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时隔两年,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区换帅

李硕|作者|2024-06-06 11:16:23
转载
2022年和2023年,这家韩妆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接连下滑30%、20%。

5月31日,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官宣任命朴泰镐(Taeho Park)为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发展与管理。

朴泰镐于2000年加入爱茉莉太平洋,负责零售业务发展、品牌管理等领域;2020年,他成为爱茉莉太平洋零售部部门长;2022年,他被任命为爱茉莉太平洋事业企划部部门长。

1.png

△朴泰镐

爱茉莉太平洋自1992年中韩建交之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引入雪花秀、兰芝、悦诗风吟、吕、魅尚萱、梦妆等品牌。

朴泰镐之前,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曾由高祥钦、黄永慜担任,分别任职八年、两年。

2013年10月加入爱茉莉太平洋后,高祥钦便开始执掌集团中国团队,直到两年前的2022年1月,黄永慜接替高祥钦,成为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

受内外部因素影响,黄永慜在任的两年中,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市场业绩承压。

2022年,爱茉莉太平洋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30%;2023年,爱茉莉太平洋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20%。

今年一季度,爱茉莉太平洋大中华区营收148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同比下降19.3%。

2023年财报中,爱茉莉太平洋将中国市场业绩下滑归因于品牌更新、线下门店重组、渠道库存缩减等。

2.png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大中华区占据爱茉莉太平洋总销售额的16.3%,上年同期占比为20.1%,尽管占比下滑,但其仍是爱茉莉太平洋最大的海外市场。

为扭转下滑态势,近两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悦诗风吟、雪花秀、兰芝等品牌在中国落地了一系列革新举措。

今年一季度, 兰芝通过更新畅销产品——第四代雪纱隔离,满足客户需求,得益于新兴平台的强劲表现,品牌线上销售额达成增长。雪花秀则通过专注重点产品——浓缩人参系列,实现线上销售增长。同时,雪花秀还通过举办美容类活动和推出VIP专属产品(Ultimates系列)扩大百货渠道客群。

若将时间线拉长,爱茉莉太平洋自2022年已进入转型期。当年,悦诗风吟将品牌定位从“自然主义”调整为“功效性自然主义”,并在“早C晚A”趋势下,上市了一款主打控油祛痘的“A白瓶”(全称:悦诗风吟视黄醇修颜精华液),为品牌转型打下头阵。

2023年进博会期间,爱茉莉太平洋将“科技+自然”主题作为展出重点。雪花秀展出了“菁典臻秀”系列;梦妆首发了全新补骨脂酚毛孔控油紧肤霜;转向强化高功能性产品线的悦诗风吟首发了其全新胶原多肽绿茶神经酰胺塑弹霜。

3.jpg

“相较于其他地区,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对于包括抗老在内的皮肤保养更加关注。发达的社交网络也让化妆品的产品信息更加透明,从而也催生出一批研究产品功效的KOL和护肤爱好者。” 前任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黄永慜曾表示。

“品牌形象重塑”“拓展高功效品”“加码电商”……一定程度上,爱茉莉太平洋的转型动作代表了诸多韩妆品牌在中国的整体革新方向。

2010年以来,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三个阶段:2012年—2016年的高速发展期;2017年—2021年的式微期;以及从2022年开始的转型期。

长期以来,韩妆品牌善于通过新品快速迭代抓住消费者的眼球,热销产品以当季爆款产品为主,产品生命周期往往随市场热点更迭。2017年后,韩妆逐步卸掉了文化滤镜,加之渠道转型、本土品牌崛起等多重因素,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逐渐遇冷。

当前,对韩妆而言,急需将“长期主义”放在更重要位置,从品牌内涵、产品矩阵、数字化营销入手,重新与中国消费者建立沟通。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