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邹青颖
10月16日,据Axios Pro获悉,雅诗兰黛正在考虑出售旗下彩妆品牌Too Faced,目前具体细节暂未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Too Faced创立于1998年,作为美国知名彩妆品牌,其于2016年被雅诗兰黛以1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34亿元)高价收入麾下,彼时创下雅诗兰黛最高收购记录。根据NPD集团2022年数据,Too Faced已成为美国第七大知名化妆品品牌。

2019年9月,Too Faced进军日本市场,相继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开出多家线下门店。试水成功后,雅诗兰黛积极为其开拓亚太市场版图,于2020年7月,通过开设天猫海外旗舰店,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而由于此后的2年里,Too Faced在线上开业后就鲜有其他动作,导致品牌在社交平台的声量表现平平。2022年6月,Too Faced便宣布品牌天猫海外旗舰店结束运营,这是其在中国市场的唯一官方店铺,彼时宣布关店意味着Too Faced退出中国市场。

因本土化运营不足,2023年6月,Too Faced运营商ELC Japan在品牌网站上公布,将于2023年年底前结束所有商店和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彼时品牌在日本市场的经营时长不到4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根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新领导层过渡之际,雅诗兰黛公司Estée Lauder就正与咨询公司Evercore Inc.合作评估旗下美容品牌组合,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品牌的出售,其中就包括Bumble and bumble、Aveda、Smashbox、Glamglow、Too Faced,但彼时雅诗兰黛代表对此拒绝置评。
不过,通过出售、裁减旗下非核心品牌以弥补业绩亏损,并更好地聚焦、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已是如今美妆巨头们“减量增质”的常规举措。根据最新披露的2025财年业绩,期内,雅诗兰黛集团净收入同比下降8%至143.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1.01亿元);营业利润亏损7.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95亿元),同比暴跌超100%。

在彩妆业务方面,销售额同比下滑6%至42.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69亿元)。彼时雅诗兰黛在财报中指出,Too Faced唇部、眼部产品销量减少,反映出品牌的零售疲软。
实际上,自2023财年(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以下类推)起,雅诗兰黛营利均出现连续两个财年同比下滑,进入调整转型阶段。2023年11月,雅诗兰黛启动了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PRGP”),即专注于重建更强大、更可持续的盈利能力,旨在提高毛利率、降低成本基础并减少管理费用,同时增加对面向消费者的关键活动的投资,以帮助公司在2025财年和2026财年逐步重建利润率。
今年2月,雅诗兰黛扩大PRGP,包括重组计划的扩张。同时,公司还宣布集团历史上最大的运营变革——新的战略愿景“重塑美妆新境”(“BEAUTY REIMAGINED”),首次将品牌体系重组为八大部门,涵盖护肤、彩妆、香水、美发、高级定制等不同板块;组织架构也同步进入“精简周期”,裁员与高管优化,成为企业推行降本增效的现实手段。
可以说,此次传出雅诗兰黛考虑出售Too Faced,或因该品牌持续地业绩承压,目前已缺乏市场竞争力。精简美妆业务、调整品牌结构,已成为雅诗兰黛调整阶段的必然之举,也是其对市场评估策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