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首届唯美工程师论坛成功举行!共话前沿科技成果

邹青颖|作者|2023-12-06 21:55:40
原创
科研实力决定化妆品企业的含金量。

12月5日,2023化妆品报年会·首届唯美工程师论坛在汉举行。会议以“技术引领未来”为主题,特邀化妆品产业专家学者、原料领域专家、品牌研发负责人,以前瞻、务实、创变的角度,深入探讨化妆品领域的前沿成果、分享实践经验、破解行业迷思,共同推动产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会议伊始,花西子首席科学家李慧良发表致辞,他表示,化妆品产业发展有赖于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和应用,本次唯美工程师论坛将是一个互相启发、共同成长的平台,希望在这里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迈进。

1.jpg

花西子首席科学家李慧良


01

从“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

以科研创新赋能产品功效

近年来,化妆品市场逐步转入存量竞争,传统的营销投放已无法换来长效的增长,企业的研发红利日趋显现。

一方面,功效化妆品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堆成分、卷浓度”的低维竞争早已过时,企业只有通过加码研发,获取创新技术、独家原料、自主成分,才能形成品牌核心资产。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企业内部运作方式的认知愈发深刻,部分专家型消费者甚至会通过分析一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

对此,国内首家专业化妆品CRO平台首席科研战略官陈来成在会上表示,以往以“高产量”为先导的“成熟制程”模式已无法为美妆品牌提供更高毛利率,“想靠规模效应来支撑整个化妆品产业的运营和品牌的投入是非常难的”。相反,主打“科研创新”的“先进制程”模式将成为品牌提升附加值的核心手段。

2.jpg

国内首家专业化妆品CRO平台首席科研战略官 陈来成

实际上,化妆品行业本身就是在科技变革中产生的。比如,产品功效的优异表现是化妆品企业必须坚持科研创新的原因之一。

随着消费需求与认知的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于化妆品成分的真实性、安全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从化妆品新规的角度,“中国化妆品进入功效评价时代”已成为行业共识。

陈来成表示,“功能性是面对化妆品新规的必备条件,目前有20个化妆品功效宣称需要做功效评价,同时化妆品功效宣称要与功效评价一一对应,经过验证有效后才能进行备案,备案成功后才能出产品。”


02

化妆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三板斧”

基础研究、原料创新、技术应用

在化妆品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产品的基础研究、成分及活性原料创新、技术应用等备受关注,研发体系的建设成为品牌产品功效性、差异化及竞争力的“护城河”。

栋方股份首席科学家、创新中心技术总监张启清首先从中国特色植物成分切入,分析了其在发展中的诸多痛点:“首先,整个化妆品行业还未形成对于植物成分标准的把控;其次,企业开发植物原料时是否能够有效开发,能否达到全链路的、综合的利用度,是否会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这些都不得而知;第三,植物成分是有活性的,会造成一些不稳定性,导致植物成分成为化妆品企业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个‘卡脖子’的点。”

3.jpg

栋方股份首席科学家兼创新中心技术总监 张启清

基于此,张启清分享了栋方对于中国特色植物开发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植物活性物提取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技术、植物与益生菌共发酵技术)+活性物包裹递送技术,最大化植物活性物的可利用价值,并确保植物成分的功效性、稳定性。

从肤质的角度出发,华熙生物王玉玲工作室负责人王玉玲则对油皮科学护肤进行了探讨,以功能性护肤品牌肌活旗下的糙米水产品为例,介绍了品牌对糙米水底物、菌种、发酵环境的三重把控,旨在打造多种更适合油性皮肤的高效发酵成分。

4.jpg

华熙生物王玉玲工作室负责人 王玉玲

如今,消费市场对于化妆品原料的需求主要可以概括为“零伤害”“稳定的性能”“高效的功能”。因此,除了原料端的开发,核心技术的创新也是化妆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命门”。

对此,嘉必优技术研发中心应用技术研究员、中科光谷技术部经理项威对嘉必优目前所应用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享,包括合成生物学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以及微囊促渗专利技术,为企业开发创造新原料,实现高标准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他表示,“未来,合成生物学将助力高功效原料、新功能原料和绿色替代,结合微生物发酵技术,为美妆事业赋能。”

5.jpg

嘉必优技术研发中心应用技术研究员、中科光谷技术部经理 项威

而对于清洁类产品的科研创新,水羊配方研发负责人钱景茹则就温和清洁技术与创新案例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洁面产品发生刺激性的机理、对温和清洁的三大技术研究(包括残留性研究、渗透性研究、刺激性研究)进行介绍,钱景茹表示:“真正的温和清洁应该结合刺激性机理设计配方,在配方开发过程中有完整的原料组合证据链,并能为消费者提供优异的产品体验。”

6.jpg

水羊配方研发负责人 钱景茹

在化妆品的基础研究上,blank mel半分一肌肤光学实验室负责人陈刚还以底妆产品为例,对于底妆抗暗沉的机理研究及其依托肌肤光学展开的原料创新进行了探讨。他表示,对用户描述的理想皮肤状态进行精准量化,才能得到精准的底妆解决方案,而光作为一种信号,是可以被精准量化度量的,通过光,可以看到底妆的本质,可以度量皮肤状态,还可以结构底妆与皮肤间的作用机理,从而指出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精准的产品解决路径。

7.jpg

blank mel半分一肌肤光学实验室负责人 陈刚

总体来看,首届唯美工程师论坛从多角度解读了化妆品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探讨机会与挑战。在未来,除了创新商业模式和优化管理之外,研发与技术应用已然成为驱动中国化妆品企业群体崛起的必由之路。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