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美妆赛道“不喜欢”女博主?丨每周一话

孙晓燕|记者|2023-10-27 15:45:45
转载
男性美妆博主更吃香吗?

在自媒体时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风格各异的博主,依据赛道不同分为美妆区、生活区、舞蹈区……美妆区由于其受众群体大、购买力强、变现易等特点成为最卷赛道之一,无数素人、小博主都想挤入美妆赛道,分得一杯羹。

就美妆领域而言,女性是主要受众和主力消费群体。因此,在大众眼中,女性博主在该赛道应具有天然的优势,更容易吸粉。但事实却与之相反,就当下热门的头部美妆博主而言,男性博主反而占据大半江山。“为什么男性美妆博主比女美妆博主更吃香?”“在女性有天然优势的领域怎么也有男性来凑热闹”……诸如此类言论在各个社交平台开始兴起、发酵,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甚至部分网友发帖表示“抵制”男性美妆博主。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观点?

在以美为核心追求的美妆赛道,颜值显然是一个美妆博主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每个人对于美有不一样的评判标准,但大众对于审美有着基本的要求和“及格线”。即使口红试色类等部分产品对博主颜值要求不那么高,但部分男性博主在直播中糟糕的化妆技术、廉价的假发、过于敷衍的打光等问题,导致其视频整体质量大打折扣,甚至招致消费者的反感。也就是说,丑不是问题,但是态度敷衍、不真诚却让人喜欢不起来。正如电子竞技圈认为,“菜,才是原罪“,这句话对于美妆博主亦适用。

回到问题本身,通过分析头部美妆博主的性别,男性美妆博主看上去比女性博主更加吃香,但抽离性别因素来看,美妆博主作为一种职业,真正使其大受欢迎的其实不是因为某种性别,而是某些吸引消费者的特质。

在节奏快、碎片化的短视频时代,眼球经济打破了美妆领域传统的性别领域划分。例如抖音百万博主阿里北杯,变装前多以光头男性形象为主,化妆、带上假发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欧美女郎,巨大的反差感和化妆之后靓丽的形象吸引了一大批“技术粉‘和”颜值粉“。在抖音,反差感几乎就等同于“流量密码”,近日流行的热门话题,“都给我去学化妆”,通过发布妆前妆后截然不同的形象打造反差感,就本质而言,无论是扮丑或是男性化妆成女性,这类变装视频都是通过打造极大的反差感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无关性别。

除此之外,合适的人设作为美妆博主必不可少的一大因素。纵观头部美妆博主,共同的特质中最常见的便是高技术,真性情。一方面,高超的化妆技巧是美妆博主的基本素养,观看美妆博主的观众的核心诉求便是学到“干货”,提高技术。另一方面,随着各个品牌对于KOL投放力度的加大,互联网的“种草”处处充满了雷,帮消费者“避雷”则是美妆博主的主要职责所在,因此,美妆经验丰富,不“恰烂饭”的美妆博主更受消费者青睐。程十安、骆王宇、画梅则是这类博主的代表。前段时间陷入争议的美妆博主陈子壹为例,尽管最后事件仍未定性,但通过正面“硬刚”品牌方的做法,成功树立起了真心为粉丝考虑,不乱接广告的形象,巩固了粉丝忠诚度。

同时,在一些男性美妆博主身上,我们不难发现,“drama”的性格特征也成为吸粉利器。从早期的Jeffree Star、Benny董子初再到当下热门的阿里北杯,聂小倩她老板,这些博主视频说话风格较为夸张、鬼马,敢于表达,大胆发表观点,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更有“温度”。因此,与其说这类博主的受众是在追捧男性博主,不如说是他们在支持大胆表达自己、不惧外界目光的“勇敢者”。

在日渐饱和的自媒体市场,没有谁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性别也不是影响一个博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美妆赛道,博主的专业技能与水准、鲜明的个人风格、突出的特质,再加上一些好运气才是核心要素。

单纯以性别而论,而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来谈博主的成功,无疑是肤浅、过于简单化的。正如“女生不适合做程序员”这类带有偏见的言论,“男性美妆博主凭什么更吃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 “歧视”?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