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资讯

毛利过低,平价面膜还有未来吗丨折后重生②

李硕
首席记者 · 2021-06-15
平价面膜是护肤产品线中最具备快消属性的入门级产品,如今,这个品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C端,而在B端:对零售终端而言,当利润空间被摊薄后,平价面膜的引流角色也正在被非妆品和一线大牌所替代。

文丨化妆品报记者 李硕

“今年,浙江某化妆品连锁在系统内上架了99元/盒的自有品牌面膜,几个月卖下来,达成了不错的复购率和利润。”该连锁负责人告诉《化妆品报》记者,他们做自有品牌的动机很简单:系统内原本的面膜产品普遍毛利过低,本土面膜、韩系面膜均是如此。

“几年前,春雨、美迪惠尔、蒂佳婷等韩系面膜多以‘进口爆品’的角色出现在货架上,切入早的门店从中收获了不错的经营利润和引流效果,但由于品牌方控价能力较差,如今,部分韩系面膜品牌毛利空间和引流效果已大幅下滑。”前述老板直言,若韩系面膜和海蓝之谜等一线大牌均为20%的毛利水平,一线大牌的引流无疑效果更为显著;而若想提高门店客流量,与面膜相比,纸类、饰品、毛巾等非妆品的消费频次、引流能力也不错。

相对于韩系平价面膜,本土平价面膜不必承担检验检疫等通关成本,具备先天的利润优势,但由于品牌溢价能力有限以及价格战等因素影响,较难卖出高价,覆盖经营费用,间接影响了渠道商的经营热情。

控货是控价的前提

当前,平价面膜拥有庞大的市场,在淘系平台,销量榜单前列的面膜类产品中,贴片面膜单片价格普遍不超过5元;涂抹式面膜每毫升单价在1元左右。例如,自然堂喜马拉雅补水面膜69元可到手21片,单片价格约3元;御泥坊氨基酸泥浆面膜90ml售价99.9元,这两款面膜在淘系平台均是月销超10万件的爆款产品。

在线下渠道,去年,四川代理商誉峰公司联合香雪丽品牌推出的100片装量贩式面膜,定价298元,仅半年时间就在当地售出13万多箱。面膜成箱大卖的现象也让人不禁感叹,美即曾经的那句广告词“一天24小时,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停下来,享受美丽”,把敷面膜这件事上升到与人们的精神需求产生某种连接,而如今,经历了疯狂打折的面膜,竟然开始论箱卖了。

相对精华、乳液等品类,面膜属于快消属性较强的入门级护肤品,它的消费频次高、消费者对品牌敏感度低,因此,高性价比面膜虽能在C端收获不错的消费者反馈,但其较低的定倍率却极大影响了B端的经营热情。“以前面膜是一片一片卖的,现在都是成箱卖,基本没有搞头了。”某化妆品店老板表示,如今,本土面膜价格低、韩系面膜利润低,更多充当的是引流品角色,但引流品的角色可替代性很强。

从美即等专业面膜品牌,到一叶子、自然堂、百雀羚等护肤品牌发力面膜品类,再到日韩系进口面膜纷至沓来,近十年里,国内面膜市场绕不开价格战这一话题,为了抢占潜力无限的中国份额,部分本土、海外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直接造成了面膜品类整体价格走低。

微信图片_20210615101113.png

“今年,我们会继续缩减进口面膜的SKU。”某韩系面膜品牌国内分销商透露,其代理的面膜品牌在控价、控货上是十分失败的,这直接导致了市场上该品牌货品泛滥,价格体系崩塌,从2018年到今年,其代理的某韩系面膜品牌回款金额减少了约70%。“控价的前提是控货,但部分韩国品牌并没有长线发展意识。”

不只是面膜品牌

“近三年,国内面膜市场的大盘增长有限,且进口面膜有被本土面膜挤出的趋势。”前述韩系面膜代理商如是表示。记者在5月的上海美博会上发现,面膜不仅不是护肤品牌展出的主角,也鲜有专业面膜品牌参展,而参展的轻音乐、瑞斯美也已在既有面膜产品线外推出了其他品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面膜品类利润空间的局限性不仅影响了经销商的经营热情,单一品类也很难再支撑一个品牌持续的营销投放。

