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2025线下生死局如何突围?这十个观点振聋发聩

化妆品报||2025-08-21 18:29:51
原创
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线下零售的逻辑已变。

2025年,即时零售风生水起,线下门店获客难的困境进一步加剧,线下渠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吸引人进店?如何纳新留客?这是线下零售普遍需要破解的难题。

作为深耕化妆品行业20多年的“老兵”,朱向兵2013年创立了小蜜坊品牌,多年来深耕润唇膏领域,“十二年只卖润唇膏”。在8月18日于成都举办的2025化妆品(中国)百强连锁会议上,朱向兵围绕“2025线下生死局”的话题作了演讲,分享了他对化妆品线下渠道的行业洞察与独到观点。以下为演讲的主要内容。

图片

△上海小蜜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向兵 

演讲伊始,朱向兵首先回顾了四十多年来线下渠道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1989年,整个中国化妆品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时代。1979年义乌流通批发市场诞生,在这十年中,中国陆续诞生了各个地方著名的流通批发市场,这个时期整个中国的化妆品销售的线下渠道,主要的载体就是流通批发市场。

图片

第二个阶段是1990-1999年,中国化妆品的线下渠道新兴力量涌入,连锁超市渠道兴起、国际KA卖场、国际百货等纷纷进入中国,中国第一家超市诞生于东莞,家乐福、好又多等超市和百货都在这个时期诞生。

第三个阶段是2000-2015年,至此进入中国线下化妆品渠道最辉煌的15年,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阶段,CS渠道从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到2015年,严格意义上是到2016年走向了巅峰;屈臣氏从2005年国内达到100家店,大概在2015年生意也到达巅峰。同时,货架电商从诞生开始逐步成为重要的力量。2013年微商诞生,2015年传统品牌纷纷进入超市,包括包场和KA卖场、百货商场渠道,便利店得到规模化发展。

图片

再看一下最近的十年,2016-2025年,CS渠道从2016年开始出现颓势,2018年问题就彻底激化,2018年,电商渠道占比首次以29%超过线下CS渠道的27%。超市、百货商场全面进入了衰退期。从2020年开始,传统货架电商的市场份额被抖音、小红书等新兴电商势力不断蚕食,速度急剧放缓。以抖音为代表的兴趣和信任电商从萌芽的发展逐步成熟壮大。

在谈及新零售渠道时,朱向兵认为,在大卖场的渠道上,新零售以“小刀割肉”的方式分割出更多的线下新零售业态,比如说百果园抢了超市的苹果生意,钱大妈可能抢了超市的猪肉生意,零食很忙可能抢了超市的零食区生意等等,于是诞生了很多新的零售渠道。通过线下仓配一体或者仓配售一体,以30分钟送达为模型的即时零售兴起,到今天进入了全面混战的阶段。

“中国化妆品到今天为止,绝大多数诞生的品牌都是时势造英雄,很少英雄造时势,因为我们都是跟着中国的渠道发展走到今天的状态。”朱向兵在总结线下渠道发展历程时如是说。随后,他分享了其对中国当下渠道现状的十个观点与思考。

第一,零售连锁已经从早期的“物以类聚”过渡到“人以群分”的状态,越垂直的零售连锁越艰难。以前是以专业店铺垂直品类聚客,现在则是以特定圈层的用户匹配他们需要的一站式货品聚客。他直言:“早期我们卖化妆品越集中越垂直,就能把顾客记忆聚焦过来,但是今天我们要以用户为中心,从物以类聚过渡到人以群分,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要为这个特定圈层的人去匹配一站式的货品来聚客。”

第二,不以用户为导向,以收取品牌或供应商费用为模型的线下连锁模式到头了。胖东来不收费,胖东来很火;家乐福收费,家乐福挂了,就这么简单,永辉现在做调改不收费,所以大家挤破头。

第三,不以用户为导向,单纯以利润驱动的线下连锁模式到头了。以前门店希望10元进货卖100元,不考虑消费者,但如今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的信息筛选产品,很多店家关于价格差的理念已经不成立了。

