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

以服务深度为核心,她只用心守好5家店!

化妆品报||2025-09-17 10:11:06
原创
小而美,也能走得远。

文|钱莹

在化妆品CS渠道受线上分流、消费习惯变迁冲击的当下,许多门店面临客流下滑、利润压缩的困境。为获得可观利润,不少门店选择以“扩张数量”的路径抢占市场,靠“规模效应”取胜几乎成了行业共识。

但在福州,有一家深耕行业14年的化妆品连锁店——红妆美妆,凭借清晰的社区定位、“前店后院”的模式以及对服务与品质的坚守,只靠5家店,以突出的高客单价实现了可观利润。

这种模式也成为区域CS渠道发展中的一个缩影。近日,化妆品报对红妆美妆创始人吴小红进行了专访,探寻其在行业变革中“小而美”的发展生存之道。

01

从单店零售到五家“前店后院

服务占比超六成

回溯红妆美妆的发展历程,其起点是2012年底一家仅十几平方米、启动资金10万元的化妆品零售店。彼时,单纯依靠卖货赚差价仍能实现可观盈利,但吴小红敏锐地意识到,“靠卖货难做大单,只有沉淀客户、延伸服务项目,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2014年到2015年,红妆美妆率先转型“前店后院”模式,成为行业内较早布局服务的化妆品店。如今,红妆美妆已拥有五家门店,且均扎根中大型社区。“中大型社区消费力稳定,且能覆盖周边1-2公里的精准客群,符合我们服务邻里的定位。”吴小红介绍道。

在化妆品报走访的其中一家门店里,一楼是零售区,面积约20平方米,以售卖化妆品为主;二楼是护理区,标配5张护理床,承担美容服务功能,后院面积远大于前店。进入二楼护理区需要更换拖鞋,这一环节特别温馨,让顾客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作者到店参观时,恰逢遇到有顾客做完护理出来,吴小红热情地与其打招呼,对顾客的情况了如指掌。

吴小红强调了服务的重要性,比如“私密项目需要独立环境,这是服务体验的基础”。经过多年打磨,目前红妆美妆后院服务的收益占比已达六成,前店零售占比四成,“服务已成为门店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抗线上冲击的关键”。据透露,红妆美妆的坪效很高,综合毛利约为60%。

02

35-55岁为主力

亲民价+精简SKU应对消费降级

在消费分级与降级并行的市场环境下,红妆美妆的客群与选品策略极具针对性。其核心客群锁定在35岁-55岁的社区女性,这一群体对美容服务接受度高,且消费相对稳定。

从消费能力来看,该客群单次护理消费约200-300元,年均在红妆美妆的消费额集中在1.5万- 2万元,部分高净值客户年消费可达十几万元。这一数据背后,是红妆美妆对客群需求的深度挖掘,“除了基础面部护理,我们还延伸了身材管理、养生等项目,满足客群多元化需求”。

且红妆单次护理200-300元的平均消费价,与专业美容院形成差异化优势,精准匹配下沉市场需求。在福州,巴厘岛、克丽缇娜等专业院线标杆品牌,基础面护单次超500元,叠加仪器操作达八九百至上千元,高端项目或年套餐客单价破万,部分高净值客群年均消费甚至达百万元,高门槛让普通消费者却步。

选品方面,红妆美妆走的是“精简+亲民”路线。目前门店的SKU精简到了400多个。“精简SKU能减少库存压力,也能让我们更聚焦核心产品”。同时,为应对消费降级,红妆美妆将产品均价控制在200-300元,且优先选择“不破价”的品牌。“线上价格透明,我们会避开价格混乱的产品,避免客户比价后流失;但即便如此,线下价格仍会略高于线上,这也是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决定的。”吴小红说。

值得注意的是,红妆美妆的选品完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非追逐热门。“我们不盲目跟风‘网红品’,而是根据35-55岁客群的肤质、使用习惯选品,且以本土龙头品牌为主,进口品占比极低,”吴小红表示,“有些品牌我们已经合作了十几年,客户用得安心,我们也能保持稳定的供应链。”

03

前店后院协同实现双向引流

线上布局仍在探索

作为线下门店,红妆美妆不可避免地受到线上电商、代购的冲击,其中前店零售的 “重灾区”集中在面膜、身体乳、防晒霜等标准化品类。“线上能以更低价格、更便捷的方式买到这些产品,我们很难竞争,所以必须靠服务留住客户”。

为实现前店与后院的协同,红妆美妆设计了一套引流策略:一方面,针对后院储值客户,赠送只能用于前店消费的现金券,将服务客户转化为零售客户;另一方面,针对前店消费客户,设置“满599元送价值200多元的后院护理” 的活动,引导零售客户体验服务。“送的护理是完整流程,不精简步骤,目的就是让客户感受到后院的服务价值,从而转化为长期服务客户。”吴小红补充道。

此外,红妆美妆也在尝试线上布局,目前已在美团、抖音等平台上架产品,但尚未深入开展内容运营。“线上是必争之地,不做就没人知道,但我们目前还在摸索阶段,主要还是以稳为主,不会盲目投入。”

04

视团队为“第一客户”

员工晋升从内部提拔

在红妆美妆的发展逻辑中,团队是比客户更核心的资产。“团队是我的第一客户,没有稳定的团队,就没有稳定的服务质量。”吴小红强调。

红妆美妆的团队建设有两个核心原则:一是优先内部提拔,二是系统化培训。“我们的美容师大多从内部提拔,很少空降外部人员。内部员工熟悉门店的运作体系,知道如何从前端引流到后端,也了解客户需求;而外部人员即便专业,也需要很长时间适应我们的模式。”她说。

同时,红妆美妆成立了专门的招聘与培训部门,针对新员工开展手法、产品知识、客情维护等全方位培训,“一个员工从入职到上手,需要3-6个月才能相对熟练,比单纯的零售门店培训周期长得多,但这是服务质量的保障”。

目前,红妆美妆每家门店的标准配置4名员工,且为员工缴纳医社保,“虽然人力成本高,但稳定的团队能减少人员流动,也能让客户感受到持续的服务”。

05

小而美,也能走得远

从2012年到2025年,14年的行业深耕让红妆美妆形成了自己的“生存哲学”——坚守品质与服务初心,不盲目扩张,不随波逐流。

“有两个原则我们从未变过:一是产品品质,绝不卖低成本、低质量的产品;二是服务公平,无论客户消费多少,都能享受一样的待遇,”吴小红表示,“美业是有福报的行业,我们要对得起客户的信任。”

对于未来,红妆美妆的核心策略仍是“求稳”。“福州市场竞争激烈,人口只有四五百万,且渠道分散,再加上经济环境的影响,现在不是扩张的好时机”。

在化妆品行业追求规模化、连锁化的当下,红妆美妆或许不是“大而强”的代表,但它的发展路径为区域化妆品专营店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巨头环伺、线上冲击的市场中,找准定位、坚守优势、以稳为主,“小而美”的门店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正如红妆美妆负责人所说:服务行业的核心是“肯干、肯动脑筋、踏踏实实”,只要稳住心态,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就有机会等到市场回暖。对于深耕14年的红妆美妆而言,未来的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坚守初心的方向,已足够清晰。

评论列表

(0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