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余雪玲:真正做事的人,只怕未来不来

李娜
首席记者 · 2020-03-18
原创
敢对着十几个国家局领导发飙的人,整个化妆品行业,也找不出几个了。

△广东省日化商会执行会长余雪玲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娜

三月的广州,木棉花开得正盛。随着《发用产品强韧功效评价方法》起草组的成立,广东省日化商会(下称商会)一项新的团体标准建设拉开了序幕,这个从去年就开始筹备的项目,也随着疫情的消散开始了实质性的推进。

15年前的这个时候,也是在木棉花的见证下,广东省日化商会重新组建,在彼时还任秘书长的余雪玲的执掌下,正式开启了规范化运营。这距离它成立之初,已经有五年时间。

五年换了四任秘书长

商会创始会长陈凯旋找到余雪玲的时候,她还在筹建广东省地产行业商会。而这个时候的广东省日化商会,实际上还是立白公司旗下一个小型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并且,它在五年时间换了至少四个秘书长。

看中余雪玲在香港、广东商/协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陈凯旋想把她挖到立白,但是余雪玲拒绝了,她说,她还是喜欢做商会,不喜欢进企业。

陈凯旋说,正好我有一个商会,要不你帮我把它运营起来,我都换了几任秘书长了。余雪玲实事求是地说,“这个行业我不懂”。尽管拒绝了,余雪玲还是结合她在协会的经验,从运营的角度,给陈凯旋写了一份方案。当然,为了不脱离化妆品行业,余雪玲在网上做了很多的功课。陈凯旋把这套方案给了立白学院的一个院长,但是他对这套方案不太理解。

陈凯旋又来动员余雪玲。此番几个回合之后,余雪玲很直接地问他,你一定要做这个商会吗,这个商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想从这里头里获得什么呢?

陈凯旋说,没有为什么,立白做好了也不是因为这个商会,我只是想回馈社会,为行业做点事情,我把这个商会办出来,可以供行业里的企业在这个平台上交流。

面对陈凯旋的诚恳和对行业的大爱,余雪玲觉得很是感动,她想尝试一下。

“我要看你是不是真的”

出于一贯的严谨,余雪玲还是提出了一些条件。她说,“我要看你(陈凯旋)是不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为行业考虑)。”

余雪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如果作为行业的公众平台,那商会必须搬出立白。陈凯旋同意了。

第二,商会此前的所有费用清零。陈凯旋也同意了。

第三,立白要提供商会重新启动的资金。对于这一点,陈凯旋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问余雪玲说,你看需要多少。

初入行业,余雪玲也不知道需要多少费用。她说,我对这个行业不熟悉,但是我尽量的节省吧。说到做到,不仅在商会开支上节省,余雪玲给自己开的工资也比之前低。

陈凯旋问,你要这么少啊。

余雪玲说,目前商会还没盈利,但既然是我来运营,后面我肯定能做起来。

搬出立白 五万块再建一个日化商会

2004年9月开始筹建, 同年12月租了新的办公场地,次年1月,广东日化商会完成了换届交接,原有人员全部解散,同时,搬出了立白集团。这期间,余雪玲只聘请了一个员工。

经过在反复的出差、调研,2005年3月,广东日化商会,在火红火红的木棉花下重新组建,由此进入了余雪玲执掌下的新征程。

微信图片_20200612144843.jpg

重组很难。余雪玲不熟悉化妆品行业,就通过互联网去查。好在,那个时候,化妆品企业做广告的很多。通过点对点的对接企业,再通过各种关系一个个地去跟老板谈,半年时间里,余雪玲与广东30多家化妆品企业建立了关系。聊到这一段的时候,余雪玲笑道,“我原来也不知道名臣和拉芳原来在汕头”。

更难的还在后头。彼时的化妆品市场尚处于卖方市场,赚钱很容易。“生产的东西都不够销售的,企业似乎不需要商会。”这种状况下,发展会员单位的难度可想而知。

商会成立的第一年,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50人的协会会员基数。想要正规化的运营,首先就要合乎国家会商协会机构的基本要求,连会员单位基数都不够,这怎么行?

