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邹欣晨
2月1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突然宣布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一言既出,整个加拿大美妆行业登时掀起惊涛骇浪,而加拿大本土美妆品牌的创始人们也立即行动起来。
短短两天内,他们就成立了“加拿大独立美妆品牌联盟”(Shop Canadian Indie Beauty Collective),并创建了一个网站,上面列出了覆盖身体护理、香氛、护发、彩妆和护肤品等九个大品类在内的加拿大本土美妆品牌。该网站由最初组成联盟的20位加拿大美妆品牌创始人共同出资搭建,并聘请了专业公关人员在加拿大国内为其进行宣传推广。
△截自加拿大独立美妆品牌联盟官方网站
“事情进展得快如闪电,”联盟成员、护肤品牌Sahaja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丽莎·马坦(Lisa Mattan)表示,“我认为这展现了加拿大美业人的团结与拼搏精神。”
特朗普声称,其向加拿大征收关税的理由是“非法移民和毒品构成的特殊威胁”,但当地美妆品牌创始人、零售商和投资者担心,在消费者已对通货膨胀感到反感的当下,关税可能迫使他们在压缩利润空间或涨价之间做出选择,从而进一步引发美妆消费者的厌恶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对加拿大发起的新关税政策于本周二(3月4日)生效前,严重依赖美国出口的加拿大本土美妆品牌已争相将产品运往美国仓库。这些品牌还与加拿大美妆网红、KOL和零售商联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购买加拿大货”的宣传活动。
“我们能看到,加拿大人的反应异常激烈,不管是美业从业者还是消费者。”加拿大品牌Cheekbone Beaut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珍·哈珀(Jenn Harper)表示。该品牌近期不断在Instagram上发布内容,强调自己是丝芙兰加拿大门店中唯一一家加拿大本土彩妆品牌的“正统血脉”,并转发头部网红与KOL整理的加拿大美妆品牌清单,呼吁消费者“多买加货”。
而丝芙兰加拿大的Instagram官方账号评论区也被当地消费者要求推荐本土品牌的呼声淹没。“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哈珀补充道。
01
美妆创业之都
作为M·A·C、Deciem和Ilia Beauty等全球知名美妆品牌的诞生地,加拿大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蓬勃发展的“美妆创业之都”。对于当地新生美妆品牌而言,在加拿大打出声量后,下一步出口美国是必然选择,且通常在其品牌商业模式设计之初就被纳入规划。
“我们从创立第一天起就瞄准国际市场,必须同时控制两个地区(美国和加拿大)的数字营销支出,”风险投资公司Top Knot Ventures(投资了Sahajan和Everist等加拿大本土DTC美妆品牌)的创始人马尼卡·布莱恩(Manica Blain)表示。他认为,这种双市场思维让加拿大美妆品牌创始人“极具韧性”,且“不惧挑战”。
以加拿大本土护肤品牌Sahajan为例,其大部分销售额几乎“平分秋色”地来自加拿大和美国,仅有2%的销售额来自这两个国家之外的其他地区。
“对加拿大美妆品牌来说,快速进入美国市场至关重要,”马坦指出。除了市场规模庞大之外,打入美国市场还意味着获得当地媒体和网红的认可。“这种决心正是支撑加拿大成为“美妆创业之都”与‘创新中心’的关键。”
一些美妆品牌创始人和投资者认为,那些仅在加拿大生产的小型独立美妆品牌无法像欧莱雅等大型跨国美妆集团那样迅速转移业务。关税的影响程度仍有待观察——例如,允许800美元以下订单免税的“最低限度豁免”条款(此前该条款曾被短暂取消,后对中国恢复使用,但注明最终仍将生效)是否适用于加拿大商品?关税是基于批发价还是零售价征收(这将显著影响利润)?
本周二,特朗普政府发布针对加拿大关税的行政令称,一旦“建立起完善的征税系统”,最低限度豁免将终止。
加拿大美业人通过海外时尚财经媒体《Business of Fashion》(下称《BoF》)发声称,这一影响将不仅限于在美销售的加拿大美妆品牌——因为加拿大政府宣布的对等报复性关税措施和当地消费者发起的抵制活动,可能重创美国品牌在加业绩。
近年来,加拿大一直是美国品牌及零售商的重要市场:据业内人士向《BoF》爆料,丝芙兰2023年在北美地区斩获的100亿美元收入中,足足有20亿美元来自加拿大市场的贡献,但丝芙兰未予置评。
02
“抵制美货!”
加拿大掀起“美妆爱国主义”浪潮
为应对关税,加拿大美妆行业开始掀起“购买加拿大货”的爱国情怀。例如,Sahajan制作了多支广告和社媒内容,强调自己的“加拿大血统”。其中一则广告以加拿大国旗为背景,创始人马坦出镜呼吁“支持加拿大品牌从未如此重要”。与此同时,加拿大本土彩妆品牌Nudestix则在其Instagram账户上发布了自己整理的加拿大美妆、时尚和家居品牌清单,并鼓励粉丝购买这些“加拿大国货”。
“这是加拿大品牌高举本土旗帜、放大声量的绝佳机会,”马坦表示。
当地美妆零售商也纷纷加入这一爱国浪潮中。加拿大美妆集合店The Detox Market在其官网首页挂出“加拿大纯净美妆”横幅,点击链接即可跳转至如身体护理品牌Sidia、纯净护肤品牌Three Ships等加拿大本土品牌的精选页面。
但呼吁消费者“抵制美货”,并不代表这些加拿大品牌想要抵制美国客户。
为维持价格稳定,加拿大本土美妆品牌纷纷争分夺秒地赶在关税生效前,将产品运往美国境内的第三方仓库。“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将涨价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布莱恩说。以Sahajan为例,该品牌已提前转移了三个月的库存至美国本土仓库。
尽管如此,这些只是短期解决方案,而长期前景仍不明朗。加拿大的美业人对“关税将推动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繁荣”的说法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这一说法于美妆行业而言无异于痴人说梦。
“你需要逆向研发产品,并从头开始,”Ilia Beauty的品牌创始人萨沙·普拉夫西奇(Sasha Plavsic)说。该品牌的部分产品在加拿大生产,同时在全球多地设有工厂,包括美国和欧洲。她指出,产品开发的平均周期为两年,“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到那时贸易战可能早已结束。”
即便这一紧张局势在未来数月有所缓和,这场加拿大美业的“爱国运动”也已极大改变了加拿大品牌创始人、零售商和投资者对增长方向的思考。他们表示,未来将更快探索其他地区的市场,而非在品牌启动时只盯着“自己的南方兄弟”。
若25%的关税持续,加拿大美妆品牌将迎来艰难的一年。
“这绝对会扼杀小企业,100%确定,”Cheekbone Beauty的哈珀直言,“这对经济毫无益处,只会加剧通胀,让所有人——无论是加拿大人还是美国人——为商品支付更高价格。”
编辑:杨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