第四,美妆新零售渠道正式进入衰退元年。高度同质化的货盘,成量化的货盘注定了销售碎片化,生意很难获得增长。他认为,中国的美妆的新零售渠道分层定位将是必然,可能会走H&M、优衣库、Zara这种风格,根据不同的用户客群来做自己的差异化。

第五,化妆品流通渠道会重新崛起。朱向兵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新锐国潮品牌的低毛利结构不具备传统终端品牌的毛利分配机制,这会促使其走向流通市场,让流通市场再次繁荣。

2、经济低迷,消费者分流,店铺不愿意承担货品周转的压力,宁愿去流通市场拿货高速周转。

3、生意从原先某渠道一家独大,被拆解到各个毛细血管,促使各个品牌打破终端封闭模式,实现无缝隙覆盖实现生意规模。比如说原先做一个CS就够了,后来拆解了很多渠道,就产生了纠纷。

4、传统的人力服务成本过高,与渠道规模不足下的利润不成正比,也会促使传统流通市场走向繁荣。

第六,由于中国地缘纵深,单品牌的护肤体验店尚有一席之地,未来不失为一种职业型投资。在中国,护肤品类目已经进入寡头时代,未来再想花小钱搞大事业已经不太现实,中国现在进入到职业型创业阶段。“如果是纯卖货,我的建议是要么在当地开大店,足够大,足够全,要么就开小店。”

朱向兵以在县城开一家店为例,比如当地的人均收入是5000元,但开一家店一个月能赚8000,那么很多人宁愿选择开店,一则他是老板,二则他有更多的自由。开单品牌护理店,在未来更多的是一种职业型投资。

第七,做生意最大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隔壁老王,其实生意越来越差的核心问题在于跟不上一直变化的消费者。朱向兵分析说:“今天随处都是购买渠道,我们要问问为何消费者不选择我们这个连锁购买?我们与竞争对手到底有什么不同?当功能价值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在情绪价值、效率、专业度、服务甚至场域提供了什么?”

第八,坚持以用户思维为决策抓手,以流量+复购一体的思维进行选品,高品质、高颜值,好货不贵永远是这个世界的主流。很多店家一天到晚在讨论毛利够不够,这个店员有没有贴花,这样的思维都是错的,因为没有他们考虑消费者为什么买这个东西,所以一定要坚持以用户思维为导向和决策抓手。

“胖东来,山姆,包括上海现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奥乐齐,在各自的领域都受到用户实打实的追捧。它们为什么生意这么好?”朱向兵认为,它们的共性是,带来软性的、有精神内涵、有价值观和独特审美的精雕细琢的好产品,从而获得用户的认同。当各类目市场价格内卷到令人绝望的时候,去山姆会员店、胖东来和奥乐齐看一看人山人海,或许可以找回一点“相信”的力量,相信品质是用户追求美好生活的根基。

第九,做零售就是顺应质价比需求。零售商总要两者占一头优势:要么把更好的货卖给消费者,要么把好货更便宜地卖给消费者。

第十,连锁零售插上即时零售这一翅膀,实体终将迎来新的复苏。未来的电商是即时零售电商的天下。大家不用担心抖音、拼多多这些(威胁)。今年夏天,美团、京东、淘宝饿了么等搅局外卖平台的这场骑手之战,背后的本质是即时零售之战,所有的百强连锁都应该更好地进入(这个战场),因为这是中国电商的终极之战,也是线下实体店未来必须具备的O2O能力的一战,这一战将打破传统的有限货架到无限货架的边界,线下零售转型最大的机会就是这条路。

朱向兵在演讲中表达了对线下实体零售转型的期望:“我希望未来的线下零售能积极拥抱即时零售。我相信,我们曾经号称有17万家的化妆品店,依然是中国化妆品线下最广阔的零售毛细血管。”

“世上没有弯路,都是我们该走的路。”“不要害怕归零和谷底。”在演讲的尾声,朱向兵以这两句话与现场嘉宾共勉。他坚信,每一次跌落谷底都会像《易经》里面的否卦一样否极泰来,既然曾经辉煌过,既然会高高弹起,那么纵使是万丈深渊,下去,也是鹏程万里。

文字整理:杨敬玲

编辑:李嘉馨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