余雪玲想了个办法,她找到了深圳工商联化妆品商会,通过该商会的团体会员,广东省日化商会的会员迅速扩充到了100多家。

事实上,如果放开要求,发展个人会员,那很容易就凑够50个人,这也是当时很流行的做法,毕竟国家当时对此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余雪玲有自己的坚持——商会是为整个企业服务,因此必须是单位会员,不发展个人会员。

2007年,广东省要求所有的行业商/协会必须是单位会员,余雪玲比国家的要求早做了两年。

民营企业的声音在哪里?

2007年底,余雪玲参加了卫生部标委会在安徽举行的一个会议,讨论法律法规的制定。当时的卫生部编委会成员由专家委员和通讯委员组成,专家委员由卫生部系统的专家组成,有表决权;而企业只能以通讯委员身份参加,只能提意见,没有表决权。

余雪玲发现,外资企业不仅参会人数多,而且在提意见的时候非常活跃,反观化妆品民营企业,只有一个上海家化,且一直在旁听,没有表态,也没有提意见。

据余雪玲回忆,外资企业提了非常多的意见,很多专家也不见得懂,几乎由外资品牌牵着走。“同一个意见会由很多人来提,宝洁提了没被采纳,欧莱雅就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提,轮番轰炸。” 尽管外资企业也没有表决权,但是他们提的好像很有理由,因此可以影响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余雪玲当时就向卫生部提出,为什么不把其他的一些民营企业加进去,卫生部的人说,第一,我们不认识这些企业,第二,他们(在法规上)的水平如何我们也不太肯定。

开会一回来,余雪玲就去向广东的化妆品企业了解情况,结果发现,不只是化妆品行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所有民营企业的特点,哪个地方出问题,出点钱和关系摆平就好了,没有人关心法律法规,整个民营企业几乎没有人在负责这方面(法律法规)的东西。

余雪玲觉得这样不对。“如果企业没有专人负责,那么行业协会是不是可以组一个团队?”

微信图片_20200612144847.jpg

基于这样的想法,2008年,广东日化商会成立了“法律法规专业委员会”,鼓励会员单位来学法。

“你怎么可以帮着企业对付政府”?

也正是从2008年开始,国家每年的法律法规的变化都很大。

问题是,在工商、质检、税务、卫生部门等多部门管理之下,很多时候,国家做了法规,企业并不知道,正像他们所埋怨的: “你们做了法规只有你们自己知道”。不仅如此,多头管理还导致有些法规是互相打架的,这既不利于政府的监管,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最大化地发挥广东省日化商会的价值,督促会员单位学法、知法和用法,余雪玲要求每个企业派一个人来加入商会的法律法规专业委员会,并要求他们来学习法律法规的变化。然而,会员单位似乎并不热衷,“我们交钱又不是来学法律的”,在他们看来,商会的主要作用仍然是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彼时的状况是,几乎每年,企业都会收到来自湖南、河南等各地的抽查罚款,若收到罚款通知还不去缴纳罚款话,滞纳金会涨到几十万元之高,甚至银行账号被直接冻结。考虑到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余雪玲换了一个思路,她组织了一个专题讲座,专题名称就叫做“如何应对市场监督抽查”。这么一来,企业有兴趣了。

但这个名字又引起了政府的不满,“你(商会)怎么可以跟企业站在一起,帮着企业来对付政府呢?” 余雪玲又去跟政府部门解释,“政府是希望企业合法合规,不是为了罚款而罚款。但是企业要合法合规,首先就要来学法,商会说是应对抽查,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与政府一致的,就是要企业来学法。”政府也理解了。

微信图片_20200612144849.jpg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培训,企业渐渐学会了避开法律的雷区,他们发现市场上的罚款少了许多,与此同时,“法律意识增强了之后,它的底气也足了,对于乱罚款的现象,也敢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008年,余雪玲最早提出学习法律法规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企业回应,现在,“每个企业都会派人来,每次开会到会人数都有上百人,提问题也非常尖锐。”

有一次,国家药监局法规司司长来广东为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做调研,参会的民营企业一半,外资企业一半,这一次,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到位,就连法规司的副司长都说,“我第一次看到我们的民营企业对法律法规这么有见地,对法规能够这么的了解、意见如此之深入,你们让我看见一个很不一样的行业。”

