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开年仅半月,欧莱雅也“动手”了

化妆品报||2025-01-17 11:50:01
原创
年年涨,成惯例。

文丨孙晓燕

近日,有关各国际美妆集团涨价的消息在化妆品行业内引发讨论。一业内人士对化妆品报表示,欧莱雅集团将于2月1日起涨价,覆盖兰蔻、科颜氏、Prada等品牌,涨价幅度在5%-14%左右。其中,以兰蔻为例,其代表产品之一的兰蔻持妆粉底价格由470元上调至490元;口红类产品由360元上调为380元。

在“涨价”成国际美妆集团惯例的当下,2025年伊始,不止欧莱雅,已然有许多美妆集团再次向产品价格“动手”。

此前,已有多个美妆品牌、集团宣布上调产品价格。1月10日,日妆巨头资生堂集团便发布多则公告,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原因,其将从2025年4月17日起对资生堂、CPB、inoui三个品牌的部分商品的销售价格进行调整。其中,资生堂品牌有超30款产品将提价,涵盖洗面奶、化妆水、防晒、化妆刷等多个品类,涨幅约在5%-40%不等,如SHISEIDO Ultimune 强力护手霜价格由2200日元(约合人民币103.34元)上调至3080日元(约合人民币144.68元),涨幅高达40%。另一高端品牌CPB本次调价涉及面霜、防晒、粉底多个品类,产品普遍涨幅约为4%-15%。

1.png

化妆品报通过咨询HERMES爱马仕香水美妆官方旗舰店客服得知,爱马仕美妆线于去年12月30日便调整了部分产品价格。

另外,多名韩代发文称,LG生活健康于1月1日起全线上调价格、涉及whoo后、苏秘37°(SU:M37°)、欧蕙等品牌。

2.jpg

图源小红书

希思黎柜姐也发文表示,该品牌于今年一月起全线涨价,并发出了价格调整明细。

3.png

图源小红书

事实上,国际美妆品牌每年涨价似乎已经成为“惯例”,开年和年中成为各国际美妆集团普遍的调价时间节点。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起,雅诗兰黛集团便已开始“一年两涨”。对于原因,雅诗兰黛集团也曾多次表示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在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当下,“吃喝住行”各方面似乎都打起了价格战,美妆也不例外。市面上出现了各类平价好用的美妆产品,大众美妆市场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何各国际美妆集团反而“逆其道而行”打起了“反向价格战”?

一方面,维持品牌高端调性是其提价的重要原因。“作为国际大牌,他们要通过涨价保持品牌调性、维持定位高端化的品牌形象,”一业内人士对化妆品报表示,“对于这些品牌的受众而言,或许所谓‘平替’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提价”也成为各家国际美妆品牌提振业绩的重要一步棋。在宝洁的财报中,曾多次提到“定价上涨带来的销售增长”,在其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4年7月-9月,下同)报告中也不例外。不难看出,提价已然成为宝洁维持增长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涨价策略为宝洁有机增长额带来的增长幅度不断降低,从此数据中也可看出,提价策略已经逐渐“失灵”。2025财年第一季度报中宝洁也指出,1%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销售额增长,已经被不利的海外市场完全抵消。

与宝洁有相似处境的还有雅诗兰黛。此前,从涨价后的财报来看,雅诗兰黛的业绩都有所增长。去年7月,雅诗兰黛再次提价。但这一次,涨价策略“失灵”了。根据此次提价后雅诗兰黛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报告,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第一季度,集团净销售额下降4%,有机净销售额下降5%,同时,报告期内,雅诗兰黛净亏损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亿元)。

因此,涨价是短期内“回血”、提振业绩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品牌调性,强化用户对于品牌定位认知的核心策略。但在消费者日趋追求“性价比”,对价格愈发敏感的当下,频繁的涨价是否还是“提振业绩万金油”,似乎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编辑:邹欣晨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