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莹
昨日晚(8月28日),上美股份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公告。至此,中国头部美妆上市公司2025上半年财报已全部发布,2025上半年中国美妆十强也随之出炉。
据《化妆品报》统计,剥离非化妆品业务后,2025上半年,中国营收前十的化妆品公司依次是珀莱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巨子生物、毛戈平、水羊股份、贝泰妮、逸仙电商、丸美股份、福瑞达。10家公司上半年营收总体量达282.94亿元,去年同期中国美妆前十营收总额为257.35亿元,同比增长9.94%。
其中,珀莱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依旧稳居前三,巨子生物以31亿元的亮眼成绩排行第四,毛戈平以31.28%的最大增速跃居第五,水羊股份稳健增长,保持第六,贝泰妮降至第七,逸仙电商、丸美股份、福瑞达分别排行第八至第十位。
01
十强格局稳中有变
珀莱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稳居前三
和去年同期对比,2025 年上半年,中国美妆十强格局有稳有变。前三名格局稳定,保持不变。
珀莱雅公司以53.62亿元的营收继续领跑,不过增速为7.21%,相对以往有所放缓。作为国货美妆标杆,珀莱雅靠多品牌矩阵与线上渠道深度运营筑牢根基。主品牌虽微降,但彩棠录得7.05亿元营收、同比21.11%的增长;Off&Relax更是获得2.79亿元、同比102.52%的爆发,由此撑起增长版图,功效护肤与新兴个护品牌的发力,为其长期发展注入活力。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同比增长17.29%,旗下韩束在抖音等新兴电商渠道大获成功,上半年营收额达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newpage一页表现同样出色,上半年营收实现倍式增长,同比暴增146.5%至3.97亿元。
上海家化营收34.78亿元、同比增长4.75%,凭借佰草集“大白泥”等大单品线上破亿,玉泽抖音自播GMV翻倍,在巩固线下的同时拓展线上,推动品牌年轻化,整体已走出低谷重回增长。
巨子生物以31.03亿元、同比22.50%的成绩升至第四。作为功效护肤“黑马”,可复美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22.7%,可丽金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26.9%,在敏感肌等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使其专业皮肤护理业务表现突出。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同比大增31.28%,成为十强“增速王”。聚焦彩妆,凭借东方美学定位与高端市场深耕,线上在抖音等平台大促表现亮眼,线下专柜拓展与体验式营销同步推进,品牌声量与市场份额齐升。
水羊股份营收25亿元、同比增9.02%,保持稳定。通过“自有品牌 + CP 品牌”双驱动,EDB等高端品牌与美斯蒂克等海外品牌协同发展,线上抖音渠道营收9.98亿元、同比增16.11%,同时也在线下拓展高端门店,多维度拓展市场。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排名第七。作为曾经的“功效护肤龙头”,虽薇诺娜宝贝破亿、瑷科缦增长93.89%,但受行业竞争、战略调整影响,整体增长遇阻,急需在产品创新与渠道策略上破局。
逸仙电商、丸美股份、福瑞达分别以19.2亿元、17.69亿元、10.94亿元位列第八、第九、第十。逸仙电商护肤业务占比超彩妆,达53.5%,Galénic等品牌增长强劲,品牌升级与渠道优化见成效;丸美股份营收增30.83%,丸美、恋火双品牌增长,眼部与彩妆产品发力,品牌年轻化有突破;福瑞达营收降7.73%,虽在玻尿酸领域有潜力,但需应对市场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华熙生物2025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无缘此次十强。
总体而言,2025半年中国美妆十强呈现“头部稳中有进、中部加速突围、部分企业承压调整”的分化格局:珀莱雅等头部企业凭借综合优势延续强势;巨子生物、毛戈平这类细分领域玩家靠特色快速崛起;也有部分企业因各种因素增长乏力,需通过战略、产品、组织的变革,在竞争中寻得新机遇。
02
6家企业线上营收占比超70%
从2025上半年中国美妆十强财报数据来看,“线上渠道为核心增长极”已成为头部企业的共性——十强中6家企业线上营收占比超70%,部分企业更是突破95%,线上不仅是“主战场”,更是决定营收规模与增速的关键变量;而围绕不同平台特性的精细化运营,则成为企业分食流量红利、拉开竞争差距的核心手段。
其中,珀莱雅公司线上收入占比高达95.39%,彩棠针对天猫创新货品组合、应用AI工具挖掘高价值流量,抖音端以达人驱动为核心、自营直播承接流量,实现多平台精准适配。
上美股份更是凭借韩束在抖音的强势表现,连续六次蝉联抖音美妆TOP1,上半年GMV达34.4亿元,超去年全年规模,将新兴电商渠道的流量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营收增长。
毛戈平线上收入首次超过线下,占比达51.4%,抖音平台在38大促、618 期间均登顶彩妆类目榜首,淘天、京东等平台同步发力,形成全平台覆盖。
就连此前依赖线下体验的逸仙电商,线上渠道也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且通过护肤品牌在抖音的增长,进一步夯实线上基本盘。
这种“线上依赖”并非简单的流量堆砌,而是企业针对不同平台特性定制运营策略的结果——天猫侧重品牌形象与会员复购,抖音侧重内容种草与即时转化,京东侧重品质用户与物流体验,各平台各司其职,共同构筑线上增长矩阵。
线下渠道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从“规模扩张”转向“精准补位”,成为品牌高端化与体验感提升的重要抓手。上海家化虽线上增速亮眼,但线下仍在主动布局新兴渠道,新增40个成长型经销商,开拓4.1万家终端,将县城以上市场覆盖率提升至92%,同时通过“万店万堆”策略强化终端动销,让线下成为品牌下沉与消费者触达的补充。
毛戈平在线下持续升级专柜形象,入驻北京SKP、重庆星光68等高端商场,还在杭州湖滨步行街开设品牌形象旗舰店,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专业试妆服务,巩固高端彩妆品牌定位;水羊股份则为 EDB(伊菲丹)布局核心商圈直营门店,截至上半年已开设8家,以高奢装修风格匹配品牌定位,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 的协同。
即便线下占比最低的珀莱雅,也未完全放弃线下,而是通过优化门店结构、聚焦核心商圈,维持品牌线下存在感。
此外,“线上线下数据打通”的趋势也逐渐显现。巨子生物构建了覆盖医疗、零售、社交电商等多场景的全渠道网络,线下产品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超过13万家连锁药房门店和约6000家CS/KA门店,线上则通过天猫、抖音等平台开展销售与推广,线上线下形成“专业背书+大众销售”的互补,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上海家化也通过线上爆品(如佰草集“大白泥”)与线下终端联动,让线上种草的消费者能在门店获得实物体验,强化消费决策信心。
整体来看,2025上半年美妆十强的渠道策略,已从“单一渠道发力”转向“线上主导、线下补位、全渠道协同”的成熟模式,而“精细化运营能力”与“平台适配度”,则成为决定企业渠道效率与营收增长的核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