还有一次,广东日化商会与中国CTC卫生部标委会一起组织了一个座谈会,民营企业的踊跃发言让人印象深刻,中国CTC卫生部标委会的领导甚至在会上就夸奖:“我好多年没有见过这些民族企业有这样的发言了,我觉得你们可以跟外资企业去PK了。”

请允许我不怀好意的揣测一次 全成分标识背后的故事

同样是在2008年,因为在打知识产权的官司,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告诉余雪玲,“我发现宝洁好多知识产权,大概有50多个专利。”余雪玲说回去查一下,一查不得了——“何止50多个,几千个”。

因为广东的发用品在当时是全国第一,宝洁又是全国最大的发用品企业,余雪玲就选了发用品这个品类去查看。结果发现,从原料到技术再到到配方,宝洁、欧莱雅、花王、联合利华等企业围成了一个知识产权的护城河,共计5000多个发明专利。而当时的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是一个什么状况呢?余雪玲检索专利资料发现,一个申请了7个专利的中国化妆品企业,其申请量在全国已经排名前十了,这7个专利还只是在申请阶段,而非已经获得授权。

为了更细致的观察和比较,余雪玲请第三方企业帮忙做了一个统计,结果显示,这些专利申请的时间最早是2002年,而外资集团大规模申请发明专利的时间是从2004年开始。

此时,余雪玲思考了两个问题。

第一,许多外资企业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了,整个90年代为什么不申请,而在2004年才开始大规模的申请发明专利呢?

第二,我们国家要在2009年推行全成分标识,而这个全成分标识就是五家外资企业和上海家化联合起草的,整个标准的起草历经了四五年的时间,一个全成分标识的起草,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吗?但是,如果没有申请好专利,谁又愿意公开自己的全部成分?

余雪玲预感有问题。想到此,她立即跟政府写报告,希望能够为行业做一些事。“我跟国家质检总局说,希望标准执行可以放缓一点,给我们民营企业一个时间,结果国家不同意。”余雪玲很生气,对着十几个司长和处长就发飙了,一个地方协会敢对国家级领导发飙,说余雪玲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为过。

在国家质检总局没有得到满意答案,余雪玲转头联系了知识产权局,希望从这条线上有所突破,好在,知识产权局很支持,派了国家专利局化妆品审查员来给企业培训。

余雪玲告诉记者,“审查员来帮我们上课,才看到化妆品行业(知识产权)问题的严重性。”

2009年第一期知识产权培训就出问题了。“因为听不懂,培训也没有针对性,上面老师讲他的,下面学生在睡觉。”没办法,余雪玲只能从理论、战略思维到内容构成等方面去自学,因为当时就没有化妆品行业知识产权培训,她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电子、医药行业等其他行业的知识产权培训班学习。“我不一定要get到它的技术,但是可以领略一些共通的东西。”学完之后,余雪玲自行设计课程大纲,她要为行业做免费的知识产权培训。

据余雪玲回忆,光是第一课,关于“知识产权的法规要求”,就做了两天的培训。她要求企业,“你不会写可以,但首先要会阅读,能读懂别人的专利”。此外,如何检索各种资料、如何应对提问等,也被列为重点内容。

微信图片_20200612144853.jpg

就这样,从2009年到2013年,光发明专利,商会就办了五期培训(每年一期)。毫不夸张地说,余雪玲及其执掌下的广东省日化商会推动了全国化妆品企业对发明专利的重视及后期的申请。

在此之前,化妆品的专利审查一直放在医药生物科技部,其内部指南是按照药品的规格来做的,后来,在化妆品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对化妆品行业的知识审查指南,在此过程中,广东日化商会同样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去早点,“占个好位置”

事实上,比“法律法规专业委员会”更早的,是商会在2007年成立的“技术专业委员会”,其目的是让技术人员有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是培训班开到2009年,就停了。

微信图片_20200612144856.jpg

因为从技术培训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早上很热闹,下午人就都走光了”。余雪玲习惯性地问自己,是我的问题么?“这样下去不行,每请一个人来讲一个钟头,这里一点,那里一点,都是不系统的,”余雪玲希望,每个工程师开发一个产品,能有一个系统的产品思维,全方位地去思考产品开发的种种问题。”

