的依据为国外实验室针对国外所销售的含有逆境植萃元的产品所做的实验,在中国未对上述产品进行过实验,且如新在国外和在中国销售的逆境植萃元系列产品仅名称相同,配方并不完全相同。2022年6月28日,如新将该微信推文删除,期间所销售的逆境植萃元系列产品共14种,销售量为132.55万件,销售额为2.01亿元。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三项对如新作出罚款20万元的处罚。
200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如新,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美资直销企业之一。2013年,如新在中国的业务达到了峰值,随即如新全球业绩遭遇5连降,中国区更是遭遇业绩6连降。据如新集团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如新集团全球业绩为5.378亿美元(约为37.32亿元),同比下降16%;中国区业绩为0.752亿美元(约为5.22亿元),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14%。
积极的一面是,2022年年初,如新集团首席执行官宁怀恩制定了“2025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美丽健康产业的领导品牌。为了加快实现这一愿景,如新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出“Empower Me”战略,并在第三季度推出线上个性化门店NU店。截至8月18日,NU店上线首月,店铺数量已突破10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