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加林
今年双11,各大平台与以往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即时零售。
此前,即时零售的新玩家淘宝闪购宣布,今年首次参与“双11”,并于10月20日晚8点正式开卖。数据显示,当晚有39622个餐饮品牌、2215个非餐品牌成交额对比淘宝闪购上线之初增长超过100%。
京东也将即时零售纳入本届“双11”大促范围,通过推出“秒送好物低至5折”、“超级外卖日”等活动,借助“双11”流量加码即时零售。10月20日晚,京东发布阶段战报显示,消费者也通过京东秒送下单3C数码产品,数码配件成交用户量同比增长350%。
美团方面同样在“双11”前夕动作频频。有消息称,9月24日,美团闪购发布新的“品牌官旗闪电仓”项目,邀请品牌商家入驻,提供“30分钟送达、24小时营业”的服务。
实际上,今年“双11”期间,头部平台持续加码即时零售,这一趋势有望成为大促的新变量,已成为业内共识。
即时零售作为一种“线上下单、就近发货、即时配送”的零售新业态,已经在深刻改变着美妆行业。据中信证券与易观联合测算,2025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3万亿元。
与传统电商以“天”为单位的物流周期不同,即时零售将履约时间压缩至“分钟级”,通常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完成商品交付。
这种模式完美契合了美妆消费中一部分“应急”与“即时”需求。
在即时零售浪潮中,美妆行业成为最积极的先行者之一。
屈臣氏早在2017年就在全国3000多家门店推出“门店自提”和“闪电送”服务,如今已完成美团闪购、淘宝闪购等主流平台的入驻。今年618期间,屈臣氏单日订单接近5万单,创下近年新高;7月,屈臣氏拿下淘宝闪购美妆个护行业订单量和成交额双第一。
作为中国美妆个护零售连锁的标杆,屈臣氏的改革和动向,一直是行业的风向标。
在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中,屈臣氏首次提出了“幕后店”(DarkStore)的概念。这一店铺不是常规我们在街边或者商业体中看到的屈臣氏门店,而是专为完成线上订单而设的小型订单处理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可提供快速送货服务。
2019年至今,这是屈臣氏集团首次在财报中提及这一概念。其功能类似于闪电仓,提供即时零售服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屈臣氏内地的幕后店已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1家增至394家。这意味着仅半年时间,屈臣氏开设了263家即时零售闪电仓。
不仅零售商,部分品牌也在重视并快速进入即时零售渠道。
自然堂为淘宝闪购专门设计了“6:3:1”的货盘结构:60%是面膜、小紫瓶精华等复购率高的爆品;30%是结合夏季场景的防晒、隔离霜等新品,主打“户外急救”、“即时补妆”;10%是中小样组合装,降低新用户体验门槛。
植物医生在即时零售平台上主推面膜、喷雾、防晒霜、洁面乳等产品,精准瞄准对防晒、修复有即时需求的用户。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屈臣氏、丝芙兰、自然堂、植物医生、樊文花等众多美妆品牌及零售企业接入即时零售平台。
而不只是传统美妆品牌和零售连锁,还有一批美妆即时零售的新玩家,也早早嗅到商机,快速成长。
总部位于成都的S·makeup、喜宥颜选、初哩美妆等,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快速发展,目前均已在全国布局超百家美妆即时零售闪电仓,年销售规模已达亿元级别。他们并非脱胎于传统美妆零售连锁,而是一诞生就为美妆即时零售而生,所有的店铺,都是“DarkStore”。
以目前化妆品报获取的信息来看,目前的美妆即时零售,更多捕捉的还是及时性、应急需求,面向的客户群体,以年轻差旅人群为主。目前美妆类目即时零售的渗透率,也不太高。
但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渗透率也是可以提高的。当我们习惯了半个小时就能拿到送上门的商品,就很难接受还要等两三天才能取的快递。
而在零售业对“多快好省”的终极追求里,很难想象还有比即时零售更全面的竞争对手。我们有理由相信,即时零售将成为零售业的终局里,最重要的业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