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邹青颖
昨日(8月7日),高丝集团披露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半年报。
期内,高丝销售额16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8.19亿元),同比增长0.9%,扣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1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51亿元),同比下滑17.7%。
高丝指出,集团销售额上涨,得益于黛珂和澳尔滨品牌在日本市场的销售额大幅提升,抵消了中国市场销售额的下滑。
营业利润下降则由于销售、行政和管理费用(SG&A)增加,而该费用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新合并的泰国化妆品企业Puri Co., Ltd.所产生的商誉摊销和其他费用,以及Tarte品牌物流费用上升。
在化妆品领域,由于澳尔滨品牌及中国大陆的营业利润增长,没有完全抵消中国旅游零售业务及Tarte品牌的营业利润下降,整体营业利润呈下滑趋势。
化妆品部利润下滑20%
从业务板块的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高丝在化妆品事业部及其他部门的销售额实现增长,但化妆品事业部及美容事业部的营业利润则出现下滑。其中,化妆品事业部期内销售额达到了127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31亿元),同比微增0.9%;营业利润9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3亿元),同比下跌20%。
高丝表示,随着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开始显现,中国大陆恢复盈利。同时,北美线上渠道销售的上升抵消了线下销售的下降,Tarte销售在Q2反弹,进而抵消了其Q1在北美市场的低迷。然而,在当下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中,旨在保持强大品牌影响力的营销费用增加,以及更高的物流成本,对Tarte的收益产生了不利影响。
美容事业部销售额较上年同期持平,录得3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核心利润3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同比下滑3.4%。其中,Visée、FASIO销售额较低,CLEAR TURN受冲击,但MAKE KEEP表现强劲。
其他部门销售额涨幅最大,同比增长17.4%至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0.63亿元);该部门也是三大部门中核心利润呈正增长的部门,上涨26%至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0.34亿元)。
财报显示,超高附加值与高端类别销售额均有所增长。
在超高附加值类别中,黛珂、JILL STUART等品牌的销售额下降,这被澳尔滨及Puri Co., Ltd.销售额的首次纳入抵消。尽管黛珂在日本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不足以抵消亚洲市场销售下滑。
在高端类别中,核心品牌雪肌精在日本的销售额与上年同期持平,在其他地区有所增长,因此该品牌总销售额上涨。
亚洲市场仍在下滑
北美市场增速放缓
从地区来看,日本市场仍然是高丝的主要销售市场,今年上半年销售额1047.6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04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5.28%,同比增长3.6%,涨幅最大。
高丝表示,虽去年下半年需求有所回升,但销售额仍保持稳定,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平均消费支出下降,以及日本游客数量增长放缓,Q2日本对外国游客的销售额增长放缓。
北美市场同比上升1.2%至308.3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2亿元),但较上年同期39.6%的涨幅明显放缓。
财报显示,目前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在关税上调之前,3月的需求激增支撑了经济增长。而自4月以来,由于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下降,美国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化妆品的商业环境面临挑战,尤其是中高端品牌。
亚洲市场销售额则同比下降9.6%至210.8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7亿元),仍是四大市场中降幅最大的地区。
其中,中国市场(不包含旅游零售)同比下滑7.3%,Q2下滑9.6%。高丝表示,尽管比上年同期销售额有所下降,但销售仍按原计划进行。销售额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集团改革减少了店铺数量,以及为避免过度竞争,对3月和6月电商大促销售策略进行了调整。此外,高丝坚定承诺2025年中国将恢复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中国市场发展,高丝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中国高丝董事长兼总经理篠原和行在前不久的恳谈会上首次系统性地披露了高丝在中国市场的核心战略。其核心是依托黛珂和雪肌精两大品牌,通过高端化与大众化双轨并进,并以科技创新与深度本土化为支撑,最终实现集团“Your Lifelong Beauty Partner”的愿景。
此外,为了更迅速地响应本地市场需求、消费偏好、理念及潮流变化,高丝正考虑未来与中国当地OEM(代工生产)及ODM(原始设计制造)企业展开合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