2012年开始,商会又重新做技术培训。这一次余雪玲做了很大的一个改变——所有的培训都是为期两天的专题培训。比如美白防晒的培训,会从皮肤肌理、配方结构、原料、设备,法律法规、防腐挑战等等各个方面展开。这一次的技术培训很成功,尽管是在星期五、六开两天,80%的人都还在,离开的只是20%的原料商。

余雪玲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培训是九点钟开始,但八点半就有人来了,余雪玲问他,你怎么来这么早,他说,“占个好位置,记笔记也听得清楚”。

就这样,从2012年开始到2014年,广东日化商会陆续开办了美白防晒、敏感肌肤、保湿、抗衰老为主题的四期专题技术培训,每一次的参会的会员单位都超过100家。

行业地位最高的“团体标准” 需要有人来做

俗话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之争被经济学家称作“赢者通吃”,谁把住了标准,往往就把住了产业,把住了市场竞争主动权。近几年,余雪玲又开始引导行业做起了团体标准的建设。在她看来,国家标准是安全底线,行标是推荐性标准,而团体标准也属于推荐性标准,是“要求更高”的推荐性标准。

余雪玲的判断具有行业前瞻性。从2015年国务院发布《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开始,中国标准化建设进入全新时代。团体标准应运而生,它由具备相应能力的协会、学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是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团体标准充分体现行业标杆,及时反映行业特点。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现状和中国的发展趋势,可以断言,团体标准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行业内应用最为广泛,行业地位最高的标准。

从2016年开始尝试,2018年成立“标准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日化商会成为第一个向国家申请团体标准的化妆品协会。第一年有36家企业加入其标准专业委员会,2019年又有40多家企业加入,目前,商会一共发布了9项团体标准,共涉及三类。

第一类是规范性的标准。比如,委托加工的规范。余雪玲告诉记者,目前,产品标准很多,但是规范标准做得少,因此这一类的标准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也非常适合商会牵头来做。

第二类是原料标准。如果把产品出生的起点做成了标准,那么这个产品就不会做乱、做烂。

第三类是新产品标准。比如,喷雾这一类二元包装的新产品。

2020年3月,广州的木棉花又开了,余雪玲在朋友圈默默转发了《发用产品强韧功效评价方法》起草组成立的消息,没有多说什么。

言有物,行有格,真正做事的人,只怕未来不来。

躬身入局,不辱使命 长寿行业来之不易的三个变化

都说化妆品是朝阳产业,但在余雪玲看来,这是一个长寿产业。因为,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爱美”的需求一直都在,所以余雪玲说,它是一个长寿产业。

15年躬身入局,余雪玲总结了化妆品产业最显著的三点变化。

第一,行业变得更加成熟了。这个成熟表现在技术的积累上。在早期的化妆品卖方市场,原料商给生产商一个配方,生产商就拿去生产了,连测试环节都没有,连贴牌都谈不上,甚至不需要专业的OEM工厂,因为别人都生产不出来,谁能生产出来,谁就有市场。而现在,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设备,软硬件都比过去成熟了很多,“以前是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现在是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二,品牌经营的能力提高了。早期,企业是没有品牌经营能力的,因为在一个有产品就能卖的市场里,催生不出品牌的思路。后来竞争激烈了,大家有了一点点品牌意识,会做一些营销,卖广告,同时也得到了发展,这个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第三,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了。“以前是湖南工商打一个电话来,你(企业)就要乖乖交钱了”,而现在,他们不但会避开“雷区”,还会在收到“莫名其妙”的处罚的时候据理力争,运用法律武器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辩护,“你这个处罚不合理哦,我可以投诉你的哦。”

微信图片_20200612144901.jpg

这样的变化,与广东省日化商会的努力不可分割。无论是前文提到的技术培训、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团体标准,还是没有提到的,电商俱乐部、亚太区工程师峰会、种子力量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广东省日化商会在规范化运营之后的实实在在的成就,也印证了创始会长陈凯旋选人和用人的智慧。

微信图片_20200612144904.jpg

△广东省日化主动筹集55.6万元捐款用于疫情防控

不负所托,不辱使命。可以说,15年之中,在余雪玲执掌下的广东日化商会,极大地推动了广东乃至全国化妆品产业的进步。如果说,20年前,创始会长陈凯旋办这个商会是为了给大家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20年后,沟通交流已成为基础,引领和推动行业进步已经成为广东省日化商会的新使命。

李飛
等1085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