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据着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新疆特色植物,而这富饶的自然资源恰恰是维吾尔医药材(下称“维药”)的主要来源。
在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下,新疆也孕育出众多以维药为背景的企业,如今已有23岁的新疆英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派生物”)便是其中一员。英派生物成立于2000年2月,是集维吾尔医药理论研究、技术服务,生产、销售、出口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基地,面积达20000㎡,其中净化车间面积达2500㎡。此外,基地还具备现代化的流水作业固体制剂生产能力,并拥有化妆品膏、霜、液体类以及牙膏类配套生产线。
英派生物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副总经理张同学介绍,早在2005年,英派生物就成功走出国门,将化妆品、抑菌产品及营养强化膳食品等多种产品出口至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直至今日,英派生物旗下各类产品的销售渠道仍以中亚出口为主,“在我们的全部产品中,有90%到95%以上的产品会出口,而其余5%至10%的产品则会在以新疆为主的国内市场上销售。”张同学说。
2009年底,英派生物在乌鲁木齐高新北区医药工业园修建标准化厂房,并配置了相应的基础设施。2012年,这一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英派生物真正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张同学介绍,在此阶段英派生物也明晰了旗下产品的主要受众人群——女性消费者。“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女性更健康,让女性更美丽。”他补充道。
01
“大单品”的诞生源自近1000亩药用植物基地
英派生物旗下的化妆品品类主要包括护肤、洗护、牙膏和精油等品类,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以线下为主,多在疆内市场各大直营店内销售。
张同学介绍,英派生物在研发化妆品产品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安全性、功效以及稳定性。要将天然植物成分与合成化学物质相结合,“安全有效稳定”即是产品顺利推出的基础。同时,药学背景也为英派生物的化妆品产品线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张同学看来,英派生物旗下产品的最大竞争力即“高安全性”。
除此之外,在新疆最南部昆仑山脚下的塔里木盆地边缘,占地面积近1000亩的自有药用植物种植基地也是英派生物的一大“法宝”。据悉,该基地中采用有机种植,大面积种植苜蓿等植物来肥沃土地、用害虫天敌来驱除害虫,同时采用昆仑冰雪溶水进行灌溉。在这个基地中,最主要的种植作物就是沙漠刺玫瑰。新疆玫瑰含有丰富的芳香油,这些芳香油中含有众多具有活性的化合物,使其具备如滋润皮肤、活血、抑菌消炎等多种功效。
△英派生物副总经理张同学
依靠自身药学基础以及生产基地,英派生物创新推出了“玫瑰油软胶囊 ”,这是一款用于涂抹皮肤的精油产品,“从市场方面来讲,这个软胶囊可以算是我们的大单品,在海外市场销量较好。”张同学说。
△玫瑰油软胶囊
这款单品可谓是英派生物将新疆玫瑰与化妆品结合并走出国门的“代表作”,不仅如此,英派生物还计划在未来的研发工作中,逐步将新疆玫瑰应用于旗下各项化妆品产品里。据张同学介绍,在洗发水、沐浴露等清洁洗护产品中加入玫瑰提取物,不仅能增添产品的芳香,其气味还具有缓解压力和焦虑的功效。
目前,英派生物旗下化妆品系列的核心产品即绿茶牙膏和玫瑰软胶囊、薰衣草软胶囊,这些产品的原料均具有新疆地方特色和一定的市场前景,“同类产品基本都是内服,而英派生物旗下这些产品都是外敷,作用直达、效果更好。”张同学说。
02
“刚需类”化妆品产品体系
据张同学介绍,此前英派生物旗下化妆品品牌共有“ipar”“炫彩”等五个系列,近六十个商品。不难发现,英派生物旗下化妆品并未涉及彩妆领域。张同学表示,英派生物最初对化妆品产品体系进行搭建时,就确定了要以“刚需类”产品为中心,即常用的洗发水、沐浴露、护肤产品等。他还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里,英派还将继续坚持此产品体系。
英派生物位于面积广阔的新疆地区,在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独特地域所带来的影响。新疆化妆品生产企业较少,产业链薄弱,针对运输成本高昂及供应链不够健全等问题,张同学呼吁,本地企业应积极吸纳人才,充分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拿出特色才能真正让新疆化妆品“走出去”。
新疆本土原料主要集中在植物类资源,对于以英派生物为代表的新疆化妆品生产企业来说,想要在原料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首要任务是发展以玫瑰花产业为代表的原料产业,将其做大做精做强:“做大”是要实现规模化种植;“做精”是要对产业的结构细分和精细化加工,让其更有价值;“做强”是要把原料产业打造成新疆品牌,品牌化之后方能在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起到引领作用。
因此,英派生物始终将工作重点放在原料与产品研发能力上,结合自身维药基础,致力于将以新疆玫瑰为代表的更多新疆原料安全稳定地应用进化妆品产品中。同时,张同学也指出,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市场动向,以便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企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变化的目的就是要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革。‘变则通,不变则废’,只有顺应市场才是企业生存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