轻音乐品牌负责人告诉《化妆品报》记者,目前,轻音乐线下网点超1万家,以门店直供的分销方式为主,主力产品价位在69-129之间,为防止窜货乱价,今年下半年,品牌将全渠道设立物流跟踪系统,保证终端利润空间。在线上,轻音乐去年上市了姐妹品牌LIGHTMUSIC,定位高端抗衰面膜,单片价位在20元以上。此外,在面膜品类之外,轻音乐还于近期上市了一款喷雾类产品,其将成为品牌下半年的主推爆品。

据瑞斯美亚太区品牌运营负责人薛运龙介绍,品牌在2009年创立之初便走高端路线,已入驻Costco、屈臣氏、WOW COLOUR等渠道,但受单一品类创新性限制及市场对高端进口护肤品强烈需求的影响,品牌在今年开始布局水乳类产品,将瑞斯美的定位为瑞士专业生物科技护肤品牌,重点铺设CS渠道。

其实,不止轻音乐和瑞斯美,养生堂、森田、VT等品牌均曾以明星面膜产品打开市场,进而拓展利润点更高的护肤产品线,除此之外,“面膜打头阵”的案例出现在一个品牌的某个产品系列上。例如,去年,继原SK-II研发师和吴亦凡双重背书的金刚侠面膜实现了销量爆发后,韩束推出了黑金面霜(50g/¥450)、眼霜(20g/¥280)。黑金系列承接了金刚侠面膜的部分营销资源,降低了消费者教育成本,除了面霜和眼霜,韩束黑金系列还将衍生出精华液、肌底液等更高阶的产品。

对剂型、包装的持续创新

珀莱雅、御泥坊、膜法世家、纽西之谜……相对于贴片面膜,近两年涂抹式面膜呈现出强势上升的态势,但也基本上未脱离平价面膜梯队。按每次5ml的用量,市面上,涂抹式面膜的均价在¥1/ml左右,这些产品包括珀莱雅解渴面膜、PMPM白松露面膜、御泥坊氨基酸泥浆面膜等,相当于单片价格5元左右的贴片面膜;在较高的价格带上,散布着菲洛嘉、科颜氏、雪花秀等进口品牌,其中,科颜氏亚马逊白泥面膜约¥3/ml,相当于单片价格15元左右的贴片面膜。

微信图片_20210615101122.png

相对于剂型创新,品牌通过包装形态创新实现提价的效果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典萃主推白泥面膜作为明星单品,七粒售价149元,主打提亮肤色。“这款白泥面膜使用了次抛式包装,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的卫生和便利性,同时也符合年轻消费者尝鲜的护肤体验。”上海家化典萃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本月,前韩后CEO肖荣燊推出C咖小罐膜·精华级,单罐售价19.9元,目前,小罐膜已与KK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进驻KK集团旗下数百家的KKV和THE COLORIST调色师门店。谈及推出小罐膜的初衷,肖荣燊在个人公众号上写道:“一片面膜卖到1.5元/片时,那成本只能0.6-0.7元/片,去掉包材、膜材,膏体成本只能做到7-8元一公斤;品牌商谁还愿意投入做品牌建设?经销商和零售商谁还愿意用心去卖,消费者只能在不断降低的有效性和体验中慢慢抛弃这个品类;这两年片状面膜每年10%的市场下滑就是结果。”

“消费者在短期内得到实惠,但长期来看,消费者的最大实惠不是购买便宜了几块钱的产品,而是能够有品牌不断带来满足他们需求的好产品。“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颖曾向《化妆品报》坦言,品牌在面膜等品类的价格战会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最终没有资金投入研发、创新和服务中,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利益。

“总体来看,国内面膜市场处在需求升级的过程中,而贴片式面膜、涂抹式面膜只反映了某个阶段的消费趋势,未来,本土面膜品类的升级会主要聚焦在对消费者进阶需求的满足上。“春源美业总经理郑金晓认为。

游客1617608781 游客1582591939
等2167人看过此文章
评论

用户评论 (0)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MORE

投票