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拜尔斯道夫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集团销售额(剔除收购、资产剥离和汇率变动的影响)增长了12.2%至24.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9.89亿元)。
△截自拜尔斯道夫Q1财报
财报显示,包含化妆品业务的消费者业务部门2023年Q1销售额达20.5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7.41亿元),实现了14.8%的有机增长;Tesa业务部门销售额4.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43亿元),同比有机增长0.9%。拜尔斯道夫预计,2023年集团和消费者业务部门的有机销售额将持续增长。
从品牌层面来看,得益于前期的改造升级,集团核心品牌妮维雅在第一季度发展进一步提速,同比增长18.0%。其中,3月份为该品牌业绩最高月,为销售额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场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在欧洲和新兴市场。
△妮维雅在各地区的业绩增长
从细分品类上看,妮维雅除了在面部护理方面的销售额取得两位数的增长之外,在防晒、唇部护理和除臭剂类别的增长也位列前茅。财报披露,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和产品组合销量的提高。
Derma业务则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皮肤品牌优色林Eucerin和Aquaphor实现了26.9%的有机增长,在所有品类和地区都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加速,特别是在关键市场美国、拉丁美洲以及中国。其中,防晒业务是促进拉丁美洲在第一季度取得增长的重要动力。
另外,集团旗下高端品牌莱珀妮(La Prairie)在第一季度的表现有些差强人意,其销售额下降了12%。就地区来说,中国市场对其造成的影响较大。财报显示,由于中国在1月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调整,导致原本强劲的旅游零售业遭到了打击,进而对品牌造成了影响。但2月份以来,中国零售业大幅复苏,也使得品牌业绩得到了一定回升。
“获得两位数强劲增长的妮维雅和表现优良的Derma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莱珀妮在中国地区因新冠疫情受到的影响。”拜尔斯道夫首席执行官Vincent Warnery表示,“我们就像一辆四轮驱动汽车,如果其中一个车轮失去牵引力,那么其他车轮仍将维持动力,以保证车辆继续向前行驶。几大品牌的互相帮助使得我们可以在动荡和危机时期更加稳定安全。”
△截自拜尔斯道夫Q1财报
此外,以Hansaplast、Elastoplast等膏药业务为主的医疗保健业务,今年前三个月的销售额有机销售增长了7.6%,这得益于产品的不断创新。
从地区来看,拜尔斯道夫消费者部门增长率最高的是美洲地区,实现有机增长23.7%,销售额为5.7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3.77亿元)。其次是非洲、亚洲、澳大利亚地区,综合销售额为6.0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38亿元),有机增长13.3%。欧洲地区销售额为8.7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7.30亿元),增长10.8%。
关于集团全年的销售预测,拜尔斯道夫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集团有机销售增长将保持在中高个位数范围内,EBIT利润率(不包括特殊因素)预计将略高于上一年的水平。公司力争将上一年的息税前利润率(不包括特殊因素)提高50个基点。拜尔斯道夫认为,集团在该方面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将